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机反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9610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顶管机反拉装置,包括用于布设于顶管机洞口周围的壁体上的顶管驱动组件、布设于顶管驱动组件的活动端上的反力支架以及与反力支架可拆卸连接的用于连接顶管机的反拉牵引组件,顶管驱动组件用于活动端伸出以带动反力支架沿顶管机的轴向运动进而联动反拉牵引组件拉伸牵引顶管机后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隧道工程,特别地,涉及一种顶管机反拉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城市发展越来越饱和,地下空间开发的需求不断增大,各种水利、电力管道采用顶管法施工越来越普遍。而在顶管施工时,由于地下工程的不确定性,若顶管机遇到特殊情况,如顶管机前方遇到障碍物、顶管机姿态不可控等情况,导致需要将顶管机及顶管机尾部管节退出隧道外,以在特殊情况解决后重新顶进。

2、然而,由于顶管管节之间的连接方式大部分为承插的连接方式,且管件管材多为球磨铸铁管、混凝土管,顶管机后退需要实现与尾部管节整体移动,在这种工况下,为保证顺利实现后退目标,需要将连接件与顶管机整体连接,以实现顶管机的整体后退,且为了确保施工进度不延误,还需要保证顶管机的后退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顶管机反拉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顶管机无法整体后退且后退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顶管机反拉装置,包括用于布设于顶管机洞口周围的壁体上的顶管驱动组件、布设于顶管驱动组件的活动端上的反力支架以及与反力支架可拆卸连接的用于连接顶管机的反拉牵引组件,顶管驱动组件用于活动端伸出以带动反力支架沿顶管机的轴向运动进而联动反拉牵引组件拉伸牵引顶管机后退。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4、进一步地,顶管驱动组件包括用于固定布设于顶管机洞口周围的壁体上的反力支座以及固定布设于反力支座上且活动端与反力支架固定连接的伸缩驱动件。

5、进一步地,反力支座设有多个,伸缩驱动件和反力支座一一对应布设,多个反力支座用于间隔排布于顶管机洞口周围的壁体上。

6、进一步地,反力支架包括与反拉牵引组件可拆卸连接的用于布设于顶管机洞口的横梁以及与横梁的第一端连接并与顶管驱动组件的活动端连接的第一纵梁以及与横梁的第二端连接并与顶管驱动组件的活动端连接的第二纵梁。

7、进一步地,横梁设有多根,多根横梁沿竖向间隔排布。

8、进一步地,横梁的第一端上设有第一连接法兰,第一纵梁上开设有第一螺栓孔,反力支架还包括穿设于第一连接法兰并与第一螺栓孔螺纹连接的第一连接螺栓。

9、进一步地,横梁的第二端上设有第二连接法兰,第二纵梁上开设有第二螺栓孔,反力支架还包括穿设于第二连接法兰并与第二螺栓孔螺纹连接的第二连接螺栓。

10、进一步地,反拉牵引组件包括穿设于反力支架的用于与顶管机固定连接的牵引绳索以及分别与反力支架和牵引绳索可拆卸连接的用于将牵引绳索锚固于反力支架上的锚具。

11、进一步地,反拉牵引组件包括穿设于反力支架并与反力支架螺纹连接的用于与顶管机固定连接的牵引螺杆以及与牵引螺杆螺纹连接并与反力支架抵接的固定螺母。

12、进一步地,牵引螺杆为多根螺纹杆两两对接组成,相邻两螺纹杆之间通过螺纹套管连接。

13、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技术的顶管机反拉装置,需要后退顶管机时,将顶管驱动组件布设于顶管机洞口周围的壁体上,再将反力支架布设于顶管驱动组件的活动端上,然后通过反拉牵引组件连接顶管机后与反力支架连接,并保证反拉牵引组件能带动反力支架和顶管机同步运动,顶管驱动组件的活动端伸出至最大行程以带动反力支架沿顶管机的轴向运动进而联动反拉牵引组件拉伸牵引顶管机后退预设行程,顶管驱动组件的活动端复位至初始状态,再重新拆装反拉牵引组件,以确保反拉牵引组件还能带动反力支架和顶管机同步运动,以此循环往复,直至顶管机后退至顶管机的洞口外,本方案通过顶管驱动组件、反力支架和反拉牵引组件相互协同配合,以实现顶管机的整体后退,且由于整个装置通过复位拆装循环往复,实现顶管机较长距离的后退,顶管机的后退效率高,不会过多的耽误顶管施工的施工进度,实用性强,适于广泛推广和应用。

15、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顶管机反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布设于顶管机洞口周围的壁体上的顶管驱动组件(100)、布设于顶管驱动组件(100)的活动端上的反力支架(200)以及与反力支架(200)可拆卸连接的用于连接顶管机的反拉牵引组件(300),顶管驱动组件(100)用于活动端伸出以带动反力支架(200)沿顶管机的轴向运动进而联动反拉牵引组件(300)拉伸牵引顶管机后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管机反拉装置,其特征在于,顶管驱动组件(100)包括用于固定布设于顶管机洞口周围的壁体上的反力支座(110)以及固定布设于反力支座(110)上且活动端与反力支架(200)固定连接的伸缩驱动件(1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管机反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力支座(110)设有多个,伸缩驱动件(120)和反力支座(110)一一对应布设,多个反力支座(110)用于间隔排布于顶管机洞口周围的壁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管机反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力支架(200)包括与反拉牵引组件(300)可拆卸连接的用于布设于顶管机洞口的横梁(210)以及与横梁(210)的第一端连接并与顶管驱动组件(100)的活动端连接的第一纵梁(220)以及与横梁(210)的第二端连接并与顶管驱动组件(100)的活动端连接的第二纵梁(2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管机反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横梁(210)设有多根,多根横梁(210)沿竖向间隔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管机反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横梁(210)的第一端上设有第一连接法兰,第一纵梁(220)上开设有第一螺栓孔,反力支架(200)还包括穿设于第一连接法兰并与第一螺栓孔螺纹连接的第一连接螺栓。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管机反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横梁(210)的第二端上设有第二连接法兰,第二纵梁(230)上开设有第二螺栓孔,反力支架(200)还包括穿设于第二连接法兰并与第二螺栓孔螺纹连接的第二连接螺栓。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顶管机反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反拉牵引组件(300)包括穿设于反力支架(200)的用于与顶管机固定连接的牵引绳索(310)以及分别与反力支架(200)和牵引绳索(310)可拆卸连接的用于将牵引绳索(310)锚固于反力支架(200)上的锚具(320)。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顶管机反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反拉牵引组件(300)包括穿设于反力支架(200)并与反力支架(200)螺纹连接的用于与顶管机固定连接的牵引螺杆以及与牵引螺杆螺纹连接并与反力支架(200)抵接的固定螺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顶管机反拉装置,其特征在于,牵引螺杆为多根螺纹杆两两对接组成,相邻两螺纹杆之间通过螺纹套管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管机反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布设于顶管机洞口周围的壁体上的顶管驱动组件(100)、布设于顶管驱动组件(100)的活动端上的反力支架(200)以及与反力支架(200)可拆卸连接的用于连接顶管机的反拉牵引组件(300),顶管驱动组件(100)用于活动端伸出以带动反力支架(200)沿顶管机的轴向运动进而联动反拉牵引组件(300)拉伸牵引顶管机后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管机反拉装置,其特征在于,顶管驱动组件(100)包括用于固定布设于顶管机洞口周围的壁体上的反力支座(110)以及固定布设于反力支座(110)上且活动端与反力支架(200)固定连接的伸缩驱动件(1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管机反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力支座(110)设有多个,伸缩驱动件(120)和反力支座(110)一一对应布设,多个反力支座(110)用于间隔排布于顶管机洞口周围的壁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管机反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力支架(200)包括与反拉牵引组件(300)可拆卸连接的用于布设于顶管机洞口的横梁(210)以及与横梁(210)的第一端连接并与顶管驱动组件(100)的活动端连接的第一纵梁(220)以及与横梁(210)的第二端连接并与顶管驱动组件(100)的活动端连接的第二纵梁(2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管机反拉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敏丁超李昌麟张巧明卢世德蒋宇尹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