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热复合材料技术_技高网

一种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热复合材料技术

技术编号:4120093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内饰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热复合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海绵和胶膜压辊后得到的初接触结构分别经过第一加热对辊和第二加热对辊后,大大提高了海绵与胶膜的粘贴性能,从而在将热复合材料和底布复合后的粘贴性能也得到提高,符合汽车内饰材料的要求;同时可以降低汽车各种内饰材料生产加工作业的不良率,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内饰材料,具体涉及一种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热复合材料


技术介绍

1、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汽车行业已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对汽车内饰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的复合材料将底布与海绵融合为一体,复合汽车内饰材料的要求,但是现有技术出现底布与海绵的粘贴性能不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热复合材料,主要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海绵和胶膜压辊后得到初接触结构,然后将初接触结构经过第一加热对辊,再经过第二加热对辊,空冷,即得。

3、进一步地,所述胶膜包括基材层和固化嵌合于基材层上的膜层,所述基材层为网状纤维层,所述膜层包括:热塑性聚氨酯树脂100-150份、异氰酸酯类固化剂4-16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10份、硬脂酸1-3份和无机填充材料4~8份。热塑性聚氨酯树脂与异氰酸酯类固化剂的配合提供基础的粘结力,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硬脂酸的加入可以提高胶膜与海绵的接触从而提高粘结力。

4、进一步地,所述热塑性聚氨酯树脂为dispercoll2710(数均分子量106800)。

5、进一步地,所述热塑性聚氨酯树脂为dispercoll2516。

6、进一步地,所述无机填充材料包括氧化铝、碳酸钙、碳酸镁或氧化镁。

7、进一步地,所述膜层的厚度为20~150μm,可以为20μm、30μm、50μm、100μm、120μm或150μm。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热对辊的温度比第二加热对辊的温度高2-5℃,可以为2℃、3℃或5℃。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热对辊的温度为85~95℃,可以为85℃、88℃、90℃或95℃。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热对辊和所述二加热对辊的压力分别为0.35~0.5mpa,可以为0.35mpa、0.4mpa或0.5mpa。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热对辊和所述第二加热对辊之间的距离为1.5-3m,可以使初接触结构经过第一加热对辊后有适当的降温操作,即空气迅速通过海绵的空隙使胶膜与海绵的相接触部分有适当地降温,胶膜中的膜层固化,胶膜稳固地粘贴在海绵上,而胶膜中部由于距离原因而导致仍处于较高的温度中,当再通过第二加热对辊后,由于第二加热对辊的温度比第一加热对辊的温度低,可以降低胶膜与海绵的相接触部分的温度迅速升高而破坏连接点,同时较高温度的胶膜中部可以进一步粘贴在海绵上,增加了胶膜与海绵的连接点,进一步使胶膜稳固地粘贴在海绵上。所述第一加热对辊和所述第二加热对辊之间的距离可以1.5m、1.8m、2m、2.5m或3m,优选1.5-2m。

12、本专利技术还提出根据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热复合材料。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专利技术将海绵和胶膜压辊后得到的初接触结构分别经过第一加热对辊和第二加热对辊后,大大提高了海绵与胶膜的粘贴性能,从而在将热复合材料和底布复合后的粘贴性能也得到提高,符合汽车内饰材料的要求;同时可以降低汽车各种内饰材料生产加工作业的不良率,提高生产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海绵和胶膜压辊后得到初接触结构,然后将初接触结构经过第一加热对辊,再经过第二加热对辊,空冷,即得;所述胶膜包括基材层和固化嵌合于基材层上的膜层,所述基材层为网状纤维层,所述膜层包括:热塑性聚氨酯树脂100-150份、异氰酸酯类固化剂4-16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10份、硬脂酸1-3份和无机填充材料4~8份;所述第一加热对辊和所述第二加热对辊之间的距离为1.5-3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填充材料包括氧化铝、碳酸钙、碳酸镁或氧化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层的厚度为20~15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对辊的温度比第二加热对辊的温度高2-5℃。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对辊的温度为85~9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对辊和所述二加热对辊的压力分别为0.35~0.5Mpa。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热复合材料。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海绵和胶膜压辊后得到初接触结构,然后将初接触结构经过第一加热对辊,再经过第二加热对辊,空冷,即得;所述胶膜包括基材层和固化嵌合于基材层上的膜层,所述基材层为网状纤维层,所述膜层包括:热塑性聚氨酯树脂100-150份、异氰酸酯类固化剂4-16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10份、硬脂酸1-3份和无机填充材料4~8份;所述第一加热对辊和所述第二加热对辊之间的距离为1.5-3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填充材料包括氧化铝、碳酸钙、碳酸镁或氧化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照东戚炽彬冯生雁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特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