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蜂巢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7587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蜂巢门,包括门框和蜂箱,所述蜂箱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门框通过卡接结构与蜂箱连接,所述门框一端转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单向通道管和双向通道管,所述门框、单向通道管和双向通道管为一体成型设计,所述蜂箱的顶部边框侧壁上开设有两个通道管预留孔,分别用于放置单向通道管和双向通道管。本技术的蜂巢门降低了熊蜂从单向通道爬出蜂箱的几率,避免了熊蜂误入包装箱与蜂巢盒间的缝隙,增加了单双向通道同时开放的使用方法,简化了蜂箱结构,减少蜂出逃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熊蜂授粉,尤其涉及一种蜂巢门


技术介绍

1、熊蜂的商品蜂箱在运输过程中需要防止熊蜂出逃,在田间使用过程中需要控制熊蜂进出。因此,目前的商品熊蜂蜂箱一般都设有蜂巢门来控制熊蜂进出蜂箱。巢门的基本结构包括箱体上的孔洞以及控制孔洞开闭的门。常见的蜂巢门开关方式有盖板、推拉、旋转等。盖板式为一个活动盖板,通过插孔、旋转等方式盖住孔洞。推拉式具有一个滑槽结构,长条形门板通过在滑槽中滑动实现开闭巢门。旋转式的盖板为圆形,通过旋转使盖板上的孔口移动达到对巢门的开闭控制。

2、蜂巢门的通道根据使用场景一般分为两类:当使用场景不喷洒农药等有害物且在蜂巢整个生长周期内不移动蜂箱时,可以使用简单开口的巢门(如申请号为201910688405.1、202210006803.2的专利中描述的出蜂口);当使用过程中可能喷施农药或移动蜂箱到其他田块时,需要使用带单向通过功能的巢门(又称收蜂口),使熊蜂只能单向进入蜂箱无法再出来。第二类蜂巢门因为能适应更多的使用场景,所以逐渐成为商品箱的主流配置。

3、实际使用中发现,目前带单向通道的蜂巢门有若干缺陷。如申请号为201510981077.6的专利中,挡片贴靠箱壁,熊蜂在箱体上攀爬时可从侧面顶开挡片。申请号为201520620672.2、201610709934.1的专利中,单向通道为一个逐渐细缩的管,管末端无挡片,增加了熊蜂逆向爬出的概率。申请号为201720253877.0的专利中,向上掀开式巢门在运输中容易误触打开,且单向通道与蜂箱为一体式设计,增加了箱体制作难度。申请号为201921683731.5的专利中,单双向通道共用一个管道,切换单双向模式需手动移除挡片,通道与箱体间无轴向固定结构,易滑动。申请号为202222704026.7的专利中,巢门盖板运输过程中易掉落。目前使用的蜂箱包装纸盒与巢门间缝隙较大,熊蜂易误入缝隙无法归巢,同时增加人员被蛰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蜂巢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蜂巢门,包括门框和蜂箱,所述蜂箱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门框通过卡接结构与蜂箱连接,所述门框一端转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单向通道管和双向通道管,所述门框、单向通道管和双向通道管为一体成型设计,所述蜂箱的顶部边框侧壁上开设有两个通道管预留孔,分别用于放置单向通道管和双向通道管;

4、所述单向通道管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挡片,所述门框滑动连接在门框底侧壁上,所述门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活动板。

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门框内的上下两边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三个滑槽凸起,六个所述滑槽凸起与门框底侧壁之间形成容纳滑动门的滑槽区域,所述滑动门通过滑槽区域滑动连接在门框底侧壁上。

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卡接结构包括两个卡扣和两个卡孔,两个所述卡扣呈对称固定连接在门框的背面侧壁上,每个所述卡扣的一端呈勾状设置,两个所述卡孔开设在蜂箱的顶部边框侧壁上,所述门框通过两个卡扣卡接在两个卡孔内。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滑动门的储备上固定连接有方便手指拨动的拨片,所述拨片与滑动门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强筋。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滑动门与门框贴合的一面开设有三个凹陷点,所述门框的侧壁上开设有三个安装孔,每个所述安装孔内一侧固定连接有弹性连接块,每个所述弹性连接块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凸起点,三个所述凸起点与滑动门背面的三个凹陷点相适配。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双向通道管为直管状设置,所述单向通道管为管径随延伸方向逐渐缩小管状设置。

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单向通道管的设有挡片的一端开口呈斜切口设置,使挡片依靠自身重力压在挡片的斜切口上。

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每个所述挡片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透气孔。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3、1、单向通道深入蜂箱内一段距离,远离蜂箱侧壁,且端部带挡片。有效降低了熊蜂从单向通道爬出蜂箱的几率;

14、2、门框一侧的活动边框利于滑动门的拆装,增加了单双向通道同时开放的使用方法;

15、3、蜂巢门为一个单独的结构,与蜂箱分离,通过卡扣相连。简化了蜂箱结构;

16、4、门框、单双向通道一体成型和蜂箱预留孔洞紧贴通道的设计增加了蜂巢门的结构稳定性,减少蜂出逃几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蜂巢门,包括门框(9)和蜂箱(18),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箱(18)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盖板(15),所述门框(9)通过卡接结构与蜂箱(18)连接,所述门框(9)一端转动连接有活动板(12),所述活动板(1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单向通道管(7)和双向通道管(10),所述门框(9)、单向通道管(7)和双向通道管(10)为一体成型设计,所述蜂箱(18)的顶部边框侧壁上开设有两个通道管预留孔(17),分别用于放置单向通道管(7)和双向通道管(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巢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9)内的上下两边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三个滑槽凸起(3),六个所述滑槽凸起(3)与门框(9)底侧壁之间形成容纳滑动门(1)的滑槽区域,所述滑动门(1)通过滑槽区域滑动连接在门框(9)底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巢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包括两个卡扣(14)和两个卡孔(16),两个所述卡扣(14)呈对称固定连接在门框(9)的背面侧壁上,每个所述卡扣(14)的一端呈勾状设置,两个所述卡孔(16)开设在蜂箱(18)的顶部边框侧壁上,所述门框(9)通过两个卡扣(14)卡接在两个卡孔(16)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蜂巢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门(1)的储备上固定连接有方便手指拨动的拨片(2),所述拨片(2)与滑动门(1)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强筋(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蜂巢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门(1)与门框(9)贴合的一面开设有三个凹陷点(19),所述门框(9)的侧壁上开设有三个安装孔(13),每个所述安装孔(13)内一侧固定连接有弹性连接块(11),每个所述弹性连接块(1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凸起点(4),三个所述凸起点(4)与滑动门(1)背面的三个凹陷点(19)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巢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通道管(10)为直管状设置,所述单向通道管(7)为管径随延伸方向逐渐缩小管状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巢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通道管(7)的设有挡片(6)的一端开口呈斜切口设置,使挡片(6)依靠自身重力压在挡片(6)的斜切口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巢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挡片(6)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透气孔(5)。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蜂巢门,包括门框(9)和蜂箱(18),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箱(18)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盖板(15),所述门框(9)通过卡接结构与蜂箱(18)连接,所述门框(9)一端转动连接有活动板(12),所述活动板(1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单向通道管(7)和双向通道管(10),所述门框(9)、单向通道管(7)和双向通道管(10)为一体成型设计,所述蜂箱(18)的顶部边框侧壁上开设有两个通道管预留孔(17),分别用于放置单向通道管(7)和双向通道管(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巢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9)内的上下两边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三个滑槽凸起(3),六个所述滑槽凸起(3)与门框(9)底侧壁之间形成容纳滑动门(1)的滑槽区域,所述滑动门(1)通过滑槽区域滑动连接在门框(9)底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蜂巢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包括两个卡扣(14)和两个卡孔(16),两个所述卡扣(14)呈对称固定连接在门框(9)的背面侧壁上,每个所述卡扣(14)的一端呈勾状设置,两个所述卡孔(16)开设在蜂箱(18)的顶部边框侧壁上,所述门框(9)通过两个卡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云涛蒋森孙子强兰晓东张七一
申请(专利权)人:中农蜂收生态农业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