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区域建筑能源优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19613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4
本技术公开了低碳区域建筑能源优化系统,包括太阳能光伏板、蓄电模组、热泵机组、取回水系统、太阳能集热器、集水罐,取回水系统包括第一取水管、第二取水管、连通于取水管与热泵机组水源侧的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第三连通管、第四连通管,及安装于每个连通管上的电动阀,以及用于检测第一取水管、第二取水管取水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接收温度传感器的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连通管上电动阀的工作状态。根据不同取水处的取水温度来选择热泵机组的取水处,为热泵机组提供更加适合、更加优化的进水温度,使热泵机组工作状态更加稳定,能够为用户侧提供稳定的供能,且通过与太阳能的结合使用,减少热泵机组工作过程中所使用的能耗且低碳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供能,具体涉及一种低碳区域建筑能源优化系统


技术介绍

1、水源热泵能源技术应用在建筑供暖系统中逐渐趋向成熟,从水源当中提取水源中的温度,作为水源热泵水源侧的换能介质;一般水源热泵从一个取水处送入到水源热泵的水源侧,但固定在一个取水处的取水,由于季节温度的变化会有不同,从而该取水处的水源温度具有一定的波动,造成水源热泵的取水温度也会随之变化,影响水源热泵的稳定供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根据不同取水处水源温度来选用取水处的低碳区域建筑能源优化系统。

2、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低碳区域建筑能源优化系统,包括太阳能光伏板、蓄电模组、热泵机组、取回水系统、太阳能集热器、集水罐,太阳能光伏板与蓄电模组连接,蓄电模组与热泵机组形成电连接,取回水系统与热泵机组形成连接;太阳能集热器接收太阳能产生热水,由集水罐进行储放,

4、取回水系统包括第一取水管、第二取水管、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第三连通管、第四连通管,第一连通管安装有第一电动阀,第二连通管安装有第二电动阀,第三连通管安装有第三电动阀,第四连通管安装有第四电动阀;第一连通管的一端与第一取水管形成连通,第二连通管的一端与第一连通管的另一端、热泵机组水源侧的进入端形成连通,第二连通管的另一端与第三连通管的一端、第二取水管形成连通,第三连通管的另一端与第四连通管的一端、热泵机组水源侧的出口端形成连通,第四连通管的另一端连通于第一连通管与第一取水管的之间;

5、以及设置于集水罐与第一取水管之间的换热器,换热器的一次侧与集水罐之间通过一次侧管道形成连通,换热器的二次侧与第一取水管形成串联;

6、以及用于检测第一取水管取水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第二取水管取水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接收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控制器,该控制器控制第一电动阀、第二电动阀、第三电动阀、第四电动阀的工作状态。

7、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第一取水管连通地下取水井,第二取水管连通地表水取水处。

8、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在蓄电模组与热泵机组之间安装有智能电表,以及与蓄电模组、热泵机组形成电性连接的电网,蓄电模组、电网为热泵机组进行供电;

9、还包括用于对蓄电模组进行剩余电量进行检测的电量检测仪。

10、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热泵机组包括第一水源热泵、第二水源热泵,第一水源热泵的水源进入端与第二水源热泵的水源进入端之间并联有第五连通管,第一水源热泵的水源排出端与第二水源热泵的水源进入端之间并联有第六连通管,第六连通管与第二水源热泵的水源排出端之间并联有第七连通管,第二水源热泵的水源进入端与第五连通管之间并联有第八连通管;

11、在第五连通管上安装有第五电动阀,第六连通管上安装有第六电动阀,第七连通管上安装有第七电动阀,第八连通管上安装有第八电动阀,第一水源热泵的进入端安装有第九电动阀。

12、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地下取水井包括处于地下的井体,井体内的下部从外向内依次设置有第一滤层、第二滤层、第三滤层,在第三滤层内形成与第一取水管连通的取水通道,第一滤层、第二滤层、第三滤层采用不同粒径的砂石堆积形成;在井体上设置有供井体外部地下水渗入到井体内的渗透通道。

13、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根据不同取水处的取水温度来选择热泵机组的取水处,为热泵机组提供更加适合、更加优化的进水温度,使热泵机组工作状态更加稳定,能够为用户侧提供稳定的供能,且通过与太阳能的结合使用,减少热泵机组工作过程中所使用的能耗且低碳环保。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低碳区域建筑能源优化系统,包括太阳能光伏板、蓄电模组、热泵机组、取回水系统、太阳能集热器、集水罐,太阳能光伏板与蓄电模组连接,蓄电模组与热泵机组形成电连接,取回水系统与热泵机组形成连接;太阳能集热器接收太阳能产生热水,由集水罐进行储放,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区域建筑能源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取水管连通地下取水井,第二取水管连通地表水取水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区域建筑能源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蓄电模组与热泵机组之间安装有智能电表,以及与蓄电模组、热泵机组形成电性连接的电网,蓄电模组、电网为热泵机组进行供电;还包括用于对蓄电模组剩余电量进行检测的电量检测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区域建筑能源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热泵机组包括第一水源热泵、第二水源热泵,第一水源热泵的水源进入端与第二水源热泵的水源进入端之间并联有第五连通管,第一水源热泵的水源排出端与第二水源热泵的水源进入端之间并联有第六连通管,第六连通管与第二水源热泵的水源排出端之间并联有第七连通管,第二水源热泵的水源进入端与第五连通管之间并联有第八连通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区域建筑能源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地下取水井包括处于地下的井体,井体内的下部从外向内依次设置有第一滤层、第二滤层、第三滤层,在第三滤层内形成与第一取水管连通的取水通道,第一滤层、第二滤层、第三滤层采用不同粒径的砂石堆积形成;在井体上设置有供井体外部地下水渗入到井体内的渗透通道。

...

【技术特征摘要】

1.低碳区域建筑能源优化系统,包括太阳能光伏板、蓄电模组、热泵机组、取回水系统、太阳能集热器、集水罐,太阳能光伏板与蓄电模组连接,蓄电模组与热泵机组形成电连接,取回水系统与热泵机组形成连接;太阳能集热器接收太阳能产生热水,由集水罐进行储放,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区域建筑能源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取水管连通地下取水井,第二取水管连通地表水取水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区域建筑能源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蓄电模组与热泵机组之间安装有智能电表,以及与蓄电模组、热泵机组形成电性连接的电网,蓄电模组、电网为热泵机组进行供电;还包括用于对蓄电模组剩余电量进行检测的电量检测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娜宋洋韦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氿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