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7714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提拉器,涉及工具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提拉杆,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块,两个所述安装块之间设置有伸缩支撑机构,所述提拉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提拉头,所述提拉头的两侧均开设有第四槽,所述第四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与第四槽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弹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有齿条、第一转轴、电机、第二转轴、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升降齿轮,使得可以带动提拉杆进行升降移动,带动井盖向上升起,避免了工作人员拉动导致身体造成损伤,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拉动,减少人力的耗费,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具,具体为一种提拉器


技术介绍

1、常见的井盖是球墨铸铁制成的带有两个槽形开启孔的圆形井盖,用于遮盖道路或家中深井,防止人或者物体掉落。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地方安装了轻型下水道井盖,随之开关井盖的次数也在逐渐增多,但这个过程需要借助工具才能完成,而现在社会上通用的方法是自制折弯的钢筋来作为工具,但这种工具不仅质量重、不方便携带,而且操作不方便,长时间操作容易产生肌肉疲劳。

2、根据申请号为201822089611.4所公开的一种便携式提拉器,包括:工作部件、连接部件和手持部件;所述工作部件与连接部件可拆卸连接;所述手持部件与连接部件连接;所述工作部件设置有向外伸出用于抵住待提拉物件的提拉部。工作部件与连接部件可拆卸连接,使提拉器在运输过程中能够拆分组件,便于携带;提拉部能够在提拉器工作时支撑待提拉物件,从而实现提起操作,操作简单、方便。

3、上述专利在使用时因多段可拆卸式连接,便于进行携带,但井盖大多都是球墨铸铁制成,重量较大,上述专利采取人力拉动的方式,容易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比较消耗人力,非常的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提拉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提拉器,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提拉器,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提拉杆,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块,两个所述安装块之间设置有伸缩支撑机构,所述提拉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提拉头,所述提拉头的两侧均开设有第四槽,所述第四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卡板,所述卡板与第四槽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固定块的内部且位于提拉杆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升降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提拉杆的两侧开设有第一槽,所述第一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升降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固定块的内部且靠近第二锥齿轮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转轴固定连接。

3、优选的,所述伸缩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转动连接于两个安装块相互靠近的一侧,所述支撑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侧开设有两个第二槽,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开设有第三槽,所述第三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与第三槽滑动连接,所述卡块的一侧且位于第二弹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位于连接块的一侧,有利于对提拉时进行支撑,放置于地面有一个支撑点,且可伸缩的结构便于进行携带,减少提拉器的体积。

4、优选的,所述提拉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外侧设置有防滑纹,携带时拿取更加方便,且增加摩擦力避免拿取滑动掉落。

5、优选的,所述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脚,增加与地面的摩擦力,避免支撑时滑动。

6、优选的,所述固定块的顶部且位于一侧固定连接有开关,所述电机与开关电性连接,方便进行控制,使用时更加便捷。

7、优选的,所述滑杆所开设的第二槽其中一个靠近顶部,所述滑杆所开设的第二槽另一个靠近底部,有利于对滑杆进行固定,增加稳定性。

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提拉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1、该提拉器,通过设置有齿条、第一转轴、电机、第二转轴、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升降齿轮,使得可以带动提拉杆进行升降移动,带动井盖向上升起,避免了工作人员拉动导致身体造成损伤,无需工作人员手动拉动,减少人力的耗费,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10、2、该提拉器,通过设置有支撑杆、第二槽、滑杆、连接块、第三槽、拉杆、第二弹簧、卡块、防滑脚,其可伸缩的方式携带时可以减少提拉器的占用空间,增加携带的便利,且通过设有的两个第二槽与卡块的配合可以做到对其进行支撑固定和收纳时的固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拉器,包括固定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提拉杆(4),所述固定块(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块(12),两个所述安装块(12)之间设置有伸缩支撑机构,所述提拉杆(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提拉头(8),所述提拉头(8)的两侧均开设有第四槽(26),所述第四槽(2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卡板(7),所述卡板(7)与第四槽(26)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弹簧(9),所述固定块(1)的内部且位于提拉杆(4)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4),所述第一转轴(1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升降齿轮(19)和第二锥齿轮(18),所述提拉杆(4)的两侧开设有第一槽(13),所述第一槽(1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齿条(2),所述升降齿轮(19)与齿条(2)啮合,所述固定块(1)的内部且靠近第二锥齿轮(18)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6),所述第二转轴(16)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7),所述第一锥齿轮(17)与第二锥齿轮(18)啮合,所述固定块(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15),所述电机(15)的输出端与第二转轴(16)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转动连接于两个安装块(12)相互靠近的一侧,所述支撑杆(1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21),所述滑杆(21)的外侧开设有两个第二槽(20),所述支撑杆(1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0),所述连接块(10)的内部开设有第三槽(22),所述第三槽(2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弹簧(24),所述第二弹簧(2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块(25),所述卡块(25)与第三槽(22)滑动连接,所述卡块(25)的一侧且位于第二弹簧(2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拉杆(23),所述拉杆(23)的一端位于连接块(10)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拉杆(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3),所述把手(3)的外侧设置有防滑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脚(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的顶部且位于一侧固定连接有开关(5),所述电机(15)与开关(5)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21)所开设的第二槽(20)其中一个靠近顶部,所述滑杆(21)所开设的第二槽(20)另一个靠近底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拉器,包括固定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提拉杆(4),所述固定块(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块(12),两个所述安装块(12)之间设置有伸缩支撑机构,所述提拉杆(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提拉头(8),所述提拉头(8)的两侧均开设有第四槽(26),所述第四槽(26)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卡板(7),所述卡板(7)与第四槽(26)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弹簧(9),所述固定块(1)的内部且位于提拉杆(4)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14),所述第一转轴(1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升降齿轮(19)和第二锥齿轮(18),所述提拉杆(4)的两侧开设有第一槽(13),所述第一槽(1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齿条(2),所述升降齿轮(19)与齿条(2)啮合,所述固定块(1)的内部且靠近第二锥齿轮(18)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6),所述第二转轴(16)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7),所述第一锥齿轮(17)与第二锥齿轮(18)啮合,所述固定块(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15),所述电机(15)的输出端与第二转轴(16)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凤黄天发刘志艺郑世泽林海滨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泉城特种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