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装置和电气柜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9274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开关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装置包括:基体;主触头组,配置为能够在合闸位置与分闸位置之间切换,在所述合闸位置;预充触头组,配置为能够在预充合位置与预充分位置之间切换;操作机构(3),用于致动所述主触头组和预充触头组,其中,所述操作机构包括时序装置,构造用于使得在主触头组从分闸位置切换至合闸位置的过程中,在主触头组达到合闸位置之前预充触头组先切换至预充合位置,并且在主触头组达到合闸位置之后预充触头组切换回预充分位置;和解锁单元(4)。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开关装置的电气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开关装置和具有这种开关装置的电气柜。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行业的蓬勃发展,对电化学储能方案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在几乎所有的已知电气柜方案中都设置有隔离开关、接触器和熔丝等电器元件,上述这些电气元件通过电联结安装在电气柜中。在已知的隔离开关中,通常包括分断单元、操作机构、脱扣器,其中,分断单元包括动触头和静触头,通过操作机构驱动动触头相对于静触头运动,从而使隔离开关在动触头与静触头闭合的合闸位置以及动触头与静触头断开的分闸位置之间切换。接触器、例如直流接触器则具有接触器线圈、主触头组与辅助触头组,其中,主触头组和辅助触头组在接触器线圈的通电触发下联动。

2、然而这种电气柜方案具有明显的弊端:电气元件之间的电联结接触点多,引起的线路阻抗和电接触不良风险的增大;所述联结造成的安装工作量的增加;电气柜被上述所述大量元件占用空间的增大;成本的增加等。因此,为填补市场空白,需要提供一种不仅能满足电气柜的正常功能需求,又能克服上述弊端的产品。

3、技术方案

4、鉴于现有技术中的弊端,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关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3)包括致动盘(30),所述致动盘(30)可旋转地支承在基体上,配置用于将通过开关装置的手柄(35)施加的力传导至主动触头(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序装置包括可枢转地安装在基体上的预充分合装置(38)和与之配合作用的构造在致动盘(30)上的配合件,其中,所述预充分合装置(38)与预充动触头(14)连接,从而在致动盘(30)旋转时利用配合件带动预充分合装置(38)先后依次发生沿不同方向的枢转,使预充动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关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3)包括致动盘(30),所述致动盘(30)可旋转地支承在基体上,配置用于将通过开关装置的手柄(35)施加的力传导至主动触头(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时序装置包括可枢转地安装在基体上的预充分合装置(38)和与之配合作用的构造在致动盘(30)上的配合件,其中,所述预充分合装置(38)与预充动触头(14)连接,从而在致动盘(30)旋转时利用配合件带动预充分合装置(38)先后依次发生沿不同方向的枢转,使预充动触头(14)与预充静触头(13)闭合和断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充分合装置(38)围绕分合枢转轴(d6)可枢转地连接在基体上,并且在所述分合枢转轴(d6)两侧成型有第一分合部(381)和第二分合部(382),所述配合件构造为从致动盘(30)的外周向外突伸的第一突臂(36)和第二突臂(3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装置(1),其特征在于,在主触头组从分闸位置转换为合闸位置的过程中致动盘(30)沿第一方向旋转,在主触头组达到合闸位置之前,解锁单元(4)卡锁致动盘(30),同时第一突臂(36)按压第一分合部(381),使预充分合装置(38)围绕分合枢转轴(d6)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枢转,从而预充触头组切换至预充合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忠郦琪
申请(专利权)人: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