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东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地表、洞内联合探测的地震监测设备、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17731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表、洞内联合探测的地震监测设备、系统及方法,包括多个节点采集设备和控制主站,所述控制主站包括三台,分别布设在地表、洞口和隧道内,每个控制主站均连接有第一连接天线、第二连接天线和定位模块,控制主站通过定位模块为对应区域的所有节点采集设备提供对时信号,通过第一连接天线向对应区域的各节点采集设备广播天线信号和时间信息,实现对每个节点采集设备的实时对时和控制,通过第二连接天线向对应区域广播通信信号,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与获取。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地表洞内地震波联合采集和数据实时传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掘进超前地质预报,具体涉及一种地表、洞内联合探测的地震监测设备、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2、随着全断面隧道掘进机(tunnel boring machine,tbm)在地下隧道施工中的广泛应用,不良地质超前预报成为

3、近年来,地球物理超前预报方法在隧道掘进机施工隧道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地震波法因具有界面成像精度高、探测距离远等优点成为隧道掘进机施工隧道应用最为广泛的超前预报方法之一。随着地震波法的发展,地表、洞内地震信息联合采集反演成为了一种高效的探测方法。然而传统节点地震波采集设备只能在地表或者洞内采集,无法做到地表、洞内数据的联合采集,不仅如此传统地震波采集设备无法对数据进行实时传输,也无法实现对采集节点的实时控制,同时其受制于实时对时信号定位,如果对时信号受到干扰则无法进行设备工作。

4、目前,想实现地表、洞内地震数据联合采集还存在一些困难:

5、洞内环境复杂,由于传统地震采集设备需要gps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表、洞内联合探测的地震监测设备,其特征是,包括设置在地表或/和洞内的节点采集设备,所述节点采集设备包括节点封盖、控制电路板、节点壳体和耦合端子,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表、洞内联合探测的地震监测设备,其特征是,所述节点封盖上还设置有散热片、充电口和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用于显示控制电路板的工作状态,充电口用于给储能装置充电,所述散热片具有多个散热孔/散热口,和节点壳体内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表、洞内联合探测的地震监测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控制电路板包括通信模块、数字电路板、模拟电路板和天线板,其中,所述通信模块用于进行实时信号传输,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表、洞内联合探测的地震监测设备,其特征是,包括设置在地表或/和洞内的节点采集设备,所述节点采集设备包括节点封盖、控制电路板、节点壳体和耦合端子,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表、洞内联合探测的地震监测设备,其特征是,所述节点封盖上还设置有散热片、充电口和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用于显示控制电路板的工作状态,充电口用于给储能装置充电,所述散热片具有多个散热孔/散热口,和节点壳体内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表、洞内联合探测的地震监测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控制电路板包括通信模块、数字电路板、模拟电路板和天线板,其中,所述通信模块用于进行实时信号传输,数字电路板用于进行数据的分析与提取,模拟电路板和振动检测传感器电连接,用于实现数据的采集,天线板用于实现天线广播通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表、洞内联合探测的地震监测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连接有储能装置,储能装置用于给整个节点采集设备供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表、洞内联合探测的地震监测设备,其特征是,所述节点壳体包括固定盖和壳体,所述固定盖和壳体连接,位于壳体的上侧,所述固定盖上设置有若干连接位,以和节点封盖可拆卸连接,所述壳体内容纳所述振动检测传感器,还容纳有储能装置。

6.一种地表、洞内联合探测的地震监测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多个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节点采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弘毅孟庆阳张宝利庞岩李尧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