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性汽密料原料混合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9826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5
本技术涉及原料混合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改性汽密料原料混合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混合罐,所述混合罐的上端面中部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伸入混合罐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一侧上端固定连接有刮杆,所述混合罐的内顶壁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混合罐的内部下端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的上端设置有均热板,所述加热板的下端设置有隔热层。本技术中,设置有加热与降温的结构,可以起到调节或吸收热量、调节材料温度的要求,从而满足了特定的工艺要求,并且该装置设置有抽气出料结构,降低出料耗时时长,提高该混合设备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原料混合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改性汽密料原料混合设备


技术介绍

1、改性汽密料是一种用于汽车制造和维修中的密封材料,它经过改性处理以提供更好的密封性能和耐久性。改性汽密料通常由基础材料和添加剂组成,通过调整材料的配方和工艺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改性汽密料的混合设备用于将基础材料和添加剂进行混合,以制备改性汽密料。这些设备通常是特殊设计的,以确保材料均匀混合,并达到所需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2、传统的混合设备在使用时部分并未设置有加热与降温的结构,不能起到提供或吸收热量、调节材料温度的要求,以满足特定的工艺要求,并且改性气密料因为本身较为黏稠,仅靠本身重力进行出料导致出料耗时较长,降低了混合设备的工作效率。

3、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改性汽密料原料混合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改性汽密料原料混合设备,本混合设备对比现有混合设备,设置有加热与降温的结构,可以起到调节或吸收热量、调节材料温度的要求,从而满足了特定的工艺要求,并且该装置设置有抽气出料结构,降低出料耗时时长,提高该混合设备的工作效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性汽密料原料混合设备,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混合罐,所述混合罐的上端面中部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伸入混合罐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一侧上端固定连接有刮杆,所述混合罐的内顶壁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混合罐的内部下端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的上端设置有均热板,所述加热板的下端设置有隔热层;

3、所述混合罐的内部开设有冷却管道,所述混合罐的外壁一侧上端固定连接有入液管,所述混合罐的外壁一侧下端固定连接有排液管,所述入液管与排液管均与冷却管道相连通,所述混合罐的上端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的内中部设置有流量控制阀,所述混合罐的内底部开设有排料通道,所述排料通道的内部上端设置有电磁控制阀,所述混合罐的外壁一侧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

4、所述底板的上端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料箱,所述排料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的内中部上端设置有挡网板,所述排料箱的内壁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吸气风机,所述排料箱的下端滑动连接有收集箱;

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混合设备对比现有混合设备,设置有加热与降温的结构,可以起到调节或吸收热量、调节材料温度的要求,从而满足了特定的工艺要求,并且该装置设置有抽气出料结构,降低出料耗时时长,提高该混合设备的工作效率。

6、进一步地,所述排料通道通过连接管与排料管相连通;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其相连通方便完成吸气排料工作。

8、进一步地,所述收集箱的前端面中部一侧固定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由透明树脂材料制成;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观察窗方便查看收集箱内部的收集量。

10、进一步地,所述排料箱的上端面中部固定设置有防尘网,所述收集箱的前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把手;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防尘网起到隔尘的目的,通过设置的把手增加滑动收集箱的便捷性。

12、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上端面中部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与伺服电机、流量控制阀、温度传感器、加热板、电磁控制阀以及吸气风机均电性连接;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其电性连接提高该装置的智能化程度。

14、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下端面中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蓄电池为该装置上的电子元件进行供电,保障其正常工作。

16、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下端面设置有四个支撑腿,四个所述支撑腿分别固定连接在底板的四角处;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支撑腿增加该装置的工作稳定性。

18、进一步地,所述刮杆的一侧壁与混合罐的内壁紧密贴合;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其紧密贴合使得混合罐的内壁不易粘连物料。

20、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1、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改性汽密料原料混合设备,本混合设备对比现有混合设备,设置有加热与降温的结构,在进行使用时,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罐内的温度反馈至控制面板上,使用人员通过控制面板上显示的温度对罐体温度进行加热与降温处理,通过控制面板控制加热板发出热量,热量通过均热板均匀传递至罐体内部即可完成加热工作,将入液管与排液管与冷却水管连接,使得冷却水通过冷却管道在罐体的内部循环起来起到降温工作,通过该结构设计,满足了特定的工艺要求,降低了该装置的使用局限性。

22、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改性汽密料原料混合设备,本混合设备对比现有混合设备,设置有抽气出料结构,通过控制面板控制排料箱中的多个吸气风机进行工作,使得罐体内部的改性气密料通过排料通道、连接管进入排料管中,通过排料管中的挡网板进行阻挡,掉落至收集箱中完成排料工作,通过该结构设计,降低出料耗时时长,提高该混合设备的工作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性汽密料原料混合设备,包括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的上端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混合罐(3),所述混合罐(3)的上端面中部设置有伺服电机(5),所述伺服电机(5)的输出端伸入混合罐(3)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搅拌杆(19),所述搅拌杆(19)的一侧上端固定连接有刮杆(18),所述混合罐(3)的内顶壁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7),所述混合罐(3)的内部下端设置有加热板(22),所述加热板(22)的上端设置有均热板(21),所述加热板(22)的下端设置有隔热层(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汽密料原料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通道(20)通过连接管(7)与排料管(25)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汽密料原料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10)的前端面中部一侧固定设置有观察窗(12),所述观察窗(12)由透明树脂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汽密料原料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箱(8)的上端面中部固定设置有防尘网(9),所述收集箱(10)的前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把手(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汽密料原料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的上端面中部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13),所述控制面板(13)与伺服电机(5)、流量控制阀(16)、温度传感器(17)、加热板(22)、电磁控制阀(24)以及吸气风机(27)均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汽密料原料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的下端面中部设置有蓄电池(14),所述蓄电池(14)与控制面板(13)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汽密料原料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的下端面设置有四个支撑腿(1),四个所述支撑腿(1)分别固定连接在底板(2)的四角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汽密料原料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杆(18)的一侧壁与混合罐(3)的内壁紧密贴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汽密料原料混合设备,包括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的上端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混合罐(3),所述混合罐(3)的上端面中部设置有伺服电机(5),所述伺服电机(5)的输出端伸入混合罐(3)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搅拌杆(19),所述搅拌杆(19)的一侧上端固定连接有刮杆(18),所述混合罐(3)的内顶壁一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7),所述混合罐(3)的内部下端设置有加热板(22),所述加热板(22)的上端设置有均热板(21),所述加热板(22)的下端设置有隔热层(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汽密料原料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通道(20)通过连接管(7)与排料管(25)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汽密料原料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箱(10)的前端面中部一侧固定设置有观察窗(12),所述观察窗(12)由透明树脂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汽密料原料混合设备,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珍李成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庆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