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低界面张力增粘防窜剂及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低界面张力增粘防窜剂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8963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低界面张力增粘防窜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0.5~2%的A组分,0.15~0.8%的B组分,余量为矿化水,以上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A组分为阴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B组分为无机盐。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低界面张力增粘防窜剂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先将A组分、B组分分别溶于矿化水中,之后将两者混合,搅拌均匀,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低界面张力增粘防窜剂,其流体不仅注入性好,而且具有良好的剪切稀释性,易于进入气窜通道并进行封堵、分流,可有效缓解注气气窜,提高后续流体及气体波及体积和洗油效率,能明显提高气驱采收率及气体(CO<subgt;2</subgt;)封存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非均质致密砂岩油藏注气驱油,具体涉及低界面张力增粘防窜剂,还涉及低界面张力增粘防窜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致密砂岩油藏渗透率低于1*10-3um2,且微裂缝发育(1条/m),属双重介质(微裂缝与基质)油藏,具有注不进、采不出、水驱采收率低的特点。注气驱油是提高致密砂岩油藏采收率的有效工艺技术之一,研究表明,co2驱可使致密砂岩油藏水驱采收率提高10%以上。但注气过程中由于致密砂岩油藏的强非均质性,极易发生注入气沿微裂缝、大孔道、高渗带等窜流,造成注气效率低,油藏气驱采收率不高,油田开发成本上升;尤其是实施co2驱时,气窜导致co2封存率低,影响油田碳减排目标的达成。因此,致密砂岩油藏对注气防窜技术及相关防窜剂有着迫切及量大的需求。

2、目前,用于油藏注气防窜的技术及材料有水气交替驱、泡沫驱、聚合物凝胶、聚合物预交联凝胶颗粒、树脂等。我国致密砂岩油藏具有渗透率极低(≤1md)、孔隙度及孔喉小(<1um)、矿化度(≥80000mg/l)及钙离子含量(>10000mg/l)高、非均质性强(微裂缝发育)等特点,使得现有防窜剂及防窜技术对其适应性较差。具体表现为:泡沫驱起泡剂耐盐抗钙性能欠佳,泡沫封堵强度待提高;聚合物凝胶基液黏度偏高,注入困难,无法满足地层深部成胶封堵需要;聚合物预凝胶颗粒尺度偏大,进入地层水化膨胀,无法进入气窜通道;水气交替驱,虽有良好的注入性,且水的黏度高于气体,具有一定的流度控制能力,但毕竟黏度有限(<0.5mpa.s);因此,如何有效增大水气交替驱过程中水相黏度是进一步提高水气交替驱防气窜效果的关键。水相增黏包括大分子聚合物增黏、小分子有机物自组装及环境敏感性增黏等,其中大分子聚合物增黏则存在注入性差等问题。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10685073.2,公开号:cn107686723a,公开日:2017-08-11)公开了一种co2响应就地凝胶封窜溶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利用co2驱导致的油藏低ph值环境,使阴离子活性剂与有机二元胺作用生成co2响应性活性剂并形成蠕虫状胶束,该胶束再进一步与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的疏水侧链形成网络状聚合物凝胶体系,封堵co2驱油藏中非均质高渗带、天然/人工裂缝等气窜通道,实现控制和抑制或防止气窜;但该技术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用量高达5wt%,对致密油藏注入性堪忧,且未进行相关岩心模拟驱替、成胶封堵实验,现场实施可行性待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低界面张力增粘防窜剂,易于进入气窜通道并进行封堵、分流,可有效缓解注气气窜。

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低界面张力增粘防窜剂的制备方法。

3、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低界面张力增粘防窜剂,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0.5~2%的a组分,0.15~0.8%的b组分,余量为矿化水,以上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a组分为阴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b组分为无机盐。

4、a组分具体为磺酸盐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羧酸盐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不对称双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

5、b组分具体为钠盐、钾盐、钙盐、镁盐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

6、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低界面张力增粘防窜剂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先将a组分、b组分分别溶于矿化水中,得到a组分矿化水溶液、b组分矿化水溶液,之后将两者混合,搅拌均匀,即得低界面张力增粘防窜剂。

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低界面张力增粘防窜剂,其流体不仅注入性好,而且具有良好的剪切稀释性,易于进入气窜通道并进行封堵、分流,可有效缓解注气气窜,提高后续流体及气体波及体积和洗油效率,能明显提高气驱采收率及气体(co2)封存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低界面张力增粘防窜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0.5~2%的A组分,0.15~0.8%的B组分,余量为矿化水,以上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A组分为阴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B组分为无机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界面张力增粘防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具体为磺酸盐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羧酸盐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磺酸盐/所酸盐不对称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界面张力增粘防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B组分具体为钠盐、钾盐、钙盐、镁盐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低界面张力增粘防窜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为:先将A组分、B组分分别溶于矿化水中,得到A组分矿化水溶液、B组分矿化水溶液,之后将两者混合,搅拌均匀,即得低界面张力增粘防窜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界面张力增粘防窜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矿化水溶液与B组分矿化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1。

【技术特征摘要】

1.低界面张力增粘防窜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0.5~2%的a组分,0.15~0.8%的b组分,余量为矿化水,以上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a组分为阴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b组分为无机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界面张力增粘防窜剂,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具体为磺酸盐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羧酸盐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磺酸盐/所酸盐不对称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多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龙龙唐善法汤瑞佳江绍静魏登峰张志升张金良赵聪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