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索鞍顶推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8122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索鞍顶推底座,所述顶推底座包括底座主体,底座主体的边跨端底部处具有反力架、顶部处具有顶推挡头、宽度方向中心处具有沿长度方向内凹成型的边跨侧避让槽;底座主体的中跨端宽度方向中心处,具有沿长度方向内凹成型的中跨侧避让槽;中跨侧避让槽处的底座主体,以分体组装结构连接有至少一组、能够填补中跨侧避让槽的底座填补段;底座填补段配合索鞍的顶推进程,对底座主体的中跨侧避让槽进行填补。本技术在满足顶推施工作业的前提下,有效解决了过大顶推预偏量所带来的中跨侧主缆与顶推底座之间发生位置干涉的技术问题,有利于索鞍顶推施工作业轻松、简单、灵活、可靠地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悬索桥工程中的索鞍安装底座,尤其是主塔上的主索鞍顶推作业所需的顶推底座,更为确切的说,是涉及一种组合式索鞍顶推底座


技术介绍

1、在悬索桥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为了使支撑主缆的塔基(主塔)随着桥梁组装载荷的变化而趋于平衡受力,需要将塔基所安装的索鞍(主索鞍)在边跨侧预偏一定量的行程,随着桥梁组装载荷的变化而在塔基上朝着中跨侧分级顶推索鞍,以适应于主缆在边跨侧和中跨侧所受到的力趋于平衡,防止塔基向中跨侧超出设计要求的弯曲量(在悬索桥建设的施工过程中,主缆在中跨侧的受力随着工程的推进而逐步增大)。

2、索鞍在塔基上的顶推作业,是通过锚固于塔基顶部的顶推底座来实现。具体的(顶推底座结构可参见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名称为“主索鞍顶推限位结构”、公告号cn206127889 u、公告日2017年04月26日的技术):

3、-顶推底座主要由格栅、下承板、顶推摩擦板等组成,箱型钢架结构的格栅用作通过若干根钢锚杆锚固于塔基的顶部,顶推摩擦板和下承板由上而下依次固定于格栅顶部;

4、-按照分级顶推施工的作业方向,顶推底座分为边跨端和中跨端,边跨端的底部处具有向下凸起成型的反力架、顶部处具有向上凸起成型的顶推挡头;

5、-在塔基上锚固成型时,按中跨端和边跨端的方位排布,边跨端的反力架和顶推挡头在塔基的边跨侧外延成型,即顶推底座的边跨端需要从塔基的边跨侧横向延伸出;

6、-为了防止横向延伸出的边跨端对索鞍所支撑主缆的线型造成位置干涉,在顶推底座的边跨端宽度方向中心处,开设有沿着长度方向内凹成型的边跨侧避让槽,使索鞍在顶推后程所支撑的主缆,能够进入边跨侧避让槽以防在边跨侧发生位置干涉;

7、-顶推完成之后,顶推底座的边跨端被切割去除,索鞍所支撑主缆的边跨侧和中跨侧均处在顶推底座的外围上方。

8、上述结构的顶推底座,仅适用于索鞍较小预偏量(一般<4m的预偏量)的顶推作业。对于近年来要建设的大跨度或公铁两用的重型悬索桥而言,索鞍的顶推预偏量较大(一般≥4m的预偏量)。过大的索鞍顶推预偏量,会导致顶推施工过程中中跨侧的主缆与顶推底座之间发生位置干涉,增大了施工技术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悬索桥工程建设中的索鞍顶推作业特殊性,以及现有顶推底座结构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以简单、灵活、可靠地解决中跨侧主缆与顶推底座之间发生位置干涉技术问题的组合式索鞍顶推底座。

2、本技术的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组合式索鞍顶推底座,包括底座主体,所述底座主体的边跨端底部处具有反力架、顶部处具有顶推挡头、宽度方向中心处具有沿长度方向内凹成型的边跨侧避让槽;

3、所述底座主体的中跨端宽度方向中心处,具有沿长度方向内凹成型的中跨侧避让槽;

4、所述中跨侧避让槽处的底座主体,以分体组装结构连接有至少一组、能够填补所述中跨侧避让槽的底座填补段;

5、所述底座填补段配合索鞍的顶推进程,对所述底座主体的中跨侧避让槽进行填补。

6、进一步的,所述中跨侧避让槽处的底座主体,沿着所述中跨侧避让槽的深度方向,由内而外依次以分体组装结构连接有多组、能够逐块填补所述中跨侧避让槽的底座填补段;

7、多组底座填补段配合所述索鞍的顶推进程,对所述底座主体的中跨侧避让槽,由内而外依次进行逐块填补。

8、上述技术措施针对于上述悬索桥工程建设中的索鞍顶推作业特殊性,以及索鞍在过大顶推预偏量工况环境之下,中跨侧主缆与顶推底座之间会发生位置干涉的技术现状,在顶推底座的中跨端形成供主缆穿出、且随着主缆的退出可动态填补的中跨侧避让槽,在满足顶推施工作业的前提下,有效解决了过大顶推预偏量所带来的中跨侧主缆与顶推底座之间发生位置干涉的技术问题,有利于降低桥梁建设技术难度,亦有利于索鞍顶推施工作业轻松、简单、灵活、可靠地实现。

9、此外,上述顶推底座的成型结构,有利于组成顶推底座的各单体相对轻量化,便于运输和安装等作业。

10、作为优选方案之一,所述底座主体主要是由主体格栅、以及固定在所述主体格栅顶部的顶推作业主体板组成;

11、所述底座填补段主要是由填补格栅段、以及固定在所述填补格栅段顶部的顶推作业填补板组成;

12、所述填补格栅段通过各填补侧立板,与所述主体格栅的对应主体侧立板之间进行组装对接。

13、进一步的,所述填补格栅段的填补侧立板与主体格栅的对应主体侧立板之间的组装对接为焊接成型。或者,所述填补格栅段的填补侧立板与主体格栅的对应主体侧立板之间的组装对接为夹板过渡成型,即对接缝的两侧通过螺栓副连接有对当前对接立板过渡连接的夹板,所述底座填补段与所述底座主体之间的各立式对接缝处,分别预留有2~4mm的变形间隙。

14、上述技术措施针对于上述顶推底座中跨端所形成的、供主缆穿出的中跨侧避让槽的特殊性,以及在索鞍顶推施工过程中需要保持顶推底座完整性的技术要求,通过夹板连接结构将底座填补段与底座主体之间形成高强度组合连接,从而对底座主体的中跨侧避让槽,随着顶推施工中主缆的退出而较为轻松的进行动态填补,且填补所形成的立式对接缝能够可靠地适应于组装结构之间的受力伸缩变化,确保后期的施工对组装结构不会造成明显影响,以保障索鞍的正常顶推施工作业。

15、进一步的,所述填补格栅段顶部边缘的填补侧立板上,连接有水平向外延伸的接头衬板;

16、所述主体格栅,在中跨侧避让槽处,通过主体侧顶板坐落于填补格栅段的对应接头衬板上、并通过螺钉连接;

17、所述主体格栅的主体侧顶板在对应接头衬板上坐落到位时,所述主体格栅的主体侧顶板,与所述填补格栅段的对应填补侧顶板之间齐平配合。

18、上述技术措施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底座填补段与底座主体之间的组合连接强度;二方面通过接头衬板,能够对底座主体在底座填补段上的组装高度形成可靠地定位,确保组装在一起的底座填补段的顶面,能够与底座主体的顶面之间尽可能的保持齐平配合。

19、一种基于上述组合式索鞍顶推底座的顶推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下列作业步骤:

20、步骤1. 将底座主体按中跨端和边跨端的方位排布,锚固于悬索桥的塔基顶部,所述底座主体的边跨侧避让槽所在区域在塔基的边跨侧外延成型;

21、在索鞍的顶推作业之前,所述底座主体的边跨侧避让槽和中跨侧避让槽分别处于腾空状态;

22、步骤2. 将索鞍以预偏在边跨侧的方式,通过顶推千斤顶、顶推限位机构按预偏设计位置安装在所述底座主体的边跨侧顶部处;

23、步骤3. 将主缆架设在索鞍上;

24、索鞍支撑之下的主缆,在边跨侧处处在底座主体的外围上方,在中跨侧处经底座主体上的中跨侧避让槽穿出;

25、步骤4. 根据加劲梁的吊装进程及设定的当次顶推位移量;

26、通过顶推千斤顶向中跨侧顶推索鞍进行位移;

27、索鞍支撑之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索鞍顶推底座,包括底座主体,所述底座主体的边跨端底部处具有反力架、顶部处具有顶推挡头、宽度方向中心处具有沿长度方向内凹成型的边跨侧避让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式索鞍顶推底座,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组合式索鞍顶推底座,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组合式索鞍顶推底座,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索鞍顶推底座,包括底座主体,所述底座主体的边跨端底部处具有反力架、顶部处具有顶推挡头、宽度方向中心处具有沿长度方向内凹成型的边跨侧避让槽;

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海珠黄安明何东升傅战工陈龙潘韬邱远喜周智伦
申请(专利权)人:德阳天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