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流-直流变换器及应用,具体说是耦合电感实现高增益倍压升压型变换器。
技术介绍
在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中,由于许多可再生能源发出的电能都是电压较低的直流 电,而并网发电系统需要电压较高的直流母线,因此需要直流-直流变换器把低电压直流 电转换为适合并网的高电压直流电。低输入电流纹波、高增益、高效率的非隔离型变换器在 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领域里有着重要的作用。 常规的升压型(Boost)交错并联直流-直流变换器的输出电压增益较小,功率开 关管的电压应力较大,功率开关管为硬开关工作,开关损耗较大,续流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电 流较大,反向恢复损耗较大。近年来,相继研究了一些软开关电路,通过附加有源功率开关 管和无源电感、电容等器件或是通过附加二极管和无源电感、电容等器件来实现功率开关 管的软开关。软开关电路虽然可以实现功率开关管的软开关,但是不能降低功率开关管的 电压应力,也没有拓展变换器的增益。有一种用开关电容的方法实现变换器增益的拓展,但 该方法有瞬间电流冲击,而且要实现很高的输出电压时所需开关电容数量多,结构复杂;还 有一种用三绕组耦合电感的方法实现变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耦合电感实现高增益倍压升压型变换器,包括Boost升压电路单元、倍压电路单元和输出电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Boost升压电路单元由两个绕组、两个开关管、两个箝位二极管和一个箝位电容构成,其中:第一绕组(L↓[1])的第一端与第二绕组(L↓[2])的第一端及电源(Vin)的正极相连,第一绕组(L↓[1])的第二端与第一开关管(S↓[1])的漏极相连,第二绕组(L↓[2])的第二端与第二开关管(S↓[2])的漏极相连,第一开关管(S↓[1])的源极和第二开关管(S↓[2])的源极及电源(Vin)的负极相连,第一箝位二极管(Dc↓[1])的阳极与第一开关管(S↓[1])的 ...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耦合电感实现高增益倍压升压型变换器,包括Boost升压电路单元、倍压电路单元和输出电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Boost升压电路单元由两个绕组、两个开关管、两个箝位二极管和一个箝位电容构成,其中第一绕组(L1)的第一端与第二绕组(L2)的第一端及电源(Vin)的正极相连,第一绕组(L1)的第二端与第一开关管(S1)的漏极相连,第二绕组(L2)的第二端与第二开关管(S2)的漏极相连,第一开关管(S1)的源极和第二开关管(S2)的源极及电源(Vin)的负极相连,第一箝位二极管(Dc1)的阳极与第一开关管(S1)的漏极相连,第二箝位二极管(Dc2)的阳极与第二开关管(S2)的漏极相连,第一箝位二极管(Dc1)的阴极和第二箝位二极管(Dc2)的阴极及箝位电容(Cc)的第一端相连,箝位电容(Cc)的第二端与电源(Vin)的负极相连;所述的倍压电路单元包括,a)第一串联支路,由第三绕组(L3)和第四绕组(L4)及倍压电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湘宁,李武华,赵一,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