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长山岭公路隧道通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17576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特长山岭公路隧道通风系统,包括双向的隧道正洞、贯通平导和斜井,斜井与隧道正洞连通,贯通平导和斜井均设置有通风机房,通风机房内设置轴流风机,隧道正洞内设置由射流风机。贯通平导位于隧道正洞之间,贯通平导位于隧道正洞之间设有通道组,贯通平导通过通道组与隧道正洞连通,贯通平导负责隧道正洞两端通风及排烟。斜井通过送风道和排风道与正洞连通,斜井负责隧道正洞中间段的通风及排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隧道通风,具体涉及一种特长山岭公路隧道通风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特长公路隧道的通风方式主要有横向通风、半横向通风及纵向通风。随着隧道建设规模的增大,纵向通风方式已成为我国主流通风方式。尽管目前斜竖井分段纵向式通风已应用的相对成熟,但从已投入运营的隧道来看,在6—8km的特长隧道中,普遍采用了左右线各设一座斜井的通风建设模式。由于受斜井设置位置的影响,会造成建设规模增大,制约工程建设,同时这些隧道投入运营后,轴流风机多年未使用,存在设备闲置,维护不当等问题。而在长度超过10km的特长隧道中,斜井的设置数量和设置位置成为了影响这些特长隧道建设和运营的关键控制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工程造价低,节能降碳,能够快速救援的特长山岭公路隧道通风系统。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特长山岭公路隧道通风系统,包括双向的隧道正洞、贯通平导和斜井,斜井与隧道正洞连通,贯通平导和斜井均设置有通风机房,通风机房内设置轴流风机,隧道正洞内设置由射流风机;贯通平导位于隧道正洞之间,贯通平导位于隧道正洞之间设有通道组,贯通平导通过通道组与隧道正洞连通,贯通平导负责隧道正洞两端通风及排烟;斜井通过送风道和排风道与正洞连通,斜井负责隧道正洞中间段的通风及排烟。

3、优选地,所述通道组包括车行横通道、人行横通、送风通道、补风通道和排烟道。

4、优选地,所述双向隧道正洞包括平行布置的左洞和右洞,贯通平导位于左洞和右洞之间。

5、优选地,所述斜井包括左洞斜井和右洞斜井,左洞斜井与左洞连通,右洞斜井与右洞连通。

6、优选地,所述轴流风机和射流风机均能够双向转动。

7、优选地,所述射流风机安装于隧道正洞的隧道拱顶。

8、优选地,所述通风机房包括地面风机房和地下风机房,地面风机房位于地面上,地下风机房位于地面下。

9、优选地,所述贯通平导和斜井内均安装有对应的通风风机,结合贯通平导的通风风机、补风通道、排烟道、隧道正洞内的射流风机形成第一路通风线路,实现隧道前段通风;结合斜井的通风风机、送风道、排烟道、隧道正洞的射流风机形成第二路通风线路,实现隧道中段通风;结合贯通平导的通风风机、补风通道、排烟道、隧道正洞的射流风机形成第三路通风线路,实现隧道后段通风。

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特长山岭公路隧道通风系统,针对无法设置斜竖井的特长山岭公路隧道,提出利用设置贯通平导结合斜竖井进行纵向通风。贯通平导设置隔板,上方作为排烟通道,下方作为交通及辅助送风通道。为隧道主洞运营通风的排烟通道,不需要设置独立的排烟通道,节约工程造价。利用贯通平导上半断面作为排烟通道,每个横通道都可设置排烟口,主洞排烟距离由5km缩短至750m左右,提高火灾工况下隧道内人员逃生几率。贯通平导下半断面可兼作送风通道,辅助斜井为主洞送风,降低斜井送风风速,达到节能降碳。

12、2、本技术不仅避免了设置斜竖井设置困难制约工程,同时贯通平导超前主洞施工,可为主洞进行超前预报,为主洞开展信息化、施工动态设计提供依据。还可以利用贯通平导超前详细查明隧道不良地质类型、发育特征、段落等,降低主洞施工风险。同时贯通平导可以作为快速救援通道,用于隧道救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特长山岭公路隧道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向的隧道正洞(1)、贯通平导(2)和斜井(3),斜井(3)与隧道正洞(1)连通,贯通平导(2)和斜井(3)均设置有通风机房,通风机房内设置轴流风机,隧道正洞(1)内设置由射流风机;贯通平导(2)位于隧道正洞(1)之间,贯通平导(2)位于隧道正洞(1)之间设有通道组,贯通平导(2)通过通道组与隧道正洞(1)连通,贯通平导(2)负责隧道正洞(1)两端通风及排烟;斜井(3)通过送风道和排风道与正洞(1)连通,斜井(3)负责隧道正洞(1)中间段的通风及排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长山岭公路隧道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组包括车行横通道、人行横通、送风通道、补风通道和排烟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长山岭公路隧道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隧道正洞(1)包括平行布置的左洞(11)和右洞(12),贯通平导(2)位于左洞(11)和右洞(1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长山岭公路隧道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井(3)包括左洞斜井(31)和右洞斜井(32),左洞斜井(31)与左洞(11)连通,右洞斜井(32)与右洞(12)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长山岭公路隧道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流风机和射流风机均能够双向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长山岭公路隧道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风机安装于隧道正洞(1)的隧道拱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长山岭公路隧道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机房包括地面风机房和地下风机房,地面风机房位于地面上,地下风机房位于地面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长山岭公路隧道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平导(2)和斜井(3)内均安装有对应的通风风机,结合贯通平导(2)的通风风机、补风通道、排烟道、隧道正洞(1)内的射流风机形成第一路通风线路,实现隧道前段通风;结合斜井(3)的通风风机、送风道、排烟道、隧道正洞(1)的射流风机形成第二路通风线路,实现隧道中段通风;结合贯通平导(2)的通风风机、补风通道、排烟道、隧道正洞(1)的射流风机形成第三路通风线路,实现隧道后段通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长山岭公路隧道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向的隧道正洞(1)、贯通平导(2)和斜井(3),斜井(3)与隧道正洞(1)连通,贯通平导(2)和斜井(3)均设置有通风机房,通风机房内设置轴流风机,隧道正洞(1)内设置由射流风机;贯通平导(2)位于隧道正洞(1)之间,贯通平导(2)位于隧道正洞(1)之间设有通道组,贯通平导(2)通过通道组与隧道正洞(1)连通,贯通平导(2)负责隧道正洞(1)两端通风及排烟;斜井(3)通过送风道和排风道与正洞(1)连通,斜井(3)负责隧道正洞(1)中间段的通风及排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长山岭公路隧道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组包括车行横通道、人行横通、送风通道、补风通道和排烟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长山岭公路隧道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隧道正洞(1)包括平行布置的左洞(11)和右洞(12),贯通平导(2)位于左洞(11)和右洞(1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长山岭公路隧道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井(3)包括左洞斜井(31)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兰富安邹海云吴灵生严金秀王知义邓艳丹朱苡庆李帆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乐西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