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胎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8394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7
本技术公开一种移动式胎具,移动式胎具包括:底座,底座一端设有牵引端;定位胎具,定位胎具设于底座远离地面一侧,定位胎具包括多个第一定位杆,多个第一定位杆从底座一端至另一端逐一排列设置,每个第一定位杆上设有多个定位孔;多个滑轮,多个滑轮设于底座靠近地面一侧。本技术实施例的移动式胎具能够方便精确地按建设要求将钢筋进行绑扎和转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特别涉及一种移动式胎具


技术介绍

1、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通常需要对钢筋进行绑扎以制作预制梁,而现有的方法是在模板上将钢筋直接绑扎,由于预制梁,如t梁中的钢筋数量较多,采用传统方式进行绑扎时容易导致钢筋定位困难,间距不齐,难以符合规范要求,并且这种绑扎方式耗时耗力。因此需要一种简易方便、定位精确的移动式胎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式胎具,能够方便精确地按建设要求将钢筋进行绑扎和转移。

2、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式胎具,移动式胎具包括:底座,底座一端设有牵引端;定位胎具,定位胎具设于底座远离地面一侧,定位胎具包括多个第一定位杆,多个第一定位杆从底座一端至另一端逐一排列设置,每个第一定位杆上设有多个定位孔;多个滑轮,多个滑轮设于底座靠近地面一侧。

3、可选地,定位胎具还包括多个第二定位杆,每个第一定位杆上设有多个第二定位杆,第二定位杆穿设于定位孔,使得每个第二定位杆与第一定位杆垂直设置。

4、可选地,移动式胎具还包括多个指示件,多个指示件沿底座一侧逐一设置。

5、可选地,相邻指示件的间距为80cm。

6、可选地,移动式胎具还包括定位件,定位件设于底座靠近第一定位杆一侧,第一定位杆设于定位件上。

7、可选地,定位件包括多个定位槽,多个第一定位杆通过定位槽与定位件一一配合设置。

8、可选地,相邻定位槽的间距为10cm。

9、可选地,相邻第一定位杆的间距为250cm,每个第一定位杆上的相邻定位孔的间距为10cm。

10、可选地,多个滑轮成对设置,每对滑轮分别设于底座两侧,成对设置的滑轮的间距为3m。

11、可选地,滑轮与底座之间转动设置,使得滑轮相对于地面全向转动。

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移动式胎具通过在底座上逐一排列设置的每个第一定位杆上设置多个固定间距的定位孔,使得每个第一定位杆上的多个第二定位杆能够按照固定间距排列,保证施工精度的同时,结构简单、易于拆卸,方便运输和维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胎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式胎具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胎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胎具还包括多个第二定位杆,每个所述第一定位杆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二定位杆穿设于所述定位孔,使得每个所述第二定位杆与所述第一定位杆垂直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胎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式胎具还包括多个指示件,多个所述指示件沿所述底座一侧逐一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式胎具,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指示件的间距为80c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胎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式胎具还包括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设于所述底座靠近所述第一定位杆一侧,所述第一定位杆设于所述定位件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式胎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多个定位槽,多个所述第一定位杆通过所述定位槽与所述定位件一一配合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式胎具,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定位槽的间距为10c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胎具,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第一定位杆的间距为250cm,每个所述第一定位杆上的相邻所述定位孔的间距为10c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胎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滑轮成对设置,每对所述滑轮分别设于所述底座两侧,成对设置的所述滑轮的间距为3m。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式胎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与所述底座之间转动设置,使得所述滑轮相对于地面全向转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胎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式胎具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胎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胎具还包括多个第二定位杆,每个所述第一定位杆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二定位杆穿设于所述定位孔,使得每个所述第二定位杆与所述第一定位杆垂直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胎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式胎具还包括多个指示件,多个所述指示件沿所述底座一侧逐一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式胎具,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指示件的间距为80c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胎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式胎具还包括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设于所述底座靠近所述第一定位杆一侧,所述第一定位杆设于所述定位件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赖酃余海亮林雪艳王涛奕耿进军梁英豪张建波陈松滨张帅杨烨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