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电流控制电路、电源芯片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电流控制电路、电源芯片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8049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5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流控制电路、电源芯片及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荷充放电路和峰值电流控制电路;所述峰值电流控制电路包括分压反馈电路和补偿电路,所述分压反馈电路用于产生反馈控制电压;所述电荷充放电路与所述补偿电路耦接,并且通过所述补偿电路,对所述反馈控制电压进行调节;当所述反馈控制电压减小时,所述电荷充放电路对所述补偿电路内注入电荷,使得所述反馈控制电压增加;当所述反馈控制电压增加时,所述电荷充放电路对所述补偿电路内抽出电荷,使得所述反馈控制电压减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电流控制电路、电源芯片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开关电源芯片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系统中,用来为汽车各部分电子元器件供电。

2、在汽车应用中,因为调幅广播、调频广播和移动服务占据了150khzˉ108mhz的大部分频段,为了保证这些频段不受到干扰,汽车电源芯片的开关频率以及电磁干扰受到了严格限制;基于峰值电流模式(pcm)的开关电源芯片,因为其开关频率恒定,电磁干扰易于处理的优点,在汽车电子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近些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电气化、智能化的不断发展,汽车系统如智能座舱、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等对算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其算力芯片对供电电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产生严重的负载电流变化的现象,这种严重的负载电流变化可能引起严重得多的输出电压瞬态响应,例如过冲和欠冲,以使输出电压基本上偏离输出电压应该达到的稳态值。给电路系统造成极其不稳定的因素。

4、因此,传统的基于峰值电流模式(pcm)的开关电源芯片中,当面对负载的电流突变时,如何提高输出电压的动态响应能力,一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研究热点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流控制电路、电源芯片及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当面对负载的电流突变和开关频率变化时,输出电压可以快速动态响应,尽快恢复至稳态电压值。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流控制电路,包括:电荷充放电路和峰值电流控制电路;所述峰值电流控制电路包括分压反馈电路和补偿电路,所述分压反馈电路用于产生反馈控制电压;所述电荷充放电路与所述补偿电路耦接,并且通过所述补偿电路,对所述反馈控制电压进行调节;当所述反馈控制电压减小时,所述电荷充放电路对所述补偿电路进行充电,使得所述反馈控制电压增加;当所述反馈控制电压增加时,所述电荷充放电路对所述补偿电路进行放电,使得所述反馈控制电压减小。

4、峰值电流控制电路中,包括了分压反馈电路,该分压反馈电路由若干电阻串联(或者并联)耦接而成,峰值电流控制电路的输出电压作用于分压反馈电路的输入端,因此,若干电阻两端的电压随着输出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同理,分压反馈电路输出端的反馈控制电压,亦随着输出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当负载电流发生巨大变化时,则引起峰值电流控制电路的输出电压产生瞬态响应,例如发生过冲等现象,偏离输出电压应该达到的稳态值。由于输出电压作用于分压反馈电路的输入端,那么分压反馈电路的反馈控制电压也会跟着偏离于稳态值。在电荷充放电路和补偿电路的共同作用下,对反馈控制电压进行调节,使得反馈控制电压尽快恢复到稳态值;最终,反馈控制电压也经过一系列的反馈回路网络和运算放大器,最终反作用于输出电压,使得输出电压尽快恢复至稳态。由于电荷充放电路具有快速注入电荷和抽出电荷的功能,可以使得反馈控制电压迅速得到调节,进而输出电压也跟着快速恢复至稳态值。

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电荷充放电路包括电荷充电支路和电荷放电支路;所述电荷充电支路包括第一电流镜,所述电荷放电支路包括第二电流镜;所述第一电流镜与所述第二电流镜耦接,所述第一电流镜与所述第二电流镜耦接的中间节点与所述补偿电路耦接。补偿电路与反馈控制电压的端口耦接,电荷充放电路通过第一电流镜和第二电流镜向补偿电路注入电流或者抽出电流,再通过补偿电路将注入(或者抽出)的电荷作用于反馈控制电压,使得其迅速恢复至稳态值。

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电荷充电支路还包括第一比较器、第一恒定导通计时器和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接收第一参考电压,第二输入端接收反馈回路电压;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恒定导通计时器的输入端耦接,所述第一恒定导通计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控制极耦接;所述第一恒定导通计时器的输出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晶体管的导通与断开。

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电荷充电支路还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流镜与电源电压端耦接,接收所述电源电压信号,所述第一电流镜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耦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参考地电压端耦接。

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电荷充电支路还包括第一反相器、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一恒定导通计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耦接,所述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控制极耦接,所述第一恒定导通计时器的输出信号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晶体管的导通与断开。

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耦接于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一电容的中间节点;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参考地电压端耦接;所述第一恒定导通计时器的输出信号的控制下,当所述第一晶体管导通时,所述第二晶体管断开,所述电源电压端的电源电压对所述第一电容充电;当所述第一晶体管断开时,所述第二晶体管导通,所述第一电容通过所述第二晶体管放电。

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电荷放电支路包括第二放大器、第二恒定导通计时器和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二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接收第二参考电压,第二输入端接收反馈回路电压;所述第二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恒定导通计时器的输入端耦接,所述第二恒定导通计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极耦接;所述第二恒定导通计时器的输出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第三晶体管的导通与断开。

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电荷放电支路还包括第二反相器和第四晶体管;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恒定导通计时器的输出端耦接,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控制极耦接;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控制极耦接;所述第二恒定导通计时器的输出信号通过所述第二反相器来控制所述第四晶体管的导通与断开。

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电荷放电支路还包括第二电阻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电压端耦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耦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电流镜的第一端耦接,所述第二电流镜的第二端与所述参考地电压端耦接。

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电荷放电支路还包括第四晶体管;所述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控制极耦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电源电压端耦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耦接于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二电容的中间节点。

1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第二恒定导通计时器的输出信号的控制下,当所述第三晶体管导通时,所述第四晶体管断开,所述电源电压端的电源电压对所述第二电容充电;当所述第三晶体管断开时,所述第四晶体管导通,所述第二电容通过所述第四晶体管放电。

1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补偿电路包括第一补偿电阻,第一补偿电容和第二补偿电容;所述第一补偿电阻和所述第一补偿电容串联耦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荷充放电路和峰值电流控制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荷充放电路包括电荷充电支路和电荷放电支路;所述电荷充电支路包括第一电流镜,所述电荷放电支路包括第二电流镜;所述第一电流镜与所述第二电流镜耦接,所述第一电流镜与所述第二电流镜的中间节点耦接于所述补偿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荷充电支路还包括第一比较器、第一恒定导通计时器和第一晶体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荷充电支路还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荷充电支路还包括第一反相器、第二晶体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耦接于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一电容的中间节点;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参考地电压端耦接;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荷放电支路包括第二放大器、第二恒定导通计时器和第三晶体管;

8.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荷放电支路还包括第二反相器;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荷放电支路还包括第二电阻和第二电容;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荷放电支路还包括第四晶体管;

11.根据权利要求2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恒定导通计时器的输出信号的控制下,当所述第三晶体管导通时,所述第四晶体管断开,所述电源电压端的电源电压对所述第二电容充电;

12.根据权利要求2至11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电路包括第一补偿电阻,第一补偿电容和第二补偿电容;

13.根据权利要求2至13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峰值电流控制电路还包括驱动触发电路;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峰值电流控制电路还包括模式切换电路;

1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模式切换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负载电路、所述分压反馈电路耦接,为所述负载电路和所述分压反馈电路提供输出电压信号。

16.一种电源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5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流控制电路,以及电源检测模块;所述电流控制电路和所述电源检测模块耦接。

1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源芯片,和印刷电路板,所述电源芯片设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荷充放电路和峰值电流控制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荷充放电路包括电荷充电支路和电荷放电支路;所述电荷充电支路包括第一电流镜,所述电荷放电支路包括第二电流镜;所述第一电流镜与所述第二电流镜耦接,所述第一电流镜与所述第二电流镜的中间节点耦接于所述补偿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荷充电支路还包括第一比较器、第一恒定导通计时器和第一晶体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荷充电支路还包括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荷充电支路还包括第一反相器、第二晶体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耦接于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一电容的中间节点;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参考地电压端耦接;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荷放电支路包括第二放大器、第二恒定导通计时器和第三晶体管;

8.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荷放电支路还包括第二反相器;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流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荷放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亮周勇陈鹏邓伯刚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