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履带缓震结构及其履带轮椅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履带缓震结构及其履带轮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9606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履带缓震结构及其履带轮椅,包括右履带总成、左履带总成和车身底盘;车身底盘包括防护框、连接轴、竖杆、外伸架和旋转轴,连接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右履带总成和左履带总成,且连接轴的顶端转动连接防护框;防护框的侧部固定有外伸架;外伸架的顶端设有旋转轴,连接轴的侧部固定有两个竖杆;车身底盘的侧部设有消扭转换控制组件,消扭转换控制组件包括摇臂和两个双向压缩减震器,摇臂的中心处与旋转轴转动连接,且摇臂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双向压缩减震器与两个竖杆转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履带轮椅快速驶在凹凸不平地形上,座椅在推拉双向压缩缓震器的缓冲作用下,履带的前仰后翘,都会得到缓冲避震,不会出现很大摇晃震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椅设备,具体为一种履带缓震结构及其履带轮椅


技术介绍

1、轮椅顾名思义是装有轮子可以帮助替代行走的椅子,是用于伤员、病员、残疾人居家康复、周转运输、就诊、外出活动的重要移动工具;履带轮椅是轮椅中的一种。

2、一般社会现有履带机车包括坦克,履带轮都是把两端的驱动和导向轮,固定设置悬空离开地面,在履带架下方设置支重小轮并带缓冲减震,履带轮形成一种倒置梯形状。由于履带轮椅体积小,履带长度很短,设置倒置梯形状,履带接触地面面积就会很小,就好比放置在地面上的一个半圆,上下陡坡,特别是上陡坡,很容易出现,向后仰翻危险。把履带两端设置与地面硬接触,稳定性会更好,但是这样就没有一点点缓冲减震效果,履带轮椅就像一个呆板的四方盒子,在凹凸差稍大一点的不平地形上行驶,越障跨坎,都会引起轮椅猛烈摇晃颠簸,驾驶很不舒服,当某一边履带端头行驶在高处时,一定会有另外某一个端头出现悬空现象,这种悬空扭力不仅会给轮椅框架带来损害,更会使得履带轮椅产生或前或后斜侧倾斜颠簸,若驾驶不慎很容易出现翻覆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履带缓震结构及其履带轮椅,可以解决现有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履带缓震结构,包括右履带总成和左履带总成,所述右履带总成和左履带总成之间通过车身底盘连接;所述车身底盘包括防护框、连接轴、竖杆、外伸架和旋转轴,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右履带总成和左履带总成,且所述连接轴的顶端转动连接防护框;所述防护框的侧部固定有外伸架;所述外伸架的顶端设有旋转轴,所述连接轴的侧部固定有两个竖杆;

4、所述车身底盘的侧部设有消扭转换控制组件,所述消扭转换控制组件包括摇臂和两个双向压缩减震器,所述摇臂的中心处与所述旋转轴转动连接,且所述摇臂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双向压缩减震器与两个竖杆转动连接。

5、所述双向压缩减震器包括连接头、外套筒、内插筒、弹簧和锁紧杆;所述内插筒插入并滑动连接所述外套筒,且所述内插筒与所述外套筒的两侧均开设相互配合的滑动槽,两个所述锁紧杆分别插入相互配合的所述滑动槽内,其中一个所述锁紧杆与所述内插筒固定,另一个所述锁紧杆与所述外套筒固定,两个所述锁紧杆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外套筒、内插筒的两端均固定有连接头,其中一个所述连接头另一端连接所述摇臂,另一个所述连接头连接所述竖杆。

6、进一步的,所述车身底盘还包括加固梁、支撑梁、纵梁和背杆;所述防护框采用“口”字形结构,且所述防护框的内部设有加固梁;所述防护框的两侧均固定有支撑梁,两个所述支撑梁之间通过背杆连接;所述背杆与所述外伸架之间通过纵梁进行固定。

7、一种履带轮椅,包括上述所述的缓震结构、座椅纵向平衡摇摆横向平衡导轨、横向摇摆平衡座椅架、防护架和座椅;所述车身底盘的顶端转动连接有座椅纵向平衡摇摆横向平衡导轨,所述座椅纵向平衡摇摆横向平衡导轨滑动连接所述横向摇摆平衡座椅架;所述横向摇摆平衡座椅架的顶端安装有座椅;所述车身底盘的侧部固定有防护架。

8、进一步的,所述座椅纵向平衡摇摆横向平衡导轨包括导轨本体和安装架,所述导轨本体的截面采用“u”型结构,且所述导轨本体的两端固定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通过销轴与背杆转动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横向摇摆平衡座椅架包括踏板、放置架、滑轮、斜板、侧防护梁、横梁、连接梁和外框;所述外框的顶端安装座椅,所述外框的两侧均固定有侧防护梁,且两个所述侧防护梁之间固定有横梁;所述外框之间固定有两个连接梁,所述外框的底端连接有放置架;所述放置架的端部固定有踏板;每个所述横梁的底端均固定有两组向外倾斜的安装组件,每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斜板;两个所述斜板之间转动连接有两个滑轮;所述座椅纵向平衡摇摆横向平衡导轨贯穿并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滑轮。

10、进一步的,所述外框、所述侧防护梁的截面均采用“u”字形结构,所述放置架的截面采用“l”字形结构;所述横向摇摆平衡座椅架的拐角均采用倒角处理。

11、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架包括竖向杆、斜撑杆、横杆和固定杆;所述竖向杆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竖向杆之间通过横杆连接,所述竖向杆的底端侧部固定有固定杆,且所述固定杆与所述外伸架固定;所述竖向杆的侧部固定有倾斜的斜撑杆,且所述斜撑杆与所述纵梁固定;所述竖向杆采用底端为竖直、顶端弯曲的结构。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13、本专利技术的履带缓震结构在应用到轮椅上时,使得履带轮椅快速驶在凹凸不平地形上,座椅在推拉双向压缩缓震器的缓冲作用下,履带的前仰后翘,都会得到缓冲避震,不会出现很大摇晃震动;两履带总成以及车身底盘,由两双向压缩缓震器连接在消扭转换控制组件的摇臂上,履带轮椅快速行驶在凹凸不平地形上,在摇臂的转换下,两履带轮能围绕中间的旋转轴反向扭转消扭,履带端头交替升降遇高升高遇低降低,随地形变化而变化,实现履带端头交叉避让缓震,致使履带轮椅前后斜侧,倾斜角度减少一半,就意味着摇晃震动也减轻一半。同时在摇臂的转换下,载荷也能随凹凸不平地面起伏被动相互转换,使得单边履带端头越障升高,载荷不会随着履带端头升高而逐渐增加,恰恰相反载荷反而会减轻,这意味单边履带端部越障攀爬升高不会费力,会像在平路上行驶一样轻松有力。

14、在凹凸不平地形上行驶,座椅随着横向摇摆平衡座椅架在座椅纵向平衡摇摆横向平衡导轨上滑动、座椅纵向平衡摇摆横向平衡导轨在车身底盘上摇摆被动位移调节下,能够实现轮椅在凹凸不平的地形上行驶时通过座椅的左右移动、前后摇摆的方式始终保持座椅垂直地平线保持平衡姿态,避免侧翻;快速行驶,具有一定的柔性,它削减了扭力带来的消耗和损害,增加了履带轮椅续航时间和使用寿命,提高了履带轮椅驾驶的舒适性行驶的平顺安全性和快速通过能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履带缓震结构,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履带缓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压缩减震器(72)包括连接头(721)、外套筒(722)、内插筒(723)、弹簧(724)和锁紧杆(725);所述内插筒(723)插入并滑动连接所述外套筒(722),且所述内插筒(723)与所述外套筒(722)的两侧均开设相互配合的滑动槽,两个所述锁紧杆(725)分别插入相互配合的所述滑动槽内,其中一个所述锁紧杆(725)与所述内插筒(723)固定,另一个所述锁紧杆(725)与所述外套筒(722)固定,两个所述锁紧杆(725)之间通过弹簧(724)连接;所述外套筒(722)、内插筒(723)的两端均固定有连接头(721),其中一个所述连接头(721)另一端连接所述摇臂(71),另一个所述连接头(721)连接所述竖杆(6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履带缓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底盘(6)还包括加固梁(63)、支撑梁(65)、纵梁(66)和背杆(69);所述防护框(61)采用“口”字形结构,且所述防护框(61)的内部设有加固梁(63);所述防护框(61)的两侧均固定有支撑梁(65),两个所述支撑梁(65)之间通过背杆(69)连接;所述背杆(69)与所述外伸架(67)之间通过纵梁(66)进行固定。

4.一种履带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缓震结构、座椅纵向平衡摇摆横向平衡导轨(3)、横向摇摆平衡座椅架(2)、防护架(8)和座椅(1);所述车身底盘(6)的顶端转动连接有座椅纵向平衡摇摆横向平衡导轨(3),所述座椅纵向平衡摇摆横向平衡导轨(3)滑动连接所述横向摇摆平衡座椅架(2);所述横向摇摆平衡座椅架(2)的顶端安装有座椅(1);所述车身底盘(6)的侧部固定有防护架(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履带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纵向平衡摇摆横向平衡导轨(3)包括导轨本体(31)和安装架(32),所述导轨本体(31)的截面采用“U”型结构,且所述导轨本体(31)的两端固定有安装架(32);所述安装架(32)通过销轴与背杆(69)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履带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摇摆平衡座椅架(2)包括踏板(21)、放置架(22)、滑轮(23)、斜板(24)、侧防护梁(25)、横梁(26)、连接梁(27)和外框(28);所述外框(28)的顶端安装座椅(1),所述外框(28)的两侧均固定有侧防护梁(25),且两个所述侧防护梁(25)之间固定有横梁(26);所述外框(28)之间固定有两个连接梁(27),所述外框(28)的底端连接有放置架(22);所述放置架(22)的端部固定有踏板(21);每个所述横梁(26)的底端均固定有两组向外倾斜的安装组件,每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斜板(24);两个所述斜板(24)之间转动连接有两个滑轮(23);所述座椅纵向平衡摇摆横向平衡导轨(3)贯穿并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滑轮(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履带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28)、所述侧防护梁(25)的截面均采用“U”字形结构,所述放置架(22)的截面采用“L”字形结构;所述横向摇摆平衡座椅架(2)的拐角均采用倒角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履带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架(8)包括竖向杆(81)、斜撑杆(82)、横杆(83)和固定杆(84);所述竖向杆(81)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竖向杆(81)之间通过横杆(83)连接,所述竖向杆(81)的底端侧部固定有固定杆(84),且所述固定杆(84)与所述外伸架(67)固定;所述竖向杆(81)的侧部固定有倾斜的斜撑杆(82),且所述斜撑杆(82)与所述纵梁(66)固定;所述竖向杆(81)采用底端为竖直、顶端弯曲的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履带缓震结构,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履带缓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压缩减震器(72)包括连接头(721)、外套筒(722)、内插筒(723)、弹簧(724)和锁紧杆(725);所述内插筒(723)插入并滑动连接所述外套筒(722),且所述内插筒(723)与所述外套筒(722)的两侧均开设相互配合的滑动槽,两个所述锁紧杆(725)分别插入相互配合的所述滑动槽内,其中一个所述锁紧杆(725)与所述内插筒(723)固定,另一个所述锁紧杆(725)与所述外套筒(722)固定,两个所述锁紧杆(725)之间通过弹簧(724)连接;所述外套筒(722)、内插筒(723)的两端均固定有连接头(721),其中一个所述连接头(721)另一端连接所述摇臂(71),另一个所述连接头(721)连接所述竖杆(6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履带缓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底盘(6)还包括加固梁(63)、支撑梁(65)、纵梁(66)和背杆(69);所述防护框(61)采用“口”字形结构,且所述防护框(61)的内部设有加固梁(63);所述防护框(61)的两侧均固定有支撑梁(65),两个所述支撑梁(65)之间通过背杆(69)连接;所述背杆(69)与所述外伸架(67)之间通过纵梁(66)进行固定。

4.一种履带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缓震结构、座椅纵向平衡摇摆横向平衡导轨(3)、横向摇摆平衡座椅架(2)、防护架(8)和座椅(1);所述车身底盘(6)的顶端转动连接有座椅纵向平衡摇摆横向平衡导轨(3),所述座椅纵向平衡摇摆横向平衡导轨(3)滑动连接所述横向摇摆平衡座椅架(2);所述横向摇摆平衡座椅架(2)的顶端安装有座椅(1);所述车身底盘(6)的侧部固定有防护架(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履带轮椅,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晨管中林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金百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