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识别正反的压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7957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4
本技术属于压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可识别正反的压管装置,包括底座、竖直立架、水平支架、压管单元、管体容置块和空气压缩泵、以及控制单元;压管单元包括第一气缸和压管冲头,压管冲头可上下移动以实现压管功能;管体容置块设置有凹槽,凹槽底部中心设有光纤传感器,凹槽内还设置有弹顶板,以及第二气缸,弹顶板中心处设置有通孔,以使光纤传感器的光束可穿过通孔对管体进行识别检测,通孔的孔径小于管体的外径。本技术提供的压管装置,可自动识别管体的正反,并将倒置的管体弹出,避免管体开口向下放置,影响后续的灌封工序,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可将管体压实,提高管体放置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压管,特别涉及一种可识别正反的压管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市面上的软管灌装和封装工序中通常设置压管机构对软管管体进行压实,然而,现有的压管机构不具备识别软管管体正反的功能,通常需要人工将软管管体的开口朝上放置,工作量大、效率低,部分压管机构设置自动摆管、上管机构,然而自动上管机构仍存在部分开口向下放置的管体,往往会影响软管灌封工序的正常进行,需要及时停机进行处理,严重降低了加工生产效率。

2、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识别管体正反、可自动弹出倒置管体、可提高生产效率的压管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识别正反的压管装置,可自动识别管体的正反,并将倒置的管体弹出,避免管体开口向下放置,影响后续的灌封工序,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可将管体压实,提高管体放置的稳定性。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3、本技术提出一种可识别正反的压管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竖直立架、与竖直立架相连接的水平支架、设置在水平支架上的压管单元、设置在底座上的管体容置块和空气压缩泵、以及控制单元。

4、所述压管单元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气缸和压管冲头,所述第一气缸位于所述水平支架的上方,所述压管冲头位于所述水平支架的下方,所述压管冲头可上下移动以实现压管功能。

5、所述管体容置块设置有用于容置管体的凹槽,所述凹槽底部中心位置处设置有用于识别检测的光纤传感器,所述凹槽内还设置有弹顶板,以及位于所述凹槽下方并与所述弹顶板相连接用于推动所述弹顶板上下移动的第二气缸,所述弹顶板中心处设置有通孔,以使所述光纤传感器的光束可穿过所述通孔对管体进行识别检测,所述通孔的孔径小于管体的外径。

6、所述压管冲头位于所述凹槽的正上方,所述第一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均与所述空气压缩泵相连接,所述第一气缸、所述第二气缸、所述光纤传感器、所述空气压缩泵均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接。

7、优选的,所述第一气缸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升降活塞杆,所述压管冲头设置在所述升降活塞杆的末端。

8、优选的,所述第二气缸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弹顶活塞杆,所述弹顶活塞杆通过连接杆与所述弹顶板相连接。

9、优选的,所述第一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均设置有控制进气、出气的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水平支架与所述竖直立架活动连接,其可上下移动也可圆周转动。

11、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为plc控制器。

12、优选的,所述管体容置块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与管体输送装置相连接,用于多个管体的连续压管操作。

13、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4、(1)采用光纤传感器对管体底壁的距离进行测定,从而判断识别管体的正反,精确度高,不存在误判的情况,减少了人工操作工作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光纤传感器实时对管体的压入距离进行监测,从而保证管体压入距离的一致性,便于后续的灌封工序的标准化进程,避免管体出现高低不平的现象,提高管体放置的稳定性;

15、(2)采用设置在凹槽内的弹顶板,当检测到管体开口朝下放置时,弹顶板自动将管体弹出凹槽,及时对倒置管体进行处理弹出,避免其进入后续工序,影响正常生产进程,全程不需要进行停机处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设备故障率以及产品的不良率;

16、(3)采用控制单元接受光纤传感器信号,并根据检测结果控制第一气缸进行压管操作或第二气缸进行弹出操作,全程自动化无需人工操作,可长时间连续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识别正反的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的竖直立架(2)、与竖直立架(2)相连接的水平支架(3)、设置在水平支架(3)上的压管单元(4)、设置在底座(1)上的管体容置块(5)和空气压缩泵(6)、以及控制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识别正反的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41)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升降活塞杆(411),所述压管冲头(42)设置在所述升降活塞杆(411)的末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识别正反的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缸(54)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弹顶活塞杆(541),所述弹顶活塞杆(541)通过连接杆(542)与所述弹顶板(53)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识别正反的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41)、所述第二气缸(54)均设置有控制进气、出气的电磁阀(7),所述电磁阀(7)与所述控制单元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识别正反的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架(3)与所述竖直立架(2)活动连接,其可上下移动也可圆周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识别正反的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为PLC控制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识别正反的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容置块(5)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并与管体输送装置相连接,用于多个管体的连续压管操作。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识别正反的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的竖直立架(2)、与竖直立架(2)相连接的水平支架(3)、设置在水平支架(3)上的压管单元(4)、设置在底座(1)上的管体容置块(5)和空气压缩泵(6)、以及控制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识别正反的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41)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升降活塞杆(411),所述压管冲头(42)设置在所述升降活塞杆(411)的末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识别正反的压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缸(54)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弹顶活塞杆(541),所述弹顶活塞杆(541)通过连接杆(542)与所述弹顶板(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腾腾董芳芳赵哲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伽奈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