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淤浆聚合固液两相体系的搅拌组件及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9452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适用淤浆聚合固液两相体系的搅拌组件以及搅拌装置;其中,搅拌组件应用于搅拌槽内,包括搅拌轴以及沿搅拌轴的轴向进行间隔安装的多个桨叶;多个桨叶的类型不完全相同,以使得搅拌轴在带动桨叶转动的过程中,各桨叶利用自身结构的不同以分别产生轴向流场和径向流场。搅拌装置包括上述的搅拌组件。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沿搅拌轴的轴向设置多个类型不同的桨叶,利用不同桨叶自身结构的不同,使得搅拌组件在转动的过程中可以产生轴向和径向的流动场,进而可以有效的提高对搅拌槽内固液两相体系的搅拌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搅拌生产,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淤浆聚合固液两相体系的搅拌组件及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1、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树脂在韧性、硬度、耐环境应力开裂和加工性能之间实现了出色的平衡,非常适合各种硬质制品的加工。其主要生产工艺包括:溶液法、气相法、淤浆法。淤浆法生产工艺反应压力低、操作条件易于控制、产品性能好,是hdpe和uhmwpe的主要生产方法。

2、以高密度聚乙烯为例,釜式淤浆聚合制备高密度聚乙烯过程中,搅拌聚合釜内物料为固液两相体系,生成的hdpe固体颗粒在釜内的悬浮状态直接影响最终hdpe产品的性能。因此,选择性能优异的搅拌桨(组合桨)至关重要。目前的淤浆法搅拌式聚合釜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是多层平直叶搅拌桨;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高固含量工况下可能会出现由于桨叶匹配不合理会导致流场存在弱区、固含量分布不均匀,进而出现爆聚以及结成团块的现象。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搅拌组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其中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至少一个缺陷的搅拌组件。

2、本申请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至少一个缺陷的搅拌装置。

3、为达到上述的至少一个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适用淤浆聚合固液两相体系的搅拌组件,应用于搅拌槽内;包括搅拌轴以及沿所述搅拌轴的轴向进行间隔安装的多个桨叶;多个所述桨叶的类型不完全相同,以使得所述搅拌轴在带动所述桨叶转动的过程中,各所述桨叶利用自身结构的不同以分别产生轴向流场和径向流场。

4、优选的,所述桨叶的类型包括有三叶后掠式搅拌桨、抛物线圆盘涡轮式搅拌桨、三宽叶旋桨式搅拌桨、斜叶圆盘涡轮式搅拌桨和平直叶圆盘涡轮式搅拌桨。

5、优选的,位于所述搅拌槽最下方的所述桨叶为三叶后掠式搅拌桨;位于所述搅拌槽下部的所述桨叶为抛物线圆盘涡轮式搅拌桨;位于所述搅拌槽中部的所述桨叶为三宽叶旋桨式搅拌桨;位于所述搅拌槽上部的所述桨叶为斜叶圆盘涡轮式搅拌桨;位于所述搅拌槽顶部的所述桨叶为斜叶圆盘涡轮式搅拌桨或平直叶圆盘涡轮式搅拌桨。

6、优选的,沿所述搅拌轴的轴向安装的多个所述桨叶的类型都不相同。

7、优选的,沿所述搅拌轴的轴向,相邻所述桨叶之间的间距相等。

8、优选的,设相邻两个所述桨叶的间距为l,所述桨叶的直径为d,所述搅拌槽的直径为d;则有l=(0.9~1.1)d,d=(0.3~0.5)d。

9、优选的,设最下方的所述桨叶与所述搅拌槽底部的离底高度为l′,设位于所述搅拌槽下部的所述桨叶的离底高度为l″,所述搅拌槽内的液面高度为h;则有l′=(0.1~0.4)d,l″=(0.2~0.3)h。

10、一种适用淤浆聚合固液两相体系的搅拌装置,包括上述的搅拌组件、搅拌罐和驱动装置;所述搅拌罐的内部为搅拌槽;所述驱动装置适于驱使所述搅拌组件对所述搅拌槽内的固液两相体系进行搅拌。

11、优选的,所述搅拌罐于所述搅拌槽的侧壁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竖直的挡板。

12、优选的,设所述挡板的沿所述搅拌槽径向的延伸宽度为b,则b=(0.05~0.15)d,其中,d为所述搅拌槽的直径。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14、沿搅拌轴的轴向设置多个类型不同的桨叶,利用不同桨叶自身结构的不同,使得搅拌组件在转动的过程中可以产生轴向和径向的流动场,进而可以有效的提高对搅拌槽内固液两相体系的搅拌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淤浆聚合固液两相体系的搅拌组件,应用于搅拌槽内,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轴以及沿所述搅拌轴的轴向进行间隔安装的多个桨叶;多个所述桨叶的类型不完全相同,以使得所述搅拌轴在带动所述桨叶转动的过程中,各所述桨叶利用自身结构的不同以分别产生轴向流场和径向流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搅拌轴的轴向安装的多个所述桨叶的类型都不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搅拌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搅拌轴的轴向,相邻所述桨叶之间的间距相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搅拌组件,其特征在于:设相邻两个所述桨叶的间距为L,所述桨叶的直径为d,所述搅拌槽的直径为D;则有L=(0.9~1.1)d,d=(0.3~0.5)D。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搅拌组件,其特征在于:设位于所述搅拌槽最下方的所述桨叶与所述搅拌槽底部的离底高度为L′,设位于所述搅拌槽下部的所述桨叶的离底高度为L″,所述搅拌槽内的液面高度为H;则有L′=(0.1~0.4)d,L″=(0.2~0.3)H。

6.一种适用淤浆聚合固液两相体系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搅拌组件、搅拌罐和驱动装置;所述搅拌罐的内部为搅拌槽;所述驱动装置适于驱使所述搅拌组件对所述搅拌槽内的固液两相体系进行搅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于所述搅拌槽的侧壁沿圆周方向设置有多个竖直的挡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所述挡板的沿所述搅拌槽径向的延伸宽度为B,则B=(0.05~0.15)D,其中,D为所述搅拌槽的直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淤浆聚合固液两相体系的搅拌组件,应用于搅拌槽内,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轴以及沿所述搅拌轴的轴向进行间隔安装的多个桨叶;多个所述桨叶的类型不完全相同,以使得所述搅拌轴在带动所述桨叶转动的过程中,各所述桨叶利用自身结构的不同以分别产生轴向流场和径向流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搅拌轴的轴向安装的多个所述桨叶的类型都不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搅拌组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搅拌轴的轴向,相邻所述桨叶之间的间距相等。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搅拌组件,其特征在于:设相邻两个所述桨叶的间距为l,所述桨叶的直径为d,所述搅拌槽的直径为d;则有l=(0.9~1.1)d,d=(0.3~0.5)d。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搅拌组件,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明辉赵阳李帅亮刘肖肖吕世军荆万仓吴亮周国忠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长城搅拌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