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炭素材料焙烧用填充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炭素材料焙烧用填充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9122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炭素材料焙烧用填充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炭素材料焙烧用填充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炭素材料焙烧用填充料,包括石墨化焦、煅后焦和二氧化硅,其制备方法为将石墨化焦筛分后,将石墨化焦按不同粒度及各自所占重量百分比进行混合,得到石墨化焦混合料,然后将二氧化硅和煅后石油焦按特定重量比例进行混合后,再与上述石墨化焦颗粒按重量比例进行混合,最终得到焙烧用填充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焙烧的生制品比普通生制品在性能指标和质量方面有较大提高,不仅可缩短焙烧时间24‑40小时,提高用户的生产效率,且可以降低制品的灰分,降低炭素材料焙烧用填充料的氧化损耗,提高填充物料的导热性,降低用户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炭素材料焙烧用填充料,具体涉及一种炭素材料焙烧用填充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焙烧是指在炭素生产过程中必须经过加热处理的过程,这种将生坯放置在加热炉内的保护介质中,在隔绝空气条件下,按一定升温速度进行加热处理的过程就称为焙烧。

2、冶金焦粒是从焦煤干馏而得到的产品,在炭素工业中,主要用做填充料、保温料。对于炭素工业,冶金焦的灰分越低越好。然而现有的填充料冶金焦粒,灰分高,气孔度高,焙烧品接触空气面积增加,会导致焙烧品氧化严重。且冶金焦价格较为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炭素材料焙烧用填充料的氧化损耗高、生产成本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炭素材料焙烧用填充料及其制备方法,达到在炭素材料焙烧过程中提高填充介质的抗氧化性和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炭素材料焙烧用填充料,包括石墨化焦、煅后焦和二氧化硅。

4、石墨化焦作为石墨化生产过程中的辅助材料,主要作为石墨化生产过程中的保温料和电阻料,在国内,石墨化焦的产量很高,但是用途却很少,石墨化焦除了一少部分能够做增炭剂外,大部分石墨化焦处于闲置状态,这些物料的堆积不仅占用了企业的资金,对资源也存在巨大的浪费。

5、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用石墨化焦和二氧化硅、煅后焦混合生产炭素材料焙烧用填充料,可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解决了冶金焦价格高、性价比低的问题,重要的是提高了填充介质的抗氧化性,提高了填充介质的导热性能,提高了用户的生产效率,提高了焙烧制品的合格率,提高了产品品质,而选用的石墨化焦经过3000℃的高温,灰分更低,作为炭素材料焙烧用填充料不仅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还可以解决企业固废堆积。

6、进一步的,填充料的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分别为石墨化焦55-80%、煅后焦10-20%、二氧化硅10-25%。

7、进一步的,石墨化焦的粒度为5-15mm,煅后焦的粒度为2-8mm,二氧化硅的粒度为5-10mm。

8、进一步的,石墨化焦中粒度4-8mm占10-50%,粒度8-15mm占50-90%。

9、一种炭素材料焙烧用填充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步骤一:筛分:将石墨化焦筛分成不同的粒级;

11、步骤二:配制石墨化焦混合料:将石墨化焦按不同粒级及各自所占重量百分比称量,再将称量好的原料放入搅拌设备中进行搅拌混合,混合得到石墨化焦混合料;

12、步骤三:加温炒料:将二氧化硅原料经过翻炒,排除杂质及水分,得到二氧化硅备用料;

13、步骤四:配制二氧化硅混合料:将二氧化硅备用料与煅后焦分别称重,并放入搅拌设备中进行搅拌混合后得到二氧化硅混合料;

14、步骤五:成品:将石墨化焦混合料与二氧化硅混合料放入搅拌设备中进行搅拌混合后,最终得到焙烧用填充料。

15、由于石墨化焦的灰分低,导热性能好,且价格便宜,二氧化硅的硬度很大,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性能,且化学性能稳定、耐磨性好等特点,非常适合作为炭素生制品在焙烧过程中的填充料使用,煅后焦为煅后石油焦,本专利技术的炭素材料焙烧用填充料较传统冶金焦作为填充料在指标和质量方面有较大提高,具有较低的灰分,良好的导热性能、且不易结焦,流动性好,大大降低炭素材料焙烧用填充料的氧化损耗及生产成本,提高了用户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可降低由于填充料的氧化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16、进一步的,步骤二、步骤四和步骤五中搅拌混合的时间均为10-20min。

17、进一步的,步骤三中对二氧化硅原料的翻炒温度为200-300℃。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19、1、本专利技术的炭素材料焙烧用填充料采用石墨化焦(粒度5-15mm)55~80%、二氧化硅(粒度5-10mm)10~25%、煅后焦(粒度2-8mm)10~20%混合而成,与现有采用冶金焦进行炭素生制品焙烧相比,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焙烧的生制品比普通生制品在性能指标和质量方面有较大提高,不仅可缩短焙烧时间,提高用户的生产效率,且可以降低制品的灰分,降低炭素材料焙烧用填充料的氧化损耗,提高填充物料的导热性,使生制品在加热过程中均匀受热,减少受热不均而引起的制品开裂风险又不增加杂质元素。降低了用户的生产成本。

20、2、本专利技术的炭素材料焙烧用填充料可缩短焙烧时间24-40小时,填充料的氧化损失可降低到2-5kg/t-c,炭素制品生产的综合成本可降低30元左右,按年生产10万吨炭素制品的企业计算,年节约生产费用300万元。

21、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和其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炭素材料焙烧用填充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石墨化焦、煅后焦和二氧化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炭素材料焙烧用填充料,其特征在于:填充料的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分别为石墨化焦55-80%、煅后焦10-20%、二氧化硅10-2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炭素材料焙烧用填充料,其特征在于:石墨化焦的粒度为5-15mm,煅后焦的粒度为2-8mm,二氧化硅的粒度为5-10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炭素材料焙烧用填充料,其特征在于:石墨化焦中粒度4-8mm占10-50%,粒度8-15mm占50-90%。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一种炭素材料焙烧用填充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炭素材料焙烧用填充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步骤四和步骤五中搅拌混合的时间均为10-20min。

7.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炭素材料焙烧用填充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对二氧化硅原料的翻炒温度为200-3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炭素材料焙烧用填充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石墨化焦、煅后焦和二氧化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炭素材料焙烧用填充料,其特征在于:填充料的各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分别为石墨化焦55-80%、煅后焦10-20%、二氧化硅10-2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炭素材料焙烧用填充料,其特征在于:石墨化焦的粒度为5-15mm,煅后焦的粒度为2-8mm,二氧化硅的粒度为5-10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炭素材料焙烧用填充料,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聪廖成才黄冰倩杨水长杨洪杨连英白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森仟烨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