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热换热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7833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地热换热发电装置,涉及地热发电技术领域,包括地热井,该地热井的上方设置有温差发电机,温差发电机的一侧顶部设置有水泵,水泵的一端设置有导管,导管内的底部设置有若干过滤机构,导管的底端一侧设置有排污机构;温差发电机的另一侧底部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的一端与温差发电机的顶端连接,且出水管的外侧设置有制冷机。本技术结构科学新颖,操作便捷,能够对管道中堆积大量因热能产生的水垢进行收集排出,还能对产生的热水进行冷却循环利用,从而提高了地热换热发电装置的多功能性,实现了地热换热发电的自动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地热发电,具体涉及一种地热换热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化石能源的紧缺、环境压力的加大,人们对于地热能、太阳能、风能等清结可再生的绿色能源越来越重视,地热能是来自地球深处的可再生热能,它起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物质的衰变,地热能的储量比人们所利用的能量总量还要多,目前主要使用地热能进行发电,主要是利用地下热水和蒸汽为动力源的一种新型发电技术。

2、例如,中国专利cn204304840u公开了一种地热换热发电装置,包括地热井,地热井内安装有热能交换器,地热井外安装有集热水箱,热能交换器的两侧安装连接有导进导管和导出导管,导进导管和导出导管均延伸连接至集热水箱上,导进导管上安装有热管循环泵,集热水箱的上表面安装有半导体温差发电器。但是,上述的地热发电装置虽能为人们的日常提供电力输出,在长时间的使用下,在其管道中会堆积大量因热能产生的水垢,不仅会导致管道的堵塞,还会降低导管的换热效率,降低能源的利用率。

3、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b>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热换热发电装置,包括地热井(8),该地热井(8)的上方设置有温差发电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发电机(1)的一侧顶部设置有水泵(2),所述水泵(2)的一端设置有导管(3),所述导管(3)内的底部设置有若干过滤机构(4),所述导管(3)的底端一侧设置有排污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热换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3)底部的横截面设置为蛇形结构,所述导管(3)的一端与所述温差发电机(1)的一侧底部连接,所述导管(3)内的底端设置有若干呈环形排列的扰动管(301),且所述扰动管(301)的横截面设置为Z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热换热发电装置,包括地热井(8),该地热井(8)的上方设置有温差发电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差发电机(1)的一侧顶部设置有水泵(2),所述水泵(2)的一端设置有导管(3),所述导管(3)内的底部设置有若干过滤机构(4),所述导管(3)的底端一侧设置有排污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热换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3)底部的横截面设置为蛇形结构,所述导管(3)的一端与所述温差发电机(1)的一侧底部连接,所述导管(3)内的底端设置有若干呈环形排列的扰动管(301),且所述扰动管(301)的横截面设置为z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热换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4)包括设置在所述导管(3)内底部的箱体(401),所述箱体(401)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导管(3)内壁连接的固定杆(402),所述箱体(401)的另一侧贯穿设置有转动杆(403),且所述转动杆(403)的一端贯穿所述导管(3)的侧壁并设置有驱动电机(404),所述转动杆(403)的另一端外侧套设有锥齿轮一(4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官拴通郑庆学刘树弟苏野齐晓飞李翔田兰兰徐淼张圣霞刘世珍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第二地质队河北省干热岩研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