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渗挡水围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9581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4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防渗挡水围堰装置。包括内堰和外堰,所述内堰和外堰均由若干堰板及堰角组成,所述堰板与堰角的一端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堰板与堰角的另一端均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槽的外侧开设有排水孔,所述内堰与外堰之间设置有竖向支撑架,所述外堰的外侧设置有横梁,所述外堰的顶部设置有斜撑,所述外堰的外侧设置有挡墙,所述挡墙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水平锥和竖向锥。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在连接块的外侧面设置密封垫,使连接块与连接槽之间的缝隙能够别密封垫封堵,防止外界水从连接处渗入。堰板之间和堰板与堰角之间均采用连接槽、连接块对接的方式连接,可以大大的提高围堰的安装或拆卸效率,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利施工,特别是一种防渗挡水围堰装置


技术介绍

1、围堰是指在水利工程当中,为建造永久性水利设施所进行修建的临时性维护结构,围堰的作用就是为了防止水和土进入建筑物的修建位置,从而便于将围堰内的水排出,并且开挖基坑进行建筑物的修建。

2、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6616570u的一种防渗挡水围堰结构,外围堰与和内围堰均由多个堰板拼接而成,相邻两个所述堰板相互连接的连接板上设有防水皮带,拆装便捷且防水性好。外围堰与和内围堰之间夹层空间内设置有多个竖向支撑架,提高围堰的承载能力。围堰四周设置横梁和斜撑,改善围堰受力情况,横梁外侧设置三角形支撑块,保证围堰的稳定。但该结构使用螺栓配合连接孔连接各堰板,操作比较麻烦。三角形支撑块外部面临主动土压力,压力值较大,不利于围堰的稳固。为此,提出一种防渗挡水围堰装置,作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技术缺陷之一。

2、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防渗挡水围堰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渗挡水围堰装置,包括内堰和外堰,所述内堰和外堰均由若干堰板及堰角组成,所述堰板与堰角的一端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堰板与堰角的另一端均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槽的外侧开设有排水孔,所述内堰与外堰之间设置有竖向支撑架,所述外堰的外侧设置有横梁,所述外堰的顶部设置有斜撑,所述外堰的外侧设置有挡墙,所述挡墙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水平锥和竖向锥。

4、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外堰的尺寸大于内堰,所述堰板采用矩形结构。

5、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堰角采用l形结构,所述连接槽与连接块均采用t形结构。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堰与外堰组合,形成两道防线,可以极大的增加围堰的强度和稳定性。内堰与外堰均由若干堰板与堰角组合而成,使围堰可以快捷的拆卸和安装,便于围堰的运输和储存。堰板之间和堰板与堰角之间均采用连接槽、连接块对接的方式连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大大的提高围堰的安装或拆卸效率,使用更加方便。连接槽与连接块均采用t形结构,使堰板之间或堰板与堰角之间能够稳定连接。

7、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连接块的外侧面设置有密封垫,所述排水孔斜向开设在连接槽的底部,所述竖向支撑架由两块翼缘板与若干块腹板组成。

8、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横梁在外堰的顶部及底部各有一根,所述斜撑斜向设置在外堰的角部且其两端与横梁固定连接。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块的外侧面设置密封垫,使连接块与连接槽之间的缝隙能够别密封垫封堵,防止外界水从连接处渗入。连接槽底部所开设的排水孔可以将滞留在连接槽处的外界水向外排散。排水孔斜向设置,使外界水能够更加直接的向外流动。防止外界水在连接槽处存积。竖向支撑架在内堰与外堰之间进行连接,既保证内堰与外堰的组合结构的稳定性,且无需在外堰与内堰之间填满,大大地减小了材料的使用量,节省了开支。横梁配合斜撑形成多边形结构的核心受力区。这样的支撑结构将围堰内支撑结构的矩形结构转化为多边形结构形式,这样可以将内支撑结构的断面减到最小。

10、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挡墙采用梯形结构且其外侧面采用由外向内倾斜向下的斜面。

11、由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水平锥和竖向锥均有若干个且沿挡墙高度方向均匀布置。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墙从外侧对围堰进行保护,在外界土体与外堰之间形成过渡带,避免外部土体直接接触外堰对外堰造成腐蚀。挡墙采用梯形结构且其外侧面采用由外向内倾斜向下的斜面,使与之贴合的外界土对其所施加的土压力变为被动土压力,由此可以大大的减小挡墙所受到的土压力,进而可以减小外堰所受到的压力,对外堰形成保护。水平锥配合竖向锥对挡墙进行固定,二者可以扎在土体中,防止挡墙发生位移。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4、1、该防渗挡水围堰装置,通过设置连接槽、连接块,并在连接块外侧面设置密封垫,在连接各堰板或堰角时,使一个堰板一端的连接块与另一堰板或堰角一端的连接槽对准,随后下移该堰板,连接块逐渐深入连接槽,当连接块移动至连接槽的最底部使,两块堰板或堰板与堰角便被组装到一起,如此逐个叠加,便能快速将内堰和外堰组装。在连接块的外侧面设置密封垫,使连接块与连接槽之间的缝隙能够别密封垫封堵,防止外界水从连接处渗入。堰板之间和堰板与堰角之间均采用连接槽、连接块对接的方式连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大大的提高围堰的安装或拆卸效率,使用更加方便。

15、2、该防渗挡水围堰装置,通过在连接槽的外侧的底部开设排水孔,排水孔可以将滞留在连接槽处的外界水向外排散。排水孔斜向设置,使外界水能够更加直接的向外流动。防止外界水在连接槽处存积。挡墙采用梯形结构且其外侧面采用由外向内倾斜向下的斜面,使与之贴合的外界土对其所施加的土压力变为被动土压力,由此可以大大的减小挡墙所受到的土压力,进而可以减小外堰所受到的压力,对外堰形成保护。

16、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渗挡水围堰装置,包括内堰(1)和外堰(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堰(1)和外堰(2)均由若干堰板(3)及堰角(4)组成,所述堰板(3)与堰角(4)的一端均开设有连接槽(5),所述堰板(3)与堰角(4)的另一端均设置有连接块(6),所述连接槽(5)的外侧开设有排水孔(7),所述内堰(1)与外堰(2)之间设置有竖向支撑架(8),所述外堰(2)的外侧设置有横梁(9),所述外堰(2)的顶部设置有斜撑(10),所述外堰(2)的外侧设置有挡墙(11),所述挡墙(1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水平锥(12)和竖向锥(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渗挡水围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堰(2)的尺寸大于内堰(1),所述堰板(3)采用矩形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渗挡水围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堰角(4)采用L形结构,所述连接槽(5)与连接块(6)均采用T形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渗挡水围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6)的外侧面设置有密封垫,所述排水孔(7)斜向开设在连接槽(5)的底部,所述竖向支撑架(8)由两块翼缘板与若干块腹板组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渗挡水围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9)在外堰(2)的顶部及底部各有一根,所述斜撑(10)斜向设置在外堰(2)的角部且其两端与横梁(9)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渗挡水围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墙(11)采用梯形结构且其外侧面采用由外向内倾斜向下的斜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渗挡水围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锥(12)和竖向锥(13)均有若干个且沿挡墙(11)高度方向均匀布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渗挡水围堰装置,包括内堰(1)和外堰(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堰(1)和外堰(2)均由若干堰板(3)及堰角(4)组成,所述堰板(3)与堰角(4)的一端均开设有连接槽(5),所述堰板(3)与堰角(4)的另一端均设置有连接块(6),所述连接槽(5)的外侧开设有排水孔(7),所述内堰(1)与外堰(2)之间设置有竖向支撑架(8),所述外堰(2)的外侧设置有横梁(9),所述外堰(2)的顶部设置有斜撑(10),所述外堰(2)的外侧设置有挡墙(11),所述挡墙(1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水平锥(12)和竖向锥(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渗挡水围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堰(2)的尺寸大于内堰(1),所述堰板(3)采用矩形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渗挡水围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堰角(4)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华徐荣华王柱李继鎏宁殷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水利水电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