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粉煤灰调湿拌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8714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9
本技术提供改进的粉煤灰调湿拌灰装置,包括调湿搅拌筒,调湿搅拌筒下部四周部位分别纵向固定连接有支撑腿;调湿搅拌筒下部中左侧开口处一体化连接有排料管,且排料管的下端法兰连接有刀阀,其中刀阀位于左侧两个所述的支撑腿的之间内侧;调湿搅拌筒下部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且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上端贯穿调湿搅拌筒的内部中下侧。本技术固定支架,螺纹杆,驱动电机,升降滑块,湿度传感器和控制面板的设置,有利于实现便于操作人员掌握粉煤灰的加湿湿度的效果,可有效避免粉煤灰的加工质量受到影响的问题,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粉煤灰调湿装置,尤其涉及改进的粉煤灰调湿拌灰装置


技术介绍

1、粉煤灰调湿拌灰装置是一种为粉煤灰进行加湿的设备,公开号为cn208727304u的一种新型高效粉煤灰加湿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搅拌罐体、转动组件和搅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竖直设置在搅拌罐体内腔中部的转动桶,所述转动桶为下端开口的圆桶状结构,其上端穿过搅拌罐体的上端中部并连接有支承组件,该加湿搅拌装置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操作人员无法掌握粉煤灰的加湿湿度,从而可能影响粉煤灰的加工质量,使用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改进的粉煤灰调湿拌灰装置,其能够实现便于操作人员掌握粉煤灰的加湿湿度的效果,可有效避免粉煤灰的加工质量受到影响的问题,使用更加方便。

2、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改进的粉煤灰调湿拌灰装置,包括调湿搅拌筒,调湿搅拌筒下部四周部位分别纵向固定连接有支撑腿;调湿搅拌筒下部中左侧开口处一体化连接有排料管,且排料管的下端法兰连接有刀阀,其中刀阀位于左侧两个所述的支撑腿的之间内侧;调湿搅拌筒下部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且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上端贯穿调湿搅拌筒的内部中下侧;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上端联轴器连接有旋转轴,且旋转轴的外壁四周部位分别从上到下依次一体化连接有拌灰杆;调湿搅拌筒上部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安装架,且安装架内部中上侧分别开设有通孔,其中通孔之间内部插接有分水管;安装架与分水管固定连接设置;分水管下部中间部位开口处从前到后依次螺纹连接有喷头;分水管上侧中间部位开口处一体化连接有进水管,其特征在于,调湿搅拌筒的外壁右上侧连接有可升降湿度传感器结构。

3、优选的,所述的可升降湿度传感器结构包括固定支架,固定支架内部中上侧开设有安装通槽,且安装通槽内部中间部位纵向轴承连接有螺纹杆;固定支架上部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下端贯穿固定支架的内部中上侧,其中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下端与螺纹杆的上端联轴器连接设置;安装通槽内侧滑动设置有升降滑块,且升降滑块内部中右侧纵向开设有螺纹通孔,其中螺纹通孔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升降滑块左部固定连接有湿度传感器;固定支架前部中上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

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5、本技术中,所述的固定支架,螺纹杆,驱动电机,升降滑块,湿度传感器和控制面板的设置,有利于实现便于操作人员掌握粉煤灰的加湿湿度的效果,可有效避免粉煤灰的加工质量受到影响的问题,使用更加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改进的粉煤灰调湿拌灰装置,包括调湿搅拌筒(1),调湿搅拌筒(1)下部四周部位分别纵向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调湿搅拌筒(1)下部中左侧开口处一体化连接有排料管(3),且排料管(3)的下端法兰连接有刀阀(4),其中刀阀(4)位于左侧两个所述的支撑腿(2)的之间内侧;调湿搅拌筒(1)下部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5),且搅拌电机(5)的输出轴上端贯穿调湿搅拌筒(1)的内部中下侧;搅拌电机(5)的输出轴上端联轴器连接有旋转轴(6),且旋转轴(6)的外壁四周部位分别从上到下依次一体化连接有拌灰杆(7);调湿搅拌筒(1)上部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安装架(8),且安装架(8)内部中上侧分别开设有通孔,其中通孔之间内部插接有分水管(9);安装架(8)与分水管(9)固定连接设置;分水管(9)下部中间部位开口处从前到后依次螺纹连接有喷头(10);分水管(9)上侧中间部位开口处一体化连接有进水管(11),其特征在于,调湿搅拌筒(1)的外壁右上侧连接有可升降湿度传感器结构(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粉煤灰调湿拌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升降湿度传感器结构(12)包括固定支架(121),固定支架(121)内部中上侧开设有安装通槽,且安装通槽内部中间部位纵向轴承连接有螺纹杆(122);固定支架(121)上部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23),且驱动电机(123)的输出轴下端贯穿固定支架(121)的内部中上侧,其中驱动电机(123)的输出轴下端与螺纹杆(122)的上端联轴器连接设置;安装通槽内侧滑动设置有升降滑块(124),且升降滑块(124)内部中右侧纵向开设有螺纹通孔,其中螺纹通孔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122);升降滑块(124)左部固定连接有湿度传感器(125);固定支架(121)前部中上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12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的粉煤灰调湿拌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支架(121)的左部下侧与调湿搅拌筒(1)的外壁右上侧固定连接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粉煤灰调湿拌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湿度传感器(125)的下端与调湿搅拌筒(1)的内侧右上部正对配合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改进的粉煤灰调湿拌灰装置,包括调湿搅拌筒(1),调湿搅拌筒(1)下部四周部位分别纵向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调湿搅拌筒(1)下部中左侧开口处一体化连接有排料管(3),且排料管(3)的下端法兰连接有刀阀(4),其中刀阀(4)位于左侧两个所述的支撑腿(2)的之间内侧;调湿搅拌筒(1)下部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5),且搅拌电机(5)的输出轴上端贯穿调湿搅拌筒(1)的内部中下侧;搅拌电机(5)的输出轴上端联轴器连接有旋转轴(6),且旋转轴(6)的外壁四周部位分别从上到下依次一体化连接有拌灰杆(7);调湿搅拌筒(1)上部前后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安装架(8),且安装架(8)内部中上侧分别开设有通孔,其中通孔之间内部插接有分水管(9);安装架(8)与分水管(9)固定连接设置;分水管(9)下部中间部位开口处从前到后依次螺纹连接有喷头(10);分水管(9)上侧中间部位开口处一体化连接有进水管(11),其特征在于,调湿搅拌筒(1)的外壁右上侧连接有可升降湿度传感器结构(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粉煤灰调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智峰黄清林陈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智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