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供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19813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5
本技术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供气系统,包括进气组件、电堆、排气组件及循回组件;电堆连接进气组件与排气组件,排气组件包括排气管路及汽水分离件;循回组件包括循回管路;循回管路一端与汽水分离件连接,循回管路另一端与进气组件连接;其中,进气组件用于将空气通入电堆内进行反应,汽水分离件用于对废气进行气液分离,以得到废液与循回气体,循回组件用于将至少部分循回气体与空气混合。通过设置循回管路将电堆反应生成的废气与空气混合,并重新通入电堆内进行反应,有效降低电堆内反应气体的含氧量,进而降低系统电压,提高燃料电池使用的耐久性,进而降低氢消耗量,降低使用成本,提高燃料电池续航里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燃料电池,特别是涉及一种燃料电池供气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燃料电池汽车因在环保和节能减排中的优势而备受瞩目,并占据重要地位。燃料电池具有可靠性高、零污染、运行部件少、噪声小、高的能量转化效率等优点,是作为在未来替代蒸汽机、内燃机等热机的一种绿色能源转换装置。

2、目前对燃料电池商业化的最大难题在于燃料电池使用的耐久性及成本,因为在一些低负载运行工况下,例如:动态循环工况、启停、持续低速和怠速工况等,在低载运行或怠速时,燃料电池电压处于较高范围,阴极电位通常在0.85v~0.9v之间,在这个电位下会出现炭载体腐蚀与铂氧化,燃料电池的催化剂及载体出现腐蚀,进而导致燃料电池性能的衰减。

3、现有的解决方式是将负载拉高,进而将燃料电池系统单电压降至0.85v以下,即车辆处于低载运行或怠速时燃料电池也会处于一个相对高载的状态,这样操作无疑会导致氢消耗量增加,并且长时间的保持此工况运转,持续高速气流会导致膜干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料电池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回组件还包括增压件;所述增压件设置在所述循回管路上,所述增压件用于提高所述循回管路内的气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组件包括过滤件、压缩件、中冷件、增湿件及进气管路;所述进气管路依次串联所述过滤件、所述压缩件、所述中冷件及所述增湿件,所述进气管路与所述电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电池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回管路与所述进气管路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增湿件与所述电堆之间。

5.根据权利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料电池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回组件还包括增压件;所述增压件设置在所述循回管路上,所述增压件用于提高所述循回管路内的气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组件包括过滤件、压缩件、中冷件、增湿件及进气管路;所述进气管路依次串联所述过滤件、所述压缩件、所述中冷件及所述增湿件,所述进气管路与所述电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电池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回管路与所述进气管路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增湿件与所述电堆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电池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路与所述增湿件连接后与所述汽水分离件连接,所述排气管路与所述进气管路呈并列状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海国良邹文君魏亚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鸿芯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