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品检测流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7609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产品检测流线,包括机架、上料组件、第一检测组件、第二检测组件以及下料组件;其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一检测组件、第二检测组件代替人工完成产品的尺寸以及外观检测,提升检测效率,提升产品的出货量率,另外通过设置上料组件、下料组件实现产品的自动化上料与下料,降低产品在检测图中发生三伤的概率,提升产品良率,最终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笔记本电脑内部配件的检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产品检测流线


技术介绍

1、在笔记本电脑的内部配件中应用有中小型的外壳,针对该种外壳的尺寸、外观检测要求较为严格,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检测会发生漏检、错检等状况,最终影响到产品的良率,另外在检测行程中,人工对产品搬运容易发生三伤(划伤、压伤、碰伤)的状况,影响产品良率,最终会增加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其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产品检测流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产品在检测中易发生漏检、错检以及三伤等问题。

2、一种产品检测流线,包括机架、上料组件、第一检测组件、第二检测组件以及下料组件;

3、上料组件设置在机架的一端,用于产品上料;

4、第一检测组件设置在上料组件一侧,用于对产品进行尺寸检测;

5、第二检测组件设置在第一检测组件的一侧,用于对产品进行外观检测;

6、下料组件设置在第二检测组件的一侧,用于搬运完成检测的产品;

7、下料组件包括第一下料模组、第二下料模组,第一下料模组设置在第二检测组件的一侧,用于搬运检测合格的产品;

8、第二下料模组设置在第二检测组件的一侧,用于搬运检测不合格的产品;

9、产品在该流线内能够依次经过上料组件上料、第一检测组件检测、第二检测组件检测、第一下料模组搬运、第二下料模组搬运。

10、优选地,上料组件包括上料支撑架、上料载板、上料驱动件以及上料设备;

11、上料支撑架固定连接在机架上,上料载板设置在上料支撑架上,上料驱动件设置在上料支撑架下方,上料驱动件能够驱动上料载板在上料支撑架上移动;

12、上料设备设置在上料支撑架上方,用于搬运产品。

13、优选地,第一检测组件包括第一搬运模组、第一支撑模组;

14、第一搬运模组设置在机架上,用于横向搬运产品,第一搬运模组包括第一搬运驱动件、第一搬运支架、第一搬运轨道,第一搬运轨道固定连接在机架上,第一搬运驱动件设置在第一搬运轨道一侧,第一搬运支架可滑动地连接在第一搬运轨道上,第一搬运驱动件能够驱动第一搬运支架在第一搬运轨道上滑动;

15、第一搬运支架上设置有数个第一吸盘,能够用于吸取搬运产品;

16、数个第一支撑模组设置在第一搬运模组一侧,用于纵向搬运产品;

17、第一支撑模组包括第一支撑台、第一支撑驱动件,第一支撑台可滑动地连接在第一支撑驱动件上,第一支撑驱动件能够驱动第一支撑台滑动。

18、优选地,第一检测组件还包括依次设于第一支撑模组侧边的第一检测设备、第二检测设备、第三检测设备、第四检测设备;第一检测设备用于对产品进行位置度检测,第二检测设备用于产品的直线度检测,第三检测设备用于产品的平面度检测,第四检测设备用于产品的厚度检测。

19、优选地,第二检测组件包括第二搬运模组、第二支撑模组;

20、第二搬运模组设置在机架上,用于横向搬运产品,第二搬运模组包括第二搬运驱动件、第二搬运支架、第二搬运轨道,第二搬轨道固定连接在机架上,第二搬运驱动件设置在第二搬轨道一侧,第二搬运支架可滑动地连接在第二搬运轨道上,第二搬运驱动件能够驱动第二搬运支架在第二搬运轨道上滑动;

21、第二搬运支架上设置有数个第二吸盘,能够用于吸取搬运产品;

22、数个第二支撑模组设置在第二搬运模组一侧,用于纵向搬运产品;

23、第二支撑模组包括第二支撑台、第二支撑驱动件,第二支撑台可滑动地连接在第二支撑驱动件上,第二支撑驱动件能够驱动第二支撑台滑动。

24、优选地,第二检测组件还包括依次设于第二支撑模组侧边的第五检测设备、第六检测设备、第七检测设备、第八检测设备以及流线;第五检测设备用于对产品背面外观检测,第六检测设备用于产品的正面外观检测,第七检测设备用于产品螺栓进行检测,第八检测设备用于产品正面外观检测;

25、流线设置在第七检测设备一侧,用于流转完成检测的产品。

26、优选地,第一下料模组包括第一下料支撑架、第一下料载板、第一下料驱动件以及第一下料设备;

27、第一下料支撑架固定连接在机架上,第一下料载板可滑动地连接在第一下料支撑架上,第一下料驱动件设置在第一下料支撑架下方,第一下料驱动件能够驱动第一下料载板在第一下料支撑架上滑动;

28、第一下料设备设置在第一下料支撑架上方,用于搬运完成检测后检测合格的产品至第一下料载板内。

29、优选地,第二下料模组包括第二下料支撑架、第二下料载板、第二下料驱动件以及第二下料设备;

30、第二下料支撑架固定连接在机架上,第二下料载板可滑动地连接在第二下料支撑架上,第二下料驱动件设置在第二下料支撑架下方,第二下料驱动件能够驱动第二下料载板在第二下料支撑架上滑动;

31、第二下料设备设置在第二下料支撑架上方,用于搬运完成检测后检测不合格的产品至第二下料载板内。

32、其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第一检测组件、第二检测组件代替人工完成产品的尺寸以及外观检测,提升检测效率,提升产品的出货量率,另外通过设置上料组件、下料组件实现产品的自动化上料与下料,降低产品在检测图中发生三伤的概率,提升产品良率,最终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产品检测流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上料组件(2)、第一检测组件(3)、第二检测组件(4)以及下料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品检测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组件(2)包括上料支撑架(21)、上料载板(22)、上料驱动件(23)以及上料设备(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产品检测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组件(3)包括第一搬运模组(31)、第一支撑模组(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产品检测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组件(3)还包括依次设于第一支撑模组(32)侧边的第一检测设备(33)、第二检测设备(34)、第三检测设备(35)、第四检测设备(36);所述第一检测设备(33)用于对产品进行位置度检测,所述第二检测设备(34)用于产品的直线度检测,所述第三检测设备(35)用于产品的平面度检测,所述第四检测设备(36)用于产品的厚度检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产品检测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组件(4)包括第二搬运模组(41)、第二支撑模组(4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产品检测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组件(4)还包括依次设于第二支撑模组(42)侧边的第五检测设备(43)、第六检测设备(44)、第七检测设备(45)、第八检测设备(46)以及流线(47);所述第五检测设备(43)用于对产品背面外观检测,所述第六检测设备(44)用于产品的正面外观检测,所述第七检测设备(45)用于产品螺栓进行检测,所述第八检测设备(46)用于产品正面外观检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产品检测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料模组(51)包括第一下料支撑架(511)、第一下料载板(512)、第一下料驱动件(513)以及第一下料设备(51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产品检测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料模组(52)包括第二下料支撑架(521)、第二下料载板(522)、第二下料驱动件(523)以及第二下料设备(52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品检测流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上料组件(2)、第一检测组件(3)、第二检测组件(4)以及下料组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品检测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组件(2)包括上料支撑架(21)、上料载板(22)、上料驱动件(23)以及上料设备(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产品检测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组件(3)包括第一搬运模组(31)、第一支撑模组(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产品检测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组件(3)还包括依次设于第一支撑模组(32)侧边的第一检测设备(33)、第二检测设备(34)、第三检测设备(35)、第四检测设备(36);所述第一检测设备(33)用于对产品进行位置度检测,所述第二检测设备(34)用于产品的直线度检测,所述第三检测设备(35)用于产品的平面度检测,所述第四检测设备(36)用于产品的厚度检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产品检测流线,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济鑫王春海李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领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