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模块、空调室内机及新风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9577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4
本申请提供一种新风模块、空调室内机及新风空调。新风模块包括进风组件和风机组件,进风组件包括新风管和进风腔,进风腔分隔为第一通路、第二通路和第三通路,第三通路和第一通路分别位于第二通路的两侧并与第二通路连通,并且形成“M”字形气流通路,新风管与第二通路连通;风机组件包括蜗壳和设置于蜗壳内的离心风机,蜗壳的进风口与所述进风腔连通。本申请的新风模块通过“M”形气流通路对从新风管引入的气流进行稳定分流,改善进风腔内的气流流动状态,减少气流直接冲击进风腔的侧壁而造成气流损失,同时减少进风气流相互作用而造成的掺混损失,从而提升新风风量,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空调,尤其涉及一种新风模块、空调室内机及新风空调


技术介绍

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新风空调由于能够实现室内外空气循环,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是现有的新风空调由于整体尺寸等因素的限制,存在新风风量不足的问题,影响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新风模块、空调室内机及新风空调,以解决现有新风空调的新风风量不足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新风模块,所述新风模块包括进风组件和风机组件,所述进风组件包括新风管和进风腔,所述进风腔分隔为第一通路、第二通路和第三通路,所述第三通路和所述第一通路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通路的两侧并与所述第二通路连通,并且形成“m”字形气流通路,所述新风管与所述第二通路连通;所述风机组件包括蜗壳和设置于所述蜗壳内的离心风机,所述蜗壳的进风口与所述进风腔连通。

3、可选的,所述进风腔内设有两个导流片,两个所述导流片沿所述新风管的出口的径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导流片将所述进风腔分隔出所述第一通路、所述第二通路和所述第三通路。

4、可选的,两个的导流片均为弧形结构,且两个所述导流片的弯曲方向相反;或者,所述导流片包括靠近所述新风管的平直段和远离所述新风管的弧形段,且两个所述导流片的所述弧形段的弯曲方向相反。

5、可选的,所述导流片远离所述新风管的一端分叉且延伸成第一导流部和第二导流部,所述第一导流部和所述第二导流部延伸的末端通过连接部连接;p>

6、所述第一导流部、所述第二导流部和所述连接部均为弧形结构,且同一个所述导流片的所述第一导流部、所述第二导流部和所述连接部的弯曲方向相同。

7、可选的,所述导流片具有内导流面和外导流面,两个所述导流片的内导流面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导流片的外导流面相背设置,且所述内导流面与所述新风管的出口的外壁面相切。

8、可选的,所述进风腔具有与所述新风管的出口相对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上设有第一导流件;所述第一导流件具有两个弧形导流面,两个所述弧形导流面向所述进风腔外侧方向凹陷,以使所述第一导流件呈“m”字形设置。

9、可选的,两个所述弧形导流面的连接点位于所述新风管的出口的中心轴线上。

10、可选的,所述第一通路和所述第三通路内均设有向所述离心风机的进风端方向弯曲延伸的第二导流件。

11、可选的,所述进风腔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四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三侧壁设有与所述新风管的出口连通的新风进口;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弧形过渡、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之间、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四侧壁之间以及所述第四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之间均通过向所述进风腔外侧弧形凸出的弧形面连接。

12、可选的,所述弧形面为圆弧面,所述圆弧面的弯曲方向与所述离心风机的旋转方向相同。

13、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上述的新风模块。

14、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所述空调包括空调室外机和上述的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与所述空调室外机通过冷媒管连接。

15、本申请提出的技术方案中,新风模块包括进风组件和风机组件,进风组件包括新风管和进风腔,进风腔分隔为第一通路、第二通路和第三通路,第三通路和第一通路分别位于第二通路的两侧并与第二通路连通,以形成“m”字形气流通路,新风管与第二通路连通以将室外空气引入至进风腔,通过“m”字形气流通路对从新风管引入的气流进行稳定分流到进风腔的各个位置后再被风机组件吸入,改善了进风腔内的气流流动状态,减少了气流直接冲击进风腔的侧壁而造成气流损失,同时减少进风气流相互作用而造成的掺混损失,从而提升新风风量,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新风模块(10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腔(120)内设有两个导流片(320),两个所述导流片(320)沿所述新风管(110)的出口的径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导流片(320)将所述进风腔(120)分隔出所述第一通路(101)、所述第二通路(102)和所述第三通路(1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两个导流片(320)均为弧形结构,且两个所述导流片(320)的弯曲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片(320)远离所述新风管(110)的一端分叉且延伸成第一导流部(321)和第二导流部(322),所述第一导流部(321)和所述第二导流部(322)延伸的末端通过连接部(32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片(320)具有内导流面和外导流面,两个所述导流片(320)的内导流面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导流片(320)的外导流面相背设置,且所述内导流面与所述新风管(110)的出口的外壁面相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腔(120)具有与所述新风管(110)的出口相对的第一侧壁(121),所述第一侧壁(121)上设有第一导流件(4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弧形导流面(411)的连接点位于所述新风管(110)的出口的中心轴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1~3、6~7任意一项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路(101)和所述第三通路(103)内均设有向所述离心风机(210)的进风端方向弯曲延伸的第二导流件(42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腔(12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壁(121)、第二侧壁(122)、第三侧壁(123)和第四侧壁(124),所述第一侧壁(121)与所述第三侧壁(123)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壁(122)与所述第四侧壁(124)相对设置,所述第三侧壁(123)设有与所述新风管(110)的出口连通的新风进口(12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面(501)为圆弧面,所述圆弧面的弯曲方向与所述离心风机(210)的旋转方向相同。

1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新风模块(100)。

12.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包括空调室外机和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与所述空调室外机通过冷媒管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新风模块(10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腔(120)内设有两个导流片(320),两个所述导流片(320)沿所述新风管(110)的出口的径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导流片(320)将所述进风腔(120)分隔出所述第一通路(101)、所述第二通路(102)和所述第三通路(1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两个导流片(320)均为弧形结构,且两个所述导流片(320)的弯曲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片(320)远离所述新风管(110)的一端分叉且延伸成第一导流部(321)和第二导流部(322),所述第一导流部(321)和所述第二导流部(322)延伸的末端通过连接部(32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片(320)具有内导流面和外导流面,两个所述导流片(320)的内导流面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导流片(320)的外导流面相背设置,且所述内导流面与所述新风管(110)的出口的外壁面相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腔(120)具有与所述新风管(110)的出口相对的第一侧壁(121),所述第一侧壁(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必平高旭高雪燕王昆
申请(专利权)人: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