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反应釜,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盘管间距的tgic反应釜内盘管结构。
技术介绍
1、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常采用内盘管加热方式来提高反应釜的加热效率,因此会用到一种可调节盘管间距的tgic反应釜内盘管结构;
2、为此,公开号为cn217221437u的专利公开了tgic反应釜内盘管结构,包括反应釜主体,所述反应釜主体的内部安装有环状盘管,且环状盘管的外侧设置有防粘接层,所述环状盘管的一端设置有注入口,所述防粘接层一侧的环状盘管的外侧设置有保温层。本技术通过将插块先卡入到固定块中,以便对限位架的一端进行限位,接着将限位插杆推入到卡块中,推入过程中,伸缩弹簧被挤压收缩,推入一定距离后,伸缩弹簧复位,以便将插接柱卡入到插槽中,从而将限位插杆安装至卡块中,即将限位架安装在反应釜主体中,使其罩在环状盘管的外部,对环状盘管进行固定限位,同时限位架设置了多组,以确保对环状盘管限位的全面性;
3、上述中的tgic反应釜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盘管间距的TGIC反应釜内盘管结构,包括罐体(1)和支脚(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盘管间距的TGIC反应釜内盘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5)和固定柱(6)呈滑动连接设计,所述活动杆(5)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柱(6)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盘管间距的TGIC反应釜内盘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机构(7)包括第一固定杆(701)、环形盘管(702)、排液口(703)、第二固定杆(704)以及进液口(705),所述第一固定杆(701)设置于罐体(1)内部的一侧,所述罐体(1)内部第一固定杆(7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盘管间距的tgic反应釜内盘管结构,包括罐体(1)和支脚(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盘管间距的tgic反应釜内盘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5)和固定柱(6)呈滑动连接设计,所述活动杆(5)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柱(6)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盘管间距的tgic反应釜内盘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机构(7)包括第一固定杆(701)、环形盘管(702)、排液口(703)、第二固定杆(704)以及进液口(705),所述第一固定杆(701)设置于罐体(1)内部的一侧,所述罐体(1)内部第一固定杆(70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杆(704),所述第一固定杆(701)和第二固定杆(704)的外侧固定有环形盘管(702),所述排液口(703)固定于罐体(1)底部的两侧,所述进液口(705)均匀固定于罐体(1)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盘管间距的tgic反应釜内盘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杆(701)底部的一侧与活动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环形盘管(702)的底端通过波纹管与排液口(70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环形盘管(702)的顶端波纹管与进液口(70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704)的顶端与端盖(9)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704)底部的一侧与固定柱(6)的一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盘管间距的tgic反应釜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军贤,蔡芳,董新卫,许晓瑜,凌志胜,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昊雅石化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