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构件灌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7533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1
本技术公开一种预制构件灌浆装置,设置于上部预制件与下部预制件之间辅助上部预制件与下部预制件之间的灌浆,该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条长方木以及两条设置于长方木两端用于连接两条长方木的短方木,长方木与短方木围合形成长方形框架,长方形框架内为长方形的灌浆腔;长方木两端设置与灌浆腔连通的排气孔,且至少一侧的长方木中部设置以向灌浆腔内灌注灌浆料的灌浆孔;短方木中部设置与灌浆腔连通的贯通孔配合连接导管,该导管的出口端固定于上部预制件上,且导管的出口端高于上部预制件上设置的出浆孔的位置。本申请通过在长方木两端设置排气孔来确保灌浆腔中各角落处灌浆料的密实性;通过短方木上外接透明导管以便于观察灌浆内部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具体涉及一种预制构件灌浆装置


技术介绍

1、装配式建筑是将工业化与建筑构造相结合的一种建筑方式,相比于传统现浇结构,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受力结构之间的连接方式的不同。而节点的连接技术是装配式建筑的重要技术之一,其决定了装配式建筑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并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对此,各大高等院校对接连接节点的研究一直在进行,通过模拟实际工程情况来研究连接节点的各项力学性能。那如何保证灌浆的质量,使试验数据准确可靠是本专利所解决的问题。

2、对于装配式建筑竖向构件的连接,传统工程上预制构件灌浆通常采用座浆法封堵上下构件的缝隙,再由一注浆孔处灌浆,待浆料从出浆孔流出。而此方式如果应用在科研所用的试验构件中会存在以下问题:(1)实际座浆封堵时,座浆料会深入连接面内部,从而导致构件的有效灌浆截面面积被削减,影响最终试验数据;(2)由一侧注浆,理论上若内部连通线路通畅,灌浆料会在出浆口溢出,一旦灌浆料未顺利从出浆口流出的话,停止注浆可能内部浆料不饱满,如果持续盲目注浆容易发生爆仓的情况,原因就是无法判断内部的灌浆情况,这也是灌浆施工上的质量通病。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预制构件灌浆装置,以解决采用座浆封堵上下构件的缝隙时易出现的灌浆不充分,或在灌浆料未顺利从出浆口流出时无法判断灌浆内部情况等问题。具体方案如下:

2、一种预制构件灌浆装置,设置于上部预制件与下部预制件之间辅助上部预制件与下部预制件之间的灌浆,该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条长方木以及两条设置于长方木两端用于连接两条长方木的短方木,所述长方木与所述短方木围合形成长方形框架,长方形框架内为长方形的灌浆腔;所述长方木两端设置与所述灌浆腔连通的排气孔,且至少一侧的长方木中部设置灌浆孔,通过该灌浆孔向所述灌浆腔内灌注灌浆料;所述短方木中部设置与灌浆腔连通的贯通孔,贯通孔配合外接导管,该导管的出口端固定于上部预制件上,且确保所述导管的出口端高于上部预制件上设置的出浆孔的位置。

3、进一步地,所述上部预制件和下部预制件之间设有灌浆空间,所述长方形框架的底部端面与下部预制件的顶部端面抵接,长方形框架内壁与上部预制件下部的部分外壁通过固定架和步步紧配合固定。

4、进一步地,所述长方形框架与上部预制件和下部预制件抵接的端面上均设置密封条。

5、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条的厚度为1mm~3mm。

6、进一步地,灌浆结束后,在所述长方形框架与上部预制件和下部预制件的连接处填充环氧树脂胶。

7、优选地,所述导管为透明导管。

8、进一步地,所述长方木两端均延伸出所述短方木端部。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以下优点:本申请通过长方木和短方木的围合形成长方形框架围堵上部预制件与下部预制件之间需灌浆的空间来代替座浆,避免了座将料进入构连接节点内对预制件最后的加载试验结果产生干扰;且长方木两端设置于灌浆腔贯通的排气孔,以确保灌浆腔内各角落处灌浆料的密实性;通过短方木上外接透明导管,根据连通腔原理,可以观测内部的灌浆高度,当有出浆孔未流出灌浆料时,导管出口处不进行绑扎封堵,用于排出浆料,避免灌浆腔和上部预制件的套筒内部压力过大而出现爆仓现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制构件灌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设置于上部预制件(10)与下部预制件(20)之间辅助上部预制件(10)与下部预制件(20)之间的灌浆,所述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条长方木(1)以及两条设置于长方木(1)两端用于连接两条长方木(1)的短方木(2),所述长方木(1)与所述短方木(2)围合形成长方形框架,长方形框架内为长方形的灌浆腔(4);所述长方木(1)两端设置与所述灌浆腔(4)连通的排气孔(11),且至少一侧的长方木(1)中部设置灌浆孔(12),通过该灌浆孔(12)向所述灌浆腔(4)内灌注灌浆料;所述短方木(2)中部设置与灌浆腔(4)连通的贯通孔(21),该贯通孔配合外接导管(3),该导管(3)的出口端固定于上部预制件(10)上,且所述导管(3)的出口端高于上部预制件(10)上设置的出浆孔(5)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灌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预制件(10)和下部预制件(20)之间设有灌浆空间,所述长方形框架的底部端面与下部预制件(20)的顶部端面抵接,长方形框架内壁与上部预制件(10)下部部分外壁通过固定架和步步紧配合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灌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形框架与上部预制件(10)和下部预制件(20)抵接的端面上均设置密封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灌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的厚度为1mm~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灌浆装置,其特征在于,灌浆结束后,在所述长方形框架与上部预制件(10)和下部预制件(20)的连接处填充环氧树脂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灌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3)为透明导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灌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方木(1)两端均延伸出所述短方木(2)端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构件灌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设置于上部预制件(10)与下部预制件(20)之间辅助上部预制件(10)与下部预制件(20)之间的灌浆,所述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两条长方木(1)以及两条设置于长方木(1)两端用于连接两条长方木(1)的短方木(2),所述长方木(1)与所述短方木(2)围合形成长方形框架,长方形框架内为长方形的灌浆腔(4);所述长方木(1)两端设置与所述灌浆腔(4)连通的排气孔(11),且至少一侧的长方木(1)中部设置灌浆孔(12),通过该灌浆孔(12)向所述灌浆腔(4)内灌注灌浆料;所述短方木(2)中部设置与灌浆腔(4)连通的贯通孔(21),该贯通孔配合外接导管(3),该导管(3)的出口端固定于上部预制件(10)上,且所述导管(3)的出口端高于上部预制件(10)上设置的出浆孔(5)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灌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预制件(10)和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晨雨唐佳楠朱益强赵满福王强城李燕
申请(专利权)人:华临绿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