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开自吸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7861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3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开自吸门锁,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包括马达,所述马达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一侧啮合有蜗轮;活动组件,所述活动组件设置于所述蜗轮的背面,所述蜗轮内部的中心位置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表面套设有活动块。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开自吸门锁,自吸电开锁采用新电动蜗轮结构后,传动平稳,结构更可靠耐用,电动复位冲击噪音减小,主观感知舒适性提高,产品总体性能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门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开自吸门锁


技术介绍

1、当汽车门锁通过遥控或中控功能触发时,门锁机构通过蜗轮蜗杆传动机构转换后驱动开启传动臂实现车门开启功能,当电动开门功能启动时机械传动机构自锁致使棘爪不能复位,以保证车门在受外部雪压电开时棘轮可以随时从全锁位置脱开致全开位置后收到棘轮全开信号再通过电动驱动蜗轮机构释放棘爪,从而起到安全可靠开门的作用。

2、基于自吸电开锁对标样件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在电开和复位过程中啮合曲线有凹陷冲击不平顺,且电动复位冲击缓冲块的阻尼缓冲效果差噪声较大引起客户的不满意。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开自吸门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开自吸门锁,解决了电开自吸锁对标件存在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在电动启和复位过程中传动不平顺有冲击和电动复位冲击噪声大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开自吸门锁,包括:

3、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包括马达,所述马达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一侧啮合有蜗轮;

4、活动组件,所述活动组件设置于所述蜗轮的背面。

5、优选的,所述蜗轮内部的中心位置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表面套设有活动块。

6、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活动块相对的一侧设置有锁扣。

7、优选的,所述活动组件包括齿环,所述齿环的一侧连接有蜗轮缓冲块。

8、优选的,所述蜗轮的底部且位于所述蜗轮缓冲块的两侧均连接有限位块,所述蜗轮的底部且位于所述齿环的内部连接有圆形块,所述齿环的表面开设有空心悬臂桥形结构。

9、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连接有安装板。

10、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开自吸门锁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开自吸门锁,自吸电开锁采用新电动蜗轮结构后,传动平稳,结构更可靠耐用,电动复位冲击噪音减小,主观感知舒适性提高,产品总体性能提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开自吸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开自吸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内部的中心位置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表面套设有活动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开自吸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活动块相对的一侧设置有锁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开自吸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组件包括齿环,所述齿环的一侧连接有蜗轮缓冲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开自吸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的底部且位于所述蜗轮缓冲块的两侧均连接有限位块,所述蜗轮的底部且位于所述齿环的内部连接有圆形块,所述齿环的表面开设有空心悬臂桥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开自吸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部连接有安装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开自吸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开自吸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内部的中心位置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表面套设有活动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开自吸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活动块相对的一侧设置有锁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开自吸门锁,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静李朝陈继开陈自力王保清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创佳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