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含CO2气藏气水同层产水规律评价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含CO2气藏气水同层产水规律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7582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2
一种含CO<subgt;2</subgt;气藏气水同层产水规律评价方法,属于应用地球物理测井技术领域,包括如下:利用核磁共振实验、实际压裂施工参数和测井数据,建立排水量计算公式,确定气水同层开发的累计排水量,同时利用长岩心多点测压物理模拟实验,明确压降速率和不产气时地层压力,结合原始地层压力,预测生产时间,进而确定平均日排水量。突破了气水同层开发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创新引入了核磁共振实验、测井以及长岩心多点测压物理模拟实验,结合单井控制半径、动用储层有效厚度、孔吸度、含水饱和度、储层改造入井液量,建立累计排水量计算模型和生产时间预测模型,最终确定气水同层累计排水量和平均日排水量,以实现气水同层的有效动用,提高单井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油气田勘,具体涉及一种含co2气藏气水同层产水规律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现阶段资源品质的下降,油气勘探、开发难度的日益增大,研究区储层的动用逐渐由气层转向气水同层,因此需要对气水同层的开发方式进行精细研究,以实现气水同层的有效动用,为增加单井产能提供有利技术支撑。

2、通过前期研究发现,气水同层的微细喉道中极难动用的束缚水与大孔道中可动水,占据着喉道的大部分体积,增大气体渗流阻力,这是制约气水同层产气量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实验发现,气相要突破水封,就需主动排水,使喉道中的气体膨胀突破水封区域,以增加气水同层的产气量。

3、在这一过程中,如何确定合理的排水量这是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在传统排水量的计算方法中,创新引入了核磁共振实验、测井以及长岩心多点测压物理模拟实验,确定合理排水量以减少对储层的伤害,从而更为合理的实现气水同层的有效动用。

4、综合查新表明:常规气井排水采气过程中没有确定具体的排水量,只是利用不同的工艺将井筒积液排除以实现气井的稳定生产,并没有考虑排水量对气水同层产量的影响。没有应用相渗理论来评价排水量的文献和专利公开。以松辽盆地伏龙泉地区伏14井区伏12-17井为例,其登娄库组为典型的气水同层,在压裂试气过程中加液662m3,应用本专利技术计算气水同层动用累计排水量为42843m3,平均日排水量为40m3,通过连续排液实现连续点火放喷,日产气最高为2.20×104m3,日产水60m3,取得了较好效果。


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含co2气藏气水同层产水规律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s1、利用核磁共振实验对岩心进行测试,通过核磁共振中饱和水t2谱和气驱水t2谱,得到储层可动流体饱和度swm;

3、s2、利用岩心分析资料,精确归位,建立密度与岩心孔隙度模型,结合用测井仪器录取钻井完井后得到的测井数据计算动用层孔隙度ф;

4、s3、利用根据岩电实验得到的岩电实验数据建立岩电方程,确定岩电参数图版,依据获取的孔隙度值,采用阿尔奇公式计算动用层原始含水饱和度sw。

5、进一步地,s4、利用实际压裂过程中的加砂量、加液量、排量的压裂参数和利用试井软件saphir计算出来的单井泄流半径确定单井控制半径r;

6、进一步地,s5、利用测井数据确定动用气水同层有效厚度h;

7、进一步地,s6、由压裂参数确定储层改造入井液量wp;

8、进一步地,s7、利用排水量计算模型最终确定气水同层动用累计排水量w;

9、进一步地,s8、利用长岩心多点测压物理模拟实验方法,明确不产气时地层压力pt和压降速率△p′,结合原始地层压力p,计算生产时间

10、进一步地,s9、最终得到平均日排水量计算模型

11、进一步地,利用核磁共振实验、实际压裂参数和测井数据,建立排水量计算公式,确定气水同层开发的累计排水量,同时利用长岩心多点测压物理模拟实验,明确压降速率和不产气时地层压力,结合原始地层压力,预测生产时间,进而确定平均日排水量。

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解决如何计算气水同层开发时的累计排水量和日排水量,创新提出一种基于核磁共振实验、测井以及长岩心多点测压物理模拟实验的主动排水采气以实现气水同层有效动用的新思路。突破了气水同层开发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创新引入了核磁共振实验、测井以及长岩心多点测压物理模拟实验,结合单井控制半径、动用储层有效厚度、孔吸度、含水饱和度、储层改造入井液量,建立累计排水量计算模型和生产时间预测模型,最终确定气水同层累计排水量和平均日排水量,以实现气水同层的有效动用,提高单井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CO2气藏气水同层产水规律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CO2气藏气水同层产水规律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S4、利用实际压裂过程中的加砂量、加液量、排量的压裂参数和利用试井软件saphir计算出来的单井泄流半径确定单井控制半径R。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CO2气藏气水同层产水规律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S5、利用测井数据确定动用气水同层有效厚度H。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CO2气藏气水同层产水规律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S6、由压裂参数确定储层改造入井液量Wp。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CO2气藏气水同层产水规律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S7、利用排水量计算模型最终确定气水同层动用累计排水量W。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含CO2气藏气水同层产水规律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S8、利用长岩心多点测压物理模拟实验方法,明确不产气时地层压力Pt和压降速率△P′,结合原始地层压力P,计算生产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含CO2气藏气水同层产水规律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S9、最终得到平均日排水量计算模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含CO2气藏气水同层产水规律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核磁共振实验、实际压裂参数和测井数据,建立排水量计算公式,确定气水同层开发的累计排水量,同时利用长岩心多点测压物理模拟实验,明确压降速率和不产气时地层压力,结合原始地层压力,预测生产时间,进而确定平均日排水量。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co2气藏气水同层产水规律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co2气藏气水同层产水规律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s4、利用实际压裂过程中的加砂量、加液量、排量的压裂参数和利用试井软件saphir计算出来的单井泄流半径确定单井控制半径r。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co2气藏气水同层产水规律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s5、利用测井数据确定动用气水同层有效厚度h。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co2气藏气水同层产水规律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s6、由压裂参数确定储层改造入井液量wp。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含co2气藏气水同层产水规律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s7、利用排水量计算模型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锋张辉李忠诚宋鹏宋朔郭世超程利远周林然张欣肖丽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