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湖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电磁流变研磨抛光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9620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磁流变研磨抛光工具,所述电磁流变研磨抛光工具由机架、电机、齿轮、齿圈、磁极、密封圈、轴承端盖、轴承、毡圈、支撑环、电极安装板、金属板、流变液、工件、托板、前抬升机构、前支撑板、后支撑板、后抬升机构、挡板、电源、磨粒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电磁流变研磨抛光工具可对不同直径的细长管件外表面进行电磁流变复合加工,并同时对其内表面进行磁流变加工,研磨工具轴向长度可合理延长,流变液可精准注入管件外表面加工区域,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且适用性高、绿色环保、成本低,满足工业化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表面研磨/抛光,具体涉及一种电磁流变研磨抛光工具


技术介绍

1、细长管件在核工业、船舶与航空航天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如核燃料包壳管、深海立管及航空导管等。细长管在服役过程中,常面临高温、高压及腐蚀等一系列严峻考验,恶劣的工况对细长管件的使役性能提出了严苛要求。其中,细长管的表面质量对其可靠性、耐用性影响极大,且表面缺陷的存在将大幅增加装置、设备故障风险。因此,随着对细长管件需求的日益增加,对其表面质量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目前,常以机械加工抛光方法对细长管件进行光整加工。以核燃料包壳管为例,现有生产线常采用砂带研磨其外表面,随后采用内喷砂处理其内表面。然而,经调研发现砂带研磨外表面时存在磨粒集聚导致表面划伤、多条砂带同时研磨管件时砂带磨损不一致易导致壁厚公差超差等问题,此外砂带磨损较快,研磨加工效率较低。对于内表面,采用内喷砂工艺处理内表面时亦易使表面产生划痕与损伤。细长管件的超大长径比特性亦衍生出一系列加工难题,如工件颤振、研磨不均匀等。目前,被广泛研究的新型光整加工方法包括磁力研磨技术、磁流变抛光等。其中,磁力研磨技术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流变研磨抛光工具,包括机架电机(2)、齿轮(3)、齿圈(4)、磁极(5)、电极安装板(11)、金属板(12)、流变液(13)、工件(14)、电源(2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流变研磨抛光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流变研磨抛光工具轴向尺寸能够合理延长,此时电极安装板、磁极、电极也随之延长,同时电极安装板上的轴向供液孔也将延长,径向渗液孔数量也会增多,以使流变液作用面积增大,提高加工效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流变研磨抛光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变液(13)同时具有电流变效应与磁流变效应,在电磁耦合场的作用下,与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流变研磨抛光工具,包括机架电机(2)、齿轮(3)、齿圈(4)、磁极(5)、电极安装板(11)、金属板(12)、流变液(13)、工件(14)、电源(2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流变研磨抛光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流变研磨抛光工具轴向尺寸能够合理延长,此时电极安装板、磁极、电极也随之延长,同时电极安装板上的轴向供液孔也将延长,径向渗液孔数量也会增多,以使流变液作用面积增大,提高加工效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流变研磨抛光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变液(13)同时具有电流变效应与磁流变效应,在电磁耦合场的作用下,与工件(14)外表面相互作用,对外表面进行电磁流变复合加工;工件(14)内表面受到屏蔽,无电场作用,流变液(13)对内表面仅为磁流变加工;随着流变液(13)的不断输入,参与加工的流变液(13)与磨粒(22)不断被更换,当其离开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姜潮刘嘉晨黄向明田万一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