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应力的地质巷道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9575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4
本技术涉及巷道支护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应力的地质巷道支护结构,包括:巷道主体;所述巷道主体的内侧底面开设有地槽,所述地槽的内侧填充有混凝土;所述巷道主体的内侧安装有支护机构,所述支护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安装在地槽的内侧,所述底座的两端焊接有导杆,所述底座的两端内侧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中部焊接有螺母,所述底座的上侧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壁上铺设有气囊。本技术支护结构采用多种支护形式联合支护,使其相辅相成,既有主动支护又有被动支护,更有注浆工艺改变围岩体整体结构。多种支护措施的实施下,确保巷道在设计的服务年限内能满足正常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巷道支护,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应力的地质巷道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1、在地下开采矿物时,需要在井下开掘巷道,采用巷道支护来保持巷道畅通和围岩稳定对采矿建设与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2、对此,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2121606449.4,公开了一种煤矿巷道支护结构,涉及巷道支护领域,包括钢网架、顶岩支护结构和围岩支护结构;钢网架紧贴巷道内壁布置,顶岩支护结构包括可弯曲柔性模板,可弯曲柔性模板与钢网架之间充填混凝土碹体,围岩支护结构包括横向撑杆和竖向撑杆。首先采用钢网架紧贴巷道内壁布置,能够有效兜住巷道采空区的松散岩石,防止巷道内壁松塌,在此基础上进行支护,可有效提高巷道整体的自稳能力,控制采空区巷道围岩的变形与破坏,有利于提升支护效果的同时,还可有效保障作业人员安全。此外,采用顶岩支护结构和围岩支护结构分体布置的结构设计,能够对巷道顶面和巷道侧围岩分别进行针对性的、高强度的支护,机械化程度高,安全可靠,实用性强。

3、该巷道支护结构通过伸缩液压缸可带动两组撑杆抵住巷道的内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巷道支护在高应力地质构造下,围岩体破碎、裂隙发育,造成巷道收缩变形严重,现有的支护形式无法满足巷道的正常服务时限,且巷道底鼓最为严重,加之底板出水,更加速了巷道变形速度,实用性较差。

4、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高应力的地质巷道支护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应力的地质巷道支护结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高应力的地质巷道支护结构,包括:巷道主体;

4、所述巷道主体的内侧底面开设有地槽,所述地槽的内侧填充有混凝土;

5、所述巷道主体的内侧安装有支护机构,所述支护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安装在地槽的内侧,所述底座的两端焊接有导杆,所述底座的两端内侧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中部焊接有螺母,所述底座的上侧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壁上铺设有气囊,所述顶板的表面穿设有插管和锚索。

6、优选的,所述混凝土填充在底座中部的上侧,所述底座通过混凝土固定在地槽内侧。

7、优选的,所述导杆的上端插设在顶板底端内部,所述螺纹杆的上端与顶板的底端内部螺纹连接。

8、优选的,所述螺母位于底座和顶板之间的位置。

9、优选的,所述顶板和气囊的顶面皆与巷道主体的内壁顶面贴合。

10、优选的,所述插管和锚索的一端皆插设在巷道主体内部。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技术中,旋转螺母,可通过螺母带动螺纹杆在底座内部旋转,螺纹杆的上端螺旋连接在顶板内部,螺纹杆在旋转时,能够带动顶板从底座上侧升起,能够调整顶板的位置高度,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巷道支护需要,导杆的上端插设在顶板内部,能够在顶板升起时,限制顶板的位置,使得顶板的活动稳定,通过将气囊内部注入空气,气囊即膨胀鼓起,能够填补顶板与巷道顶壁之间的空隙,增大顶板对巷道的支撑面积,提高对巷道的支护效果。

13、2、本技术中,在支护位置下侧的岩体上挖出地槽,并将底座安装在地槽内侧,并在上侧填充混凝土,能够起到加固及堵水双重的作用,采用专用施工工器具进行打眼、锚固及加压,确保锚索的锚固段基本位于稳定岩层中,能够将围岩体组合在一起,通过专用工器具打设钻孔,然后将插管插入钻孔,再将孔口封闭严实,然后将注浆料注入插管中,注浆料通过插管进入周围围岩的缝隙中,注浆料将原本有裂隙的围岩体粘结在一起,形成稳定的围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应力的地质巷道支护结构,包括:巷道主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应力的地质巷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12)填充在底座(21)中部的上侧,所述底座(21)通过混凝土(12)固定在地槽(11)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应力的地质巷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22)的上端插设在顶板(25)底端内部,所述螺纹杆(23)的上端与顶板(25)的底端内部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应力的地质巷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24)位于底座(21)和顶板(25)之间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应力的地质巷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5)和气囊(26)的顶面皆与巷道主体(1)的内壁顶面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应力的地质巷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27)和锚索(28)的一端皆插设在巷道主体(1)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应力的地质巷道支护结构,包括:巷道主体(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应力的地质巷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12)填充在底座(21)中部的上侧,所述底座(21)通过混凝土(12)固定在地槽(11)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应力的地质巷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22)的上端插设在顶板(25)底端内部,所述螺纹杆(23)的上端与顶板(25)的底端内部螺纹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士奎孟现锋王雷王允张健董夏音吴东浩冯杰李俊华崔向可刘晓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永华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