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计算机集成的网络化交通管控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计算机集成的网络化交通管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18306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计算机集成的网络化交通管控系统,具体涉及交通管理技术领域,包括数据网络集成模块、通行损失评估模块、汇入影响评估模块、事故区域判断模块、区域影响评估模块、单向通行评估模块以及双向通行评估模块;通过实时获取摄像头图像数据并传输至中心服务器,利用目标检测和图像识别技术获取交通事故区域的空间特征,判断事故区域是否影响车辆通行;通过对事故区域位置的分析,将事故区域划分为双向影响区域和单向影响区域,为不同影响类型的交通事故提供了个性化的处理策略;有效判断交通事故对单向影响区域车辆通行的影响程度,并生成相应的管制信号;提高了监测交通情况的实时性,进而提高了交通管控的效率和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管理,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计算机集成的网络化交通管控系统


技术介绍

1、计算机集成指的是将各种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组合在一起,以构建一个完整、协同工作的系统或网络。

2、计算机集成的网络化是指将计算机系统通过网络连接,使它们能够实现数据和信息的共享、通信和协作。

3、随着私家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交通事故的总量也随之增加;当车辆在道路交通过程发生交通事故后,会引起事故点附近的交通发生混乱现象,对正常的车辆通行造成不利影响;现有的交通事故发生后,通常是通过当事人或附近群众报警,再通过交管部门到达现场,分析现场交通事故的情况,再决定采取何种交通管控措施,首先影响事故处理的效率,其次目前对交通事故的交通管控大多数依赖交管部门的主观判断,虽然交通管控具有丰富的经验,但是单一的依赖交管部门的主观判断决定交通管控措施,对交通管控措施的容错率较低,影响交通事故的处理效率。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集成的网络化交通管控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计算机集成的网络化交通管控系统,包括数据网络集成模块、通行损失评估模块、汇入影响评估模块、事故区域判断模块、区域影响评估模块、单向通行评估模块以及双向通行评估模块;

4、数据网络集成模块:基于网络连接将道路的摄像头实时获取的摄像头图像数据进行集成;

5、通行损失评估模块:基于数据网络集成模块实时获取摄像头的图像数据,分析每一向的车道在交通事故发生后的通行能力,判断车辆是否可以在该向车道继续通过;当车辆可以在该向车道继续通过,评估交通事故的区域状态对通行的不利影响程度;

6、汇入影响评估模块:获取汇入事故车道的车辆的数量,基于对汇入事故车道的车辆的数量的分析,对交通事故对交通拥堵的影响进行评估;

7、事故区域判断模块:基于事故区域位置将事故区域分为双向影响区域和单向影响区域;

8、区域影响评估模块:分析基于事故区域为中心的区域的综合交通状况,评估周边道路的车辆密度对事故区域的车辆通行的干扰程度;

9、单向通行评估模块:当车辆可以在该向车道继续通过,将交通事故的区域状态对通行的不利影响程度和交通事故对交通拥堵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交通事故对单向影响区域车辆通行的干扰程度;

10、双向通行评估模块:当车辆均可在双向车道继续通过,将交通事故的区域状态对通行的不利影响程度、交通事故对交通拥堵的影响以及周边道路的车辆密度对事故区域的车辆通行的干扰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交通事故对双向影响区域车辆通行的干扰程度。

11、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通过网络连接将道路摄像头连接至计算机集成的网络中,实时获取摄像头图像数据,并传输至中心服务器。

1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从数据网络集成模块实时获取摄像头的图像数据;

13、基于目标检测,图像识别获取事故区域的空间特征,事故区域的空间特征包括事故区域面积和事故区域位置;

14、利用图像识别技术,识别目标检测中确定为事故区域的区域;

15、基于目标检测和图像识别结果,计算事故区域面积;

16、获取事故区域位置,在图像中的坐标或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将其映射到实际地理坐标;

17、分析每一向的车道在交通事故发生后的通行能力:

18、判断车辆是否可以在该向车道继续通过:

19、判断该向车道的无事故区域的宽度是否大于车辆行驶宽度阈值,当该向车道的无事故区域的宽度大于等于车辆行驶宽度阈值,则车辆可以在该向车道继续通过;若车辆可以在该向车道继续通过,通行损失评估模块生成通行能力分析信号,并计算事故通行损失值;

20、当无事故区域的宽度小于车辆行驶宽度阈值,车辆不可以在该向车道继续通过,通行损失评估模块生成交通管制信号。

21、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事故通行损失值的获取逻辑为:获取车辆可以在该向车道继续通过的无事故区域的总宽度,将车辆可以在该向车道继续通过的无事故区域的总宽度标记为事故可通行宽度;

22、获取该向车道的事故区域的长度,获取该向车道的宽度,将该向车道的宽度与事故可通行宽度的差值标记为事故损失宽度;

23、计算事故损失宽度与该向车道的宽度的比值,将事故损失宽度与该向车道的宽度的比值和事故区域的长度的乘积标记为事故通行损失值。

24、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汇入影响评估模块中,获取交通事故发生后的该向车道的汇入事故车道;汇入事故车道是指为可以汇入交通事故所在车道,并且与交通事故所在车道连接的车道;

25、实时获取汇入事故车道的车辆数量;获取基础承受车辆数量,基础承受车辆数量为基础车辆密度与汇入事故车道的道路面积的比值;

26、将汇入事故车道的车辆数量与基础承受车辆数量的比值标记为车辆汇入压力值。

2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基于事故区域位置判断事故区域占车道的情况,将事故区域分为双向影响区域和单向影响区域;

28、双向影响区域为事故区域的位置同时占据了双向的车道,单向影响区域为事故区域的位置只占据了一向的车道。

29、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对于单向影响区域,当生成通行能力分析信号,将事故通行损失值和车辆汇入压力值进行归一化处理,通过归一化处理后的事故通行损失值和车辆汇入压力值计算单向影响通行能力损失系数;

30、设定单向通行判断阈值,将单向影响通行能力损失系数与单向通行判断阈值进行比较:

31、当单向影响通行能力损失系数大于单向通行判断阈值,生成单向管制信号;当单向影响通行能力损失系数小于等于单向通行判断阈值,生成单向无需管制信号。

3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对于双向影响区域,基于事故区域所在的路段建立区域事故影响路网,即以事故区域所在的路段为中心,建立以路段为骨架的区域事故影响路网;

33、去除掉汇入事故车道的路段,获取去除掉汇入事故车道的路段的区域事故影响路网的车辆密度;去除掉汇入事故车道的路段的区域事故影响路网的车辆密度为去除掉汇入事故车道的路段的区域事故影响路网中的总车辆数与去除掉汇入事故车道的路段的区域事故影响路网的道路面积的比值;

34、将去除掉汇入事故车道的路段的区域事故影响路网的车辆密度标记为区域事故综合影响值。

3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对于双向影响区域,当两个方向的车道均生成通行能力分析信号,将事故通行损失值、车辆汇入压力值以及区域事故综合影响值进行归一化处理,通过归一化处理后的事故通行损失值、车辆汇入压力值以及区域事故综合影响值计算双向影响通行能力损失系数;

36、设定双向通行判断阈值,将双向影响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算机集成的网络化交通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网络集成模块、通行损失评估模块、汇入影响评估模块、事故区域判断模块、区域影响评估模块、单向通行评估模块以及双向通行评估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集成的网络化交通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网络连接将道路摄像头连接至计算机集成的网络中,实时获取摄像头图像数据,并传输至中心服务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计算机集成的网络化交通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从数据网络集成模块实时获取摄像头的图像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计算机集成的网络化交通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事故通行损失值的获取逻辑为:获取车辆在该向车道继续通过的无事故区域的总宽度,将车辆在该向车道继续通过的无事故区域的总宽度标记为事故可通行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计算机集成的网络化交通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汇入影响评估模块中,获取交通事故发生后的该向车道的汇入事故车道;汇入事故车道是指可以汇入交通事故所在车道,并且与交通事故所在车道连接的车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计算机集成的网络化交通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基于事故区域位置判断事故区域占车道的情况,将事故区域分为双向影响区域和单向影响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计算机集成的网络化交通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对于单向影响区域,当生成通行能力分析信号,将事故通行损失值和车辆汇入压力值进行归一化处理,通过归一化处理后的事故通行损失值和车辆汇入压力值计算单向影响通行能力损失系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计算机集成的网络化交通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对于双向影响区域,基于事故区域所在的路段建立区域事故影响路网,即以事故区域所在的路段为中心,建立以路段为骨架的区域事故影响路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计算机集成的网络化交通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对于双向影响区域,当两个方向的车道均生成通行能力分析信号,将事故通行损失值、车辆汇入压力值以及区域事故综合影响值进行归一化处理,通过归一化处理后的事故通行损失值、车辆汇入压力值以及区域事故综合影响值计算双向影响通行能力损失系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集成的网络化交通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网络集成模块、通行损失评估模块、汇入影响评估模块、事故区域判断模块、区域影响评估模块、单向通行评估模块以及双向通行评估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集成的网络化交通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网络连接将道路摄像头连接至计算机集成的网络中,实时获取摄像头图像数据,并传输至中心服务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计算机集成的网络化交通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从数据网络集成模块实时获取摄像头的图像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计算机集成的网络化交通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事故通行损失值的获取逻辑为:获取车辆在该向车道继续通过的无事故区域的总宽度,将车辆在该向车道继续通过的无事故区域的总宽度标记为事故可通行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计算机集成的网络化交通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汇入影响评估模块中,获取交通事故发生后的该向车道的汇入事故车道;汇入事故车道是指可以汇入交通事故所在车道,并且与交通事故所在车道连接的车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琴蕾刘勇蔡龙成郑卫华叶海昕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