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8494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7
本技术提供一种抓管器,涉及管道配件技术领域。通过连接件连接多个外壳,可以形成相互串联且外壳之间可活动的环形结构,且外壳与连接件形成的抓管器本体具有开口可以直接将抓管器套在管材表面,管材安装、取出抓管器更方便,外壳的外表面的外防滑件可以使操作人员在抓握管材时,与抓管器的接触更牢固,不易打滑。外壳内表面的内防滑件具有轴向和径向两个方向的防滑作用,因此轴向防滑件和径向防滑件能够与管材紧密接触,并限制管材和抓管器的相对位置,使得操作人员能够采用较小的力实现管材的稳定抓握,避免管材产生形变,提高管材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道配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抓管器


技术介绍

1、随着管道行业的发展,传统的镀锌管、铸铁管、水泥管逐渐被铝塑复合管及交联聚乙烯等新型柔性管材所取代,由于这种管材材料较柔软,使得管材在运输或贮存过程中容易受压变形,加上这类管材多以生产成盘卷型材运输,使得管材截面也会呈椭圆形;此外这类管材安装剪管也容易使管材端口变形,产生缩径或毛刺现象等,因此,使用的时候需要对管材端口进行倒角整圆后才能使用。

2、目前对管材进行倒角整圆的方法是将管材的端口套在倒角整圆器上,对管材进行倒角整圆,倒角整圆的过程中,需要操作者对管材施加一定的握力,但是又不能使管材产生形变,特别是对铝塑复合管材来说,其管壁内有铝带层,管壁较硬,倒角整圆阻力大,这就需要更大的握紧力才能完成操作,如果使用钳子夹住又会把管材夹扁或损坏管材,不仅增加整圆倒角的处理难度,同时还严重影响安装效率。

3、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抓管器,其能够更方便、稳定地抓住管材,提高管材加工的效率。

2、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抓管器,包括抓管器本体和连接件,抓管器本体包括至少两个外壳,相邻两个外壳之间形成开口,开口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开口和一个未连接开口,每个连接开口通过连接件固定,以使外壳与连接件形成的抓管器本体具有一个未连接开口,方便管材固定于抓管器内。

4、抓管器本体的至少一个外壳设置有外防滑件,且至少一个外壳设置有内防滑件,内防滑件包括轴向防滑件和径向防滑件。

5、其中,可以理解的是,外防滑件设置于外壳的外表面,内防滑件设置于外壳的内表面。此外,同一个外壳可以只有内防滑件或只有外防滑件,也可以同时具有内防滑件和外防滑件。只要一个抓管器具有至少一个内防滑件和至少一个外防滑件即可。

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一个抓管器的外防滑件为至少两个,以提高抓管器外表面的摩擦力。

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一个抓管器的内防滑件为至少两个,以提高抓管器内表面的摩擦力。

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保证抓管器更够更稳定地抓住、固定管材,抓管器的每一个外壳均设置有内防滑件和外防滑件。

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内防滑件的外壳中,轴向防滑件和径向防滑件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但至少保证设置有内防滑件的外壳具有至少一个轴向防滑件和至少一个径向防滑件。

10、例如,针对铝塑复合管材这种难以加工处理的柔性管材,可以增加轴向防滑件和/或径向防滑件的数量,例如,一个外壳内设置有一个轴向防滑件,两个径向防滑件;或是一个外壳内设置有两个轴向防滑件,一个径向防滑件;或是一个外壳内设置有两个轴向防滑件,两个径向防滑件。以上仅为本技术可能的实施方式的举例,而非对其进行限制。

11、当轴向防滑件和径向防滑件的数量增加时,其排列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例如一个外壳内设置有一个轴向防滑件和两个径向防滑件时,轴向防滑件可以设置在两个径向防滑件之间,也可以两个径向防滑件顺序设置,再顺序设置一个轴向防滑件。以上仅为本技术可能的实施方式的举例,而非对其进行限制。

12、在管道加工过程中,常常需要对管道进行倒角整圆等处理,倒角整圆的过程中,需要操作者对管材施加一定的握力,但是又不能使管材产生形变,特别是对铝塑复合管材来说,其管壁内有铝带层,管壁较硬,倒角整圆阻力大,这就需要更大的握紧力才能完成操作,专利技术人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由于管材外圆表面光滑,在倒角整圆的过程中容易手滑导致无法握紧管材,特别是当手心有汗水或油渍时更加无法握紧;如果使用钳子夹住又会把管材夹扁或损坏管材,不仅增加整圆倒角的处理难度,同时还严重影响安装效率。

13、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抓管器,通过连接件连接多个外壳,可以形成相互串联且外壳之间可活动的环形结构,且外壳与连接件形成的抓管器本体具有开口可以直接将抓管器套在管材表面,管材安装、取出抓管器更方便,外壳的外表面的外防滑件可以使操作人员在抓握管材时,与抓管器的接触更牢固,不易打滑。外壳内表面的内防滑件具有轴向和径向两个方向的防滑作用,因此轴向防滑件和径向防滑件能够与管材紧密接触,并限制管材和抓管器的相对位置,操作人员通过抓管器抓握管材时受到外防滑件的限制,手与抓管器不会产生位移,并通过轴向防滑件和径向防滑件的限制,抓管器与管材不会产生位移,使得操作人员能够采用较小的力实现管材的稳定抓握,避免管材在倒角整圆等加工过程中打滑,提高管材的加工效率。

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内防滑件的外壳的内表面开设有用于容纳内防滑件的安装槽。安装槽是相对于外壳的内表面底部凹陷的结构,因此安装槽的四周的槽顶均为外壳的内表面。

15、优选地,为了保证良好的防滑效果,安装槽的四周为由外壳的内表面形成的凸筋,在形成安装槽的同时,保证外壳的内表面尽可能大的空间用于安装内防滑件,提高抓管器的防滑效果。

1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轴向防滑件和径向防滑件可以设置于一个安装槽内,也可以设置于不同的安装槽内。

1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安装槽与一个内防滑件一一对应设置。也即是每一个轴向防滑件均对应设置有一个安装槽,每一个径向防滑件均对应设置有一个安装槽,以保证内防滑件的稳定安装,避免内防滑件受压力挤出。

1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安装槽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固定槽,内防滑件的外表面设置有与固定槽尺寸匹配的凸块,用于固定内防滑件。当内防滑件安装于安装槽内时,凸块与固定槽一一配合,将内防滑件固定在外壳的内表面,防止内防滑件脱出。

19、优选地,多个固定槽均匀间隔分布于安装槽的底部。例如固定槽可以呈多列、多排均匀间隔排列。对应的凸块的排列方式也应当与固定槽的排列方式相同。

20、优选地,固定槽的形状为棱柱形、棱台、锥台或锥形。例如可以是三棱柱、长方体、正方体、四棱台、锥台、锥形等形状。对应的凸块的形状也应当与固定槽的形状相同。

2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内防滑件的内表面设置有多个倒齿,用于增大与管道的摩擦力。轴向防滑件内表面的多个倒齿沿抓管器的轴向依次排列,径向防滑件内表面的多个倒齿沿抓管器的径向依次排列,以保证抓管器与管材不会发生相对移动,提高管道加工过程中抓握的稳定性。

22、优选地,倒齿凸出于安装槽的槽顶。安装槽的槽顶即为内防滑件的内表面,一般来说,管材的内径与内防滑件的内表面相近,以便于对管材进行抓握。当倒齿凸出于安装槽槽顶后,倒齿与管材之间形成过盈配合,以保证管材稳定抓握。

23、优选地,每个倒齿的两端均设置有倒角,防止相邻两个外壳在连接时互相挤压。

24、优选地,每个倒齿均设置有倾斜面,倾斜面为至少一个,以使倒齿的截面形成三角形的结构,倾斜面的倾斜方向与倒齿的排列方向垂直。

25、以轴向防滑件为例,轴向防滑件内表面的倒齿沿轴向排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抓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抓管器本体和连接件,所述抓管器本体包括至少两个外壳,相邻两个外壳之间形成开口,所述开口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开口和一个未连接开口,每个所述连接开口通过所述连接件固定,以使所述外壳与连接件形成的抓管器本体具有一个所述未连接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管器,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内防滑件的所述外壳的内表面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内防滑件的安装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抓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固定槽,所述内防滑件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槽尺寸匹配的凸块,用于固定所述内防滑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抓管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安装槽与一个所述内防滑件一一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抓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防滑件的内表面设置有多个倒齿,所述轴向防滑件内表面的多个所述倒齿沿所述抓管器的轴向依次排列,所述径向防滑件内表面的多个所述倒齿沿所述抓管器的径向依次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防滑件包括在所述外壳的外表面设置凸起部或涂覆防滑涂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销轴或螺纹配合连接件;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抓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外壳均为半圆的环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抓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防滑件与所述外壳为一体成型或分体安装配合。

10.一种管材整圆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整圆倒角器和如权利要求2~9任一项所述的抓管器,所述抓管器设置于管材的表面,用于抓握所述管材,所述管材套在所述整圆倒角器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抓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抓管器本体和连接件,所述抓管器本体包括至少两个外壳,相邻两个外壳之间形成开口,所述开口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开口和一个未连接开口,每个所述连接开口通过所述连接件固定,以使所述外壳与连接件形成的抓管器本体具有一个所述未连接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管器,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内防滑件的所述外壳的内表面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内防滑件的安装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抓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固定槽,所述内防滑件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槽尺寸匹配的凸块,用于固定所述内防滑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抓管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安装槽与一个所述内防滑件一一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抓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防滑件的内表面设置有多个倒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茜民刁振彬林细勇邱帮龙周龙飞何旺枝
申请(专利权)人:日丰新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