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船坞底移动照明装置及照明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船坞底移动照明装置及照明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9955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坞底移动照明装置及照明方法;包括箱体,设于箱体中的悬浮气囊;箱体包括呈正方形的底板、与底板连接的四块外侧板,与四块外侧板上端连接的顶板;外侧板上端设有可旋转的双面灯板,外侧板上设有至少一个把手;顶板向上弧形拱起,顶板中部设有弹性托架;弹性托架包括三条呈辐射状延伸的横杆,横杆上表面的端部设有滚轮架,滚轮架的竖向剖视图呈几字形;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可离开坞底地面而悬浮在空中,便于移动并且便于与船底固定连接及拆分,可对照明区域进行调节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坞照明,尤其是涉及一种船坞底移动照明装置及照明方法


技术介绍

1、大型轮船在制造或修理时,需要先将船放置在船坞的各个支撑座上,再对船底进行施工,施工时需要照明,通常是人工将照明灯具搬进各个支撑座之间后放置到地上,由于船底下面的支撑座及杂物较多,并且灯具需要频繁移动,使操作及照明效果不佳;

2、船坞底部很多位置和角度得不到充分照明,并且照明灯具移动不便、照明区域不便调节,影响涂装和其它坞修工程的工作效率和效果。每次使用均需要吊运、拉电线和接线,操作比较复杂,并且线缆容易破损,有漏电、触电等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船坞用照明灯移动不便、照明区域不便调节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船坞底移动照明装置及照明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船坞底移动照明装置,包括箱体,设于箱体中的悬浮气囊;所述箱体包括呈正方形的底板、与底板连接的四块外侧板,与四块外侧板上端连接的顶板;所述外侧板上端设有可旋转的双面灯板,所述外侧板上设有至少一个把手;所述顶板向上弧形拱起,顶板中部设有弹性托架;所述弹性托架包括三条呈辐射状延伸的横杆,所述横杆上表面的端部设有滚轮架,所述滚轮架的竖向剖视图呈几字形;滚轮架中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电磁线圈、导磁托盘和空心铁球,导磁托盘上设有用于容纳空心铁球下部的凹坑,空心铁球上部伸出滚轮架上表面之外;箱体底部设有进气口,进气口通过进气管与悬浮气囊连接;所述外侧板上设有电池架,电池架中设有用于供电的蓄电池,还包括设于一块外侧板上的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各个双面灯板和各个电磁线圈电连接。

4、本专利技术在悬浮气囊中充满密度小于空气的惰性气体之后,悬浮气囊会膨胀排出箱体内的空气,从而使浮力大于船坞底移动照明装置的重量,使船坞底移动照明装置悬浮;

5、本专利技术的底板为正方形,船坞底移动照明装置为四面对称结构,从而使船坞底移动照明装置更加稳定,悬浮时不容易倾斜;

6、顶板向上弧形拱起,使弹性托架更容易与船底接触,当将各个电磁线圈接通电源时,电磁线圈产生磁场,磁场将对应的空心铁球磁化,使空心铁球具有磁性,空心铁球向上浮动并吸附在铁质的船底上,从而使船坞底移动照明装置的位置固定,便于工作人员进行坞修操作。

7、双面灯板可以向上照明,也可以向下照明,也可以同时向上照明和向下照明;工作人员抓住把手,拉动船坞底移动照明装置移动至船底下方需要施工的位置,上下转动双面灯板,调节船底的照明区域,使照明区域的灯光亮度满足需求。

8、坞修完毕之后,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器控制各个电磁线圈电源关闭,给各个空心铁球消磁,各个空心铁球与船底分离,使坞底移动照明装置与船底分离;拉动把手将坞底移动照明装置带离坞底,然后控制各个双面灯板关闭,打开箱体的一块外侧板,挤压悬浮气囊将悬浮气囊中的惰性气体排出,将拆下的外侧板再装到箱体上,转动各个双面灯板,使各个双面灯板靠近各个外侧板。

9、因此,本专利技术可离开坞底地面而悬浮在空中,便于移动并且便于与船底固定连接及拆分,可对照明区域进行调节,操作简单,安全性好。

10、作为优选,还包括设于弹性托架下表面中部的活动轴限位上座,设于顶板上表面中部的活动轴限位底座,和活动轴;活动轴包括伸入活动轴限位上座中的上圆球,伸入活动轴限位底座中的下圆球,和位于上圆球和下圆球之间的连接杆。

11、活动轴限位上座、活动轴限位底座和活动轴的设置,使箱体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始终保持垂直,从而保证本专利技术的稳定性。

12、作为优选,所述横杆包括依次连接的中部连接段、波纹段和外部连接段。弹性托架可采用钢材料制作,钢材料使弹性托架具有一定的弹性;波纹段的设置,使横杆及弹性托架具有更好的弹性。

13、作为优选,所述双面灯板包括支撑板,设于支撑板上表面上的上led防爆灯,和设于支撑板下表面上的下led防爆灯;控制器分别与上led防爆灯和下led防爆灯电连接。

14、上led防爆灯和下led防爆灯分别用于向上照明和向下照明,安全性好。

15、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板和对应的外侧板之间通过两个铰链连接,所述外侧板上设有两个分别位于外侧板两侧的转动调节圈,所述转动调节圈的内边缘上设有若干个凹坑,支撑板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延伸棒,两个延伸棒分别伸入两个转动调节圈中,所述延伸棒上设有若干个环形排列的弹性凸起。

16、两个转动调节圈上的凹坑分别与两个延伸棒上的弹性凸起配合连接,使支撑板转动至任意位置时均可保持稳定,便于对照明区域进行调节。

17、作为优选,底板下表面上设有四个底脚。四个底脚的设置,使箱体的底板不易被触碰,保证了箱体的安全。

18、一种船坞底移动照明装置的照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9、步骤1,工作人员从进气口处冲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惰性气体,使惰性气体进入悬浮气囊中,悬浮气囊膨胀并充满箱体,在浮力的作用下,船坞底移动照明装置悬浮起来;

20、步骤2,工作人员按照照明的需要,上下转动双面灯板,通过控制器控制双面灯板向上照明、向下照明,或者双面灯板同时向上照明和向下照明;然后抓住把手,拉动船坞底移动照明装置,将船坞底移动照明装置移动至船底下方需要施工的位置,再次上下转动双面灯板,调节照明区域;

21、步骤3,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器控制各个电磁线圈接通电源,各个电磁线圈均产生磁场,磁场使与电磁线圈对应的空心铁球被磁化,使空心铁球具有磁性,各个空心铁球向上浮动并吸附在铁质的船底上。

22、本专利技术能灵活移动到坞底任意位置和角度进行照明,为坞底涂装和其它坞修工程提供有效的照明;双面灯板上的led防爆灯可防爆,适合喷漆之后的危险工作环境;光源是冷光源,灯具外面可以用透明塑料膜保护,以防油漆喷在灯具玻璃罩上,可有效提高灯具使用寿命;控制器可控制单个灯具点亮或多个灯具一起点亮,一个人可以轻松操作;蓄电池可采用锂电池,充满电之后,能满足4个双面灯板上的led防爆灯同时连续工作至少15小时;避免了多次接线、拆线、电缆破损、触电等安全风险,安全得到进一步提升;降低了人工成本,节约了电费成本。

23、作为优选,还包括设于弹性托架下表面中部的活动轴限位上座,设于顶板上表面中部的活动轴限位底座,和活动轴;活动轴包括伸入活动轴限位上座中的上圆球,伸入活动轴限位底座中的下圆球,和位于上圆球和下圆球之间的连接杆;还包括如下步骤:

24、当船坞底移动照明装置悬浮时,在重力的作用下,上圆球在活动轴限位上座中自动转动,下圆球在活动轴限位底座中自动转动,使箱体始终保持竖直状态。

25、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可离开坞底地面而悬浮在空中,便于移动并且便于与船底固定连接及拆分,可对照明区域进行调节,操作简单,安全性好,稳定性好,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用工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坞底移动照明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箱体(1),设于箱体中的悬浮气囊(2);所述箱体包括呈正方形的底板(11)、与底板连接的四块外侧板(12),与四块外侧板上端连接的顶板(13);所述外侧板上端设有可旋转的双面灯板(121),所述外侧板上设有至少一个把手(122);所述顶板向上弧形拱起,顶板中部设有弹性托架(3);所述弹性托架包括三条呈辐射状延伸的横杆(31),所述横杆上表面的端部设有滚轮架(32),所述滚轮架的竖向剖视图呈几字形;滚轮架中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电磁线圈(321)、导磁托盘(322)和空心铁球(323),导磁托盘上设有用于容纳空心铁球下部的凹坑,空心铁球上部伸出滚轮架上表面之外;箱体底部设有进气口(8),进气口通过进气管(81)与悬浮气囊连接;所述外侧板上设有电池架(4),电池架中设有用于供电的蓄电池(41),还包括设于一块外侧板上的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各个双面灯板和各个电磁线圈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坞底移动照明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设于弹性托架下表面中部的活动轴限位上座(51),设于顶板上表面中部的活动轴限位底座(52),和活动轴(53);活动轴包括伸入活动轴限位上座中的上圆球,伸入活动轴限位底座中的下圆球,和位于上圆球和下圆球之间的连接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坞底移动照明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横杆包括依次连接的中部连接段(311)、波纹段(312)和外部连接段(3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坞底移动照明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双面灯板包括支撑板,设于支撑板上表面上的上LED防爆灯,和设于支撑板下表面上的下LED防爆灯;控制器分别与上LED防爆灯和下LED防爆灯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坞底移动照明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板和对应的外侧板之间通过两个铰链(61)连接,所述外侧板上设有两个分别位于外侧板两侧的转动调节圈(62),所述转动调节圈的内边缘上设有若干个凹坑,支撑板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延伸棒(63),两个延伸棒分别伸入两个转动调节圈中,所述延伸棒上设有若干个环形排列的弹性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船坞底移动照明装置,其特征是,底板下表面上设有四个底脚(7)。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坞底移动照明装置的照明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船坞底移动照明装置的照明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设于弹性托架下表面中部的活动轴限位上座,设于顶板上表面中部的活动轴限位底座,和活动轴;活动轴包括伸入活动轴限位上座中的上圆球,伸入活动轴限位底座中的下圆球,和位于上圆球和下圆球之间的连接杆;还包括如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坞底移动照明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箱体(1),设于箱体中的悬浮气囊(2);所述箱体包括呈正方形的底板(11)、与底板连接的四块外侧板(12),与四块外侧板上端连接的顶板(13);所述外侧板上端设有可旋转的双面灯板(121),所述外侧板上设有至少一个把手(122);所述顶板向上弧形拱起,顶板中部设有弹性托架(3);所述弹性托架包括三条呈辐射状延伸的横杆(31),所述横杆上表面的端部设有滚轮架(32),所述滚轮架的竖向剖视图呈几字形;滚轮架中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电磁线圈(321)、导磁托盘(322)和空心铁球(323),导磁托盘上设有用于容纳空心铁球下部的凹坑,空心铁球上部伸出滚轮架上表面之外;箱体底部设有进气口(8),进气口通过进气管(81)与悬浮气囊连接;所述外侧板上设有电池架(4),电池架中设有用于供电的蓄电池(41),还包括设于一块外侧板上的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各个双面灯板和各个电磁线圈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坞底移动照明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设于弹性托架下表面中部的活动轴限位上座(51),设于顶板上表面中部的活动轴限位底座(52),和活动轴(53);活动轴包括伸入活动轴限位上座中的上圆球,伸入活动轴限位底座中的下圆球,和位于上圆球和下圆球之间的连接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坞底移动照明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勇勇谭小利姜华周伯群姜峰
申请(专利权)人:太平洋海洋工程舟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