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用于制备碳泡沫片材的方法及设备技术_技高网

用于制备碳泡沫片材的方法及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4119513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由淀粉制备用作绝缘材料或过滤器的碳泡沫片材的方法。目的是提供用于制备具有基本上均质的结构的细孔碳泡沫片材的方法。这是通过以下实现的:将可发泡淀粉粉末的至少一个非常薄的层喷洒在耐温片状基底上,将淀粉粉末涂覆的基底引入炉中,将空气、氩气或氮气引入炉中直到已经建立约720mbar至约1000mbar的内部压力,将炉加热至180℃‑450℃的发泡温度以使淀粉粉末发泡,保持该温度持续长达10小时的时间以将经发泡的淀粉稳定化泡沫片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由淀粉粉末或粉末形式的其他可发泡聚合物/聚合物混合物制备用作绝缘材料、过滤器或建筑材料的碳泡沫片材的方法。


技术介绍

1、淀粉粉末通常由不同的聚合物和蛋白质或聚合物混合物(例如玉米淀粉或其他植物基聚合物)组成。这还可以包括从燕麦或谷物产品获得的淀粉粉末。作为多糖,淀粉是天然生物聚合物。

2、已知当加热到相对高的温度时,在某些条件下,含有聚合物的淀粉是可发泡的,所形成的气泡的尺寸取决于具体的温度。在该过程中,一部分聚合物熔化,同时该聚合物或另一种聚合物的另一部分分解以形成气体,该气体基本上被捕获在熔融聚合物中并且形成作为中间产物的所需泡沫。这种泡沫呈棕色,具有柔软质地。

3、然而,如果选择过高的温度或不合适的环境条件,则淀粉完全分解并且不形成泡沫,最好的情况是形成烧焦的残渣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制备细孔碳泡沫片材的方法和设备,该细孔碳泡沫片材具有大体上均质的结构,其确保可发泡淀粉粉末、聚合物或聚合物混合物的均匀发泡并且可靠地起作用且无需额外的蒸汽。

2、下文中的术语“薄层”应理解为是指基本上作为封闭层,完全且均匀地覆盖基底表面的涂层,并且在其中淀粉粉末的各个颗粒并排布置。

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4、-将可发泡淀粉粉末或粉末形式的另一种可发泡聚合物或聚合物混合物的至少一个非常薄的层喷洒到耐温片状基底上,

5、-将淀粉粉末涂覆的基底引入炉中,

6、-将氩气或氮气引入炉中以置换空气,或从高温炉中泵出空气,直到已经建立约700至约1000mbar的内部压力,

7、-将炉加热到180℃至不超过450℃的发泡温度,以使基底上的淀粉粉末发泡,

8、-保持炉内的发泡温度持续长达10小时的时间,以将经发泡的淀粉稳定化为泡沫片材,

9、-在氩气或氮气气氛中,在不存在空气的情况下,在合适的炉中在>1000℃下对稳定化的泡沫片材进行碳化。

10、在炉中碳化的泡沫片材可以随后在保护气体下或在真空中在>2000℃的温度下在相同炉中进行石墨化,其中炉可以是真空高温炉。

11、所采用的可发泡淀粉可以优选为粉状玉米淀粉,因为其能够特别容易且均匀地发泡。或者,也可以采用粉末形式的不同聚合物或聚合物混合物用于发泡,例如木薯淀粉、小麦淀粉等。

12、优选地以约5℃/min的加热速率加热至发泡温度。

13、片状基底可以由可石墨化材料制成,在碳化和可选地石墨化期间,片状基底与泡沫片材收缩至相同程度。

14、或者,片状基底可以由钢、石墨或另一种耐温材料制成,其中稳定化的泡沫片材必须在碳化之前从片状基底分离。

15、在喷洒到片状基底上之前或期间对可发泡淀粉粉末进行筛分,以确保所喷洒的层具有均匀粒径。

16、为了制备较厚的泡沫片材,在每次发泡或稳定化之后,将淀粉粉末的另一个非常薄的层喷洒到已经存在的相对薄的发泡层上,并且重复发泡。

17、原则上也可以稍微降低发泡温度但允许淀粉的发泡持续长时间,从而可以形成较薄但较硬的泡沫层。

18、如果在空气中进行发泡,发泡温度应该不超过250℃。

19、泡沫片材的结构化表面能够通过将淀粉粉末以局部变化的层厚度施加至片状基底或先前发泡的泡沫片材来实现。

20、在淀粉粉末的施加层较厚的情况下,将发泡温度降低约10%是有利且必要的,但为了补偿,必须延长发泡温度保持恒定的时间以促进在发泡过程中所形成的气体从较厚的层扩散出去并且实现均匀的发泡。或者,也可以将“新鲜”淀粉定期喷洒到发泡淀粉上。

21、为了密封表面,可以使用粉状聚合物覆盖喷洒在片状基底上的淀粉粉末。

22、耐温片状基底可以由可石墨化材料(例如聚合物)制成,或者由钢、石墨或足够耐温(即高达>250℃)的材料制成。在后一种情况下,在石墨化之前必须将稳定化的泡沫片材从片状基底中移除。

23、如果使用可石墨化材料作为片状基底,则其可以与泡沫层一起石墨化。合适的可石墨化材料是纸张。

24、简而言之,用于制备碳泡沫片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5、-将淀粉/聚合物或聚合物混合物喷洒到基底上。

26、-将经涂覆的基底引入炉中并且将温度升高至180℃至450℃的发泡温度。

27、-在空气中或在氩气或氮气气氛下进行发泡。

28、-在炉中在约700mbar至约1000mbar之间的内部压力下进行发泡。

29、-发泡温度影响泡沫片材的密度,即泡沫越密,泡沫越坚固,但绝缘性较差。

30、-重复这些步骤以制备更厚的泡沫片材。

31、因此所制备的泡沫片材呈棕褐色。

32、用于执行该方法的设备由填充氩气或氮气的空间或箱体组成,在其中布置有炉,该炉具有用于接收淀粉粉末涂覆的片状基底的加热区。

33、所述炉例如可以是输送式炉,该输送式炉设置有运输装置,该运输装置用于将淀粉粉末涂覆的基底从进料位置运输到加热区中并且从加热区运输到卸料位置,其中进料位置和卸料位置也可以在空间中处于相同位置或彼此相邻。

34、炉应该能够在不超过约450℃的温度和在约700mbar至约1000mbar的范围内的负压下运行。

35、运输装置优选为耐高温输送带。

36、另外,在进料位置上方布置有耦接到振动设备的容器,该容器含有待喷洒到基底上的淀粉粉末。

37、容器还设置有筛分设备,以确保喷洒在基底上的淀粉粉末的粒径均匀。

38、在替代方案中,提供了用于从淀粉粉末或粉末形式的其他可发泡聚合物/聚合物混合物制备碳泡沫片材的可加热真空高温炉,该可加热真空高温炉设置有能够抽真空、隔热的壳体,该壳体装配有用于惰性气体的气体入口,该气体入口横向伸入到壳体中,其中气体入口同时耦接到淀粉粉末的供应装置,并且其中用于淀粉粉末逐层沉积的接收容器布置在壳体中处于气体入口下方。

39、通过淀粉粉末的供给装置供给至气体入口的淀粉粉末由气流夹带至壳体中并且沉积在接收容器上,并通过将壳体中的温度升高至发泡温度同时降低压力而发泡。随后可以沉积淀粉粉末的另一个层并且重复发泡直至形成具有所需层厚度的三明治结构。

40、为了允许精确计量淀粉粉末的供给,供给装置由储存容器组成,该储存容器连接到布置在其下方的弯管,该弯管终止于气体入口的侧壁。弯管中还布置有输送螺杆,其作为用于将淀粉沉积在壳体中的接收容器上的计量辅助和进料设备。

41、利用气体入口中的气流以将淀粉粉末夹带到达气体入口,并通过“撒粉”将其沉积在接收容器上。

42、在实现三明治结构的所需层厚度后,关闭气体入口,并且将真空高温炉加热至1000℃或2000℃,进行三明治结构的碳化/石墨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由淀粉粉末或粉末形式的其他可发泡聚合物/聚合物混合物制备碳泡沫片材的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于稳定化而能够处理的泡沫片材11最终在真空或保护气体下在>1000℃下进行碳化或在>2000℃下进行石墨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可发泡淀粉粉末是玉米淀粉、木薯淀粉、小麦淀粉或以燕麦/谷物为基础获得的淀粉粉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约5℃/min的加热速率加热至发泡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基底由可石墨化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基底由钢、石墨或另一种耐温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喷洒到片状基底上之前或期间对可发泡淀粉粉末进行筛分。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淀粉粉末的每次发泡之后,将可发泡淀粉的另一个非常薄的层喷洒到已经存在的相对薄的经发泡的泡沫片材上,并且重复发泡。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淀粉粉末以局部变化的层厚度施加到片状基底或施加到预先发泡的泡沫片材,以形成泡沫片材的结构化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淀粉粉末的施加层较厚的情况下,发泡温度降低约10%。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片状基底是可石墨化材料,例如聚合物,例如聚丙烯腈。

12.用于执行由淀粉粉末或粉末形式的其他可发泡聚合物/聚合物混合物制备碳泡沫片材的方法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炉(2)布置在填充氩气或氮气的箱体(1)中,其中炉(2)设置有用于接收淀粉涂覆的片状基底(4)的加热区(3),其中炉(2)为输送式炉,所述输送式炉设置有运输装置(5),所述运输装置(5)用于将淀粉涂覆的片状基底(4)从进料位置(6)运输到进入加热区(3)并且从所述加热区运输到卸料位置(7),其中进料位置(6)和卸料位置(7)也能够在空间中处于相同位置或彼此相邻。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运输装置(5)是耐高温输送带。

14.根据权利要求12和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接收淀粉的容器(9)布置在进料位置(6)上方并且耦接至振动设备(8),所述容器(9)设置有筛分设备(10)。

15.用于执行由淀粉粉末或粉末形式的其他可发泡聚合物/聚合物混合物制备碳泡沫片材的方法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能够加热的真空高温炉(12)设置有能够抽真空的隔热的壳体(13),所述壳体(13)装配有用于惰性气体的气体入口(16),所述气体入口(16)横向伸入壳体(13)中,其中气体入口(16)同时耦接到用于淀粉粉末(20)的供应装置,并且其中用于逐层沉积淀粉粉末(20)的接收容器(15)设置在壳体(13)内在气体入口(16)下方。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应装置由储存容器(19)组成,所述储存容器(19)连接至布置在其下方的弯管(17),所述弯管(17)终止于气体入口(16)的侧壁,并且其中弯管(17)在其中布置有输送螺杆(18),所述输送螺杆(18)作为用于使用所供应的惰性气体(16’)的气流或气体入口(16)中产生的空气将淀粉(20)沉积在壳体(13)中的接收容器(15)上的计量辅助。

...

【技术特征摘要】

1.由淀粉粉末或粉末形式的其他可发泡聚合物/聚合物混合物制备碳泡沫片材的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于稳定化而能够处理的泡沫片材11最终在真空或保护气体下在>1000℃下进行碳化或在>2000℃下进行石墨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可发泡淀粉粉末是玉米淀粉、木薯淀粉、小麦淀粉或以燕麦/谷物为基础获得的淀粉粉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约5℃/min的加热速率加热至发泡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基底由可石墨化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基底由钢、石墨或另一种耐温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喷洒到片状基底上之前或期间对可发泡淀粉粉末进行筛分。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淀粉粉末的每次发泡之后,将可发泡淀粉的另一个非常薄的层喷洒到已经存在的相对薄的经发泡的泡沫片材上,并且重复发泡。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淀粉粉末以局部变化的层厚度施加到片状基底或施加到预先发泡的泡沫片材,以形成泡沫片材的结构化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淀粉粉末的施加层较厚的情况下,发泡温度降低约10%。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采用的片状基底是可石墨化材料,例如聚合物,例如聚丙烯腈。

12.用于执行由淀粉粉末或粉末形式的其他可发泡聚合物/聚合物混合物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克莱恩M·格拉德斯
申请(专利权)人:尼邦科恩迈尔特种石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