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位检测装置、喷淋塔及喷淋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9572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4
本申请涉公开了一种液位检测装置、喷淋塔及喷淋系统,包括:液位传感器基座,液位传感器基座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传感器;第一管道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和第二段连通;第一段远离第二段的一端与容器连通;第二管道与第一段间隔设置;第二管道的一端与第二段连通,第二管道远离第二段的一端与容器连通;传感器具有检测端,传感器穿设于第二段;检测端与第一段在第二方向上的最大距离小于第二管道与第一段在第二方向上的最大距离。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二管道将第一管道与容器连通,可以平衡液位检测装置内部与容器内部的气压,并提升检测的准确程度,能够在保证检测准确度的前提下不在液位检测装置上开设通孔,因而能够避免气体外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尾气处理设备,具体涉及液位检测装置、喷淋塔及喷淋系统


技术介绍

1、喷淋塔是一种常见的尾气处理设备,在喷淋塔的使用中需要检测喷淋塔内部的液面高度。目前的液位检测装置通过开设与喷淋塔外部连通的通孔来平衡内外气压,从而使得液面能够上升与液位传感器接触。

2、然而,目前液位检测装置的通孔使得喷淋塔中的液体和气体有可能向外泄漏,已逐渐无法满足船用尾气处理时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位检测装置,旨在克服目前液位检测装置与外界连通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喷淋塔;本申请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喷淋系统。

2、技术方案:液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容器内的液体高度,所述容器具有容纳腔;包括:

3、液位传感器基座,所述液位传感器基座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段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段,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连通;所述第一段远离所述第二段的一端与所述容纳腔连通,以使所述容器内的液体流入所述第二段;

4、所述第二管道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一段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段连通,所述第二管道远离所述第二段的一端与所述容器连通,以将位于所述第二段的气体排入所述容器;

5、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具有检测端,所述传感器穿设于所述第二段;所述检测端与所述第一段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最大距离小于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第一段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最大距离,且所述检测端与进入所述第二段的液体接触;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道具有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口和第二口,所述第二口贯穿所述第二段,所述第一口贯穿所述容器的侧壁;所述第二口与所述第一段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最小距离小于等于所述第一口与所述第一段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最小距离。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口与所述第一段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最小距离等于所述第一口与所述第一段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最小距离。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在所述容器的外壁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口内。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端与所述容器的外壁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为50mm至400mm。

10、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挡水罩,所述挡水罩包括盖板和侧罩,所述侧罩与所述容器的内壁连接并围合成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盖板与侧罩和所述容器的内壁连接并盖封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一腔室通过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第一口和所述第二口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内。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罩上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所述第一段沿所述第二方向的最大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口与所述第一段沿所述第二方向上的最大距离。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气孔的截面积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口的截面积。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端位于所述第二管道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中轴线上。

14、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15、法兰盘,所述第二段远离所述第一段的一端为第三口,所述法兰盘环设在所述第三口的外围,所述传感器与所述第二段通过所述法兰盘连接。

16、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喷淋塔,包括容器,所述容器采用如上所述的液位检测装置进行液位高度的检测。

17、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喷淋塔,包括如上所述的液位检测装置;或者,包括上所述的喷淋塔。

18、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液位检测装置,包括液位传感器基座,液位传感器基座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管道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段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段,第一段和第二段连通;第一段远离第二段的一端与容纳腔连通,以使容器内的液体流入第二段;第二管道沿第一方向延伸,且与第一段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第二管道的一端与第二段连通,第二管道远离第二段的一端与容器连通,以将位于第二段的气体排入容器;传感器,传感器具有检测端,传感器穿设于第二段;检测端与第一段在第二方向上的最大距离小于第二管道与第一段在第二方向上的最大距离,且检测端与进入第二段的液体接触;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二管道将第一管道与容器连通,可以平衡液位检测装置内部与容器内部的气压,并提升检测的准确程度,能够在保证检测准确度的前提下不在液位检测装置上开设通孔,因而能够避免气体外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容器(400)内的液体高度,所述容器(400)具有容纳腔(41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220)具有沿第一方向(x)相对设置的第一口(221)和第二口(222),所述第二口(222)贯穿所述第二段(212),所述第一口(221)贯穿所述容器(400)的侧壁;所述第二口(222)与所述第一段(211)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的最小距离小于等于所述第一口(221)与所述第一段(211)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的最小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口(222)与所述第一段(211)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的最小距离等于所述第一口(221)与所述第一段(211)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的最小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端(110)沿所述第一方向(x)在所述容器(400)的外壁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口(222)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端(110)与所述容器(400)的外壁在第一方向(x)上的距离为50mm至400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水罩(300),所述挡水罩(300)包括盖板(310)和侧罩(320),所述侧罩(320)与所述容器(400)的内壁连接并围合成第一腔室(330),所述第一腔室(330)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具有相对的第一开口(360)和第二开口(340),所述盖板(310)与侧罩(320)和所述容器(400)的内壁连接并盖封所述第一开口(360);所述第一腔室(330)通过所述第二开口(340)与所述容纳腔(410)连通;所述第一口(221)和所述第二口(222)位于所述第一腔室(330)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罩(320)上设有排气孔(350),所述排气孔(350)与所述第一段(211)沿所述第二方向(y)的最大距离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口(221)与所述第一段(211)沿所述第二方向(y)上的最大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350)的截面积大于等于所述第一口(221)的截面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端(110)位于所述第二管道(220)沿所述第一方向(x)的中轴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1.一种喷淋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400),所述容器(400)采用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位检测装置进行液位高度的检测。

12.一种喷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位检测装置;或者,包括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喷淋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容器(400)内的液体高度,所述容器(400)具有容纳腔(41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220)具有沿第一方向(x)相对设置的第一口(221)和第二口(222),所述第二口(222)贯穿所述第二段(212),所述第一口(221)贯穿所述容器(400)的侧壁;所述第二口(222)与所述第一段(211)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的最小距离小于等于所述第一口(221)与所述第一段(211)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的最小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口(222)与所述第一段(211)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的最小距离等于所述第一口(221)与所述第一段(211)在所述第二方向(y)上的最小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端(110)沿所述第一方向(x)在所述容器(400)的外壁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口(222)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端(110)与所述容器(400)的外壁在第一方向(x)上的距离为50mm至400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水罩(300),所述挡水罩(300)包括盖板(310)和侧罩(320),所述侧罩(320)与所述容器(400)的内壁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康杜明赛倪伟胡盛凯熊碧波李明祥谭文阳左今朝张圆飞龚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