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式对辊刀组管道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7522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1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螺旋式对辊刀组管道机器人,包括车体和对辊刀组装置;对辊刀组装置设置在车体的前端;对辊刀组装置包括第一对辊刀组、第二对辊刀组、驱动组件以及六方旋转轴;驱动组件安装在车体上;六方旋转轴转动设置在车体上;第一对辊刀组的一端安装在车体上,第一对辊刀组的另一端通过六方旋转轴固定在驱动组件上;第二对辊刀组的一端安装在车体上,第二对辊刀组的另一端通过六方旋转轴固定在驱动组件上;第一对辊刀组和第二对辊刀组呈相对设置,第一对辊刀组和第二对辊刀组的刀片相互交错排列。通过电机、驱动组件、六方旋转轴将扭矩传递给对辊刀组,对辊刀组的刀钩勾住物料往内撕,对辊的刀片像剪刀一样切碎废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道清淤,具体地,涉及一种螺旋式对辊刀组管道机器人


技术介绍

1、城市下水管道是城市的“血管”,肩负着收集、输送城市污水和雨水的重任,是城市水体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下水管道内一般都会出现淤堵情况,有的充满泥水混合淤泥,有的被垃圾堵塞,垃圾成分也各不相同,有软的塑料袋、纺织物、细绳等,也有硬的砖头、石块、木棍、金属杆等。

2、目前,下水管道传统清理方法主要以人工为主,定期通过人工在窨井口处抽出淤泥和垃圾,然而仍是清洗不到位,无法对下水管道内的垃圾进行清理,过一段时间又会很快出现淤堵。

3、现有公开号为cn214461084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管道清淤机器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驱动轴,驱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钻头,钻头上设置有铰刀,机体的底部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水泵,水泵的出水口处固定连接有水管,机体的底部设置有四个电动轮,机体的一侧顶部接触有侧板,机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板,侧板的一侧开设有导槽,导板与导槽相卡装。

4、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缺陷:

5、1、由于地下管道内的垃圾成分比较复杂,管道机器人的刀具需要应对各种垃圾,现有的刀具不易切碎固定废弃物;

6、2、由于地下管道比较复杂,目前的摄像不能全方位覆盖井下状况,造成螺旋式对辊刀组在工作过程中不能完全清理干净下面垃圾,管道内存在少量垃圾。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旋式对辊刀组管道机器人。

2、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螺旋式对辊刀组管道机器人,包括车体和对辊刀组装置,所述对辊刀组装置设置在车体的前端,所述对辊刀组装置包括第一对辊刀组、第二对辊刀组以及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车体上;所述第一对辊刀组和第二对辊刀组均转动安装在车体上,所述第一对辊刀组和第二对辊刀组呈相对设置,所述驱动组件分别驱动第一对辊刀组和第二对辊刀组转动,所述第一对辊刀组和第二对辊刀组相对转动,所述第一对辊刀组和第二对辊刀组的刀片相互交错排列。

3、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圆柱齿轮、第二圆柱齿轮、第三圆柱齿轮以及第四圆柱齿轮,所述第一圆柱齿轮与电机的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圆柱齿轮与第二圆柱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圆柱齿轮与第三圆柱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圆柱齿轮与第四圆柱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对辊刀组包括第一对辊刀和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二对辊刀组包括第二对辊刀和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的两端均转动安装在车体上,所述第一对辊刀和第三圆柱齿轮均固定在第一旋转轴上,所述第二对辊刀和第四圆柱齿轮均固定在第二旋转轴上。

4、优选地,所述第一对辊刀和第二对辊刀均包括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所述第一刀片的刀片尺寸与第二刀片的刀片尺寸不同;所述第一对辊刀的第一刀片与第二对辊刀的第二刀片在同一平面上呈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对辊刀的第二刀片与第二对辊刀的第一刀片在同一平面上呈相对设置。

5、优选地,所述车体包括下壳体和吸污头底板,所述下壳体设置在对辊刀组装置的上部;所述吸污头底板设置在对辊刀组装置的下部;所述第三圆柱齿轮和第四圆柱齿轮分别安装在下壳体内,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一端和第二旋转轴的一端分别转动安装在吸污头底板上,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另一端和第二旋转轴的另一端分别转动安装在下壳体上。

6、优选地,所述下壳体的下部设置有通道,所述通道与外界吸污管连通。

7、优选地,所述车体上还设置有吸污头上盖,所述吸污头上盖设置在下壳体的上部。

8、优选地,所述吸污头上盖上设置有前盖板,所述前盖板上设置有第一照明灯、摄像头以及第二照明灯,所述摄像头设置在第一照明灯和第二照明灯之间。

9、优选地,所述下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

10、优选地,所述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的两端均通过深沟球轴承转动设置在车体上。

11、优选地,所述第一对辊刀和第二对辊刀均包括冷作模具钢刀。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3、1、本技术设置第一对辊刀组和第二对辊刀组上的刀片在相邻的一侧呈螺旋状排列,这种螺旋状结构主要靠“剪和切”的原理来完成破碎固体废弃物的过程,通过电机带动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分别带动第一对辊刀组和第二对辊刀组,驱动组件将扭矩传递给第一对辊刀组和第二对辊刀组,第一对辊刀组和第二对辊刀组相对转动,对辊刀组的刀钩勾住物料往内撕,对辊的刀片像剪刀一样切碎废物;

14、2、本技术通过在第一对辊刀和第二对辊刀上均设置两个不同尺寸的刀片,在两个大刀片之间增加小刀片,结构简单、布置紧凑、工作稳定,加工成本低,不仅能增大第一对辊刀组、第二对辊刀组上的刀片的剪切能力,而且通过不停地冲击、挤压、撕裂垃圾等杂物,有利于地提高对辊刀组的粉碎性能;

15、3、本技术通过在下壳体的下部开有一与外界吸污管连通的通道,该通道从头到尾是贯通的,这样通过螺旋式对辊刀组撕碎后的物质可通过通道、外界吸污管被及时吸走;

16、4、本技术通过螺旋式对辊刀组采用材质cr12mov冷作模具钢,硬度高,具有耐磨性强、抗冲击性强,适合撕碎塑料袋、纺织物、细绳等材质较软的纤维状废料和木材、废旧家具、硬度高的塑料等;

17、5、本技术通过在前盖板上设置摄像头,并在摄像头的两侧设置第一照明灯和第二照明灯,摄像头在环境较暗的管道内获得合适的亮光,摄像头摄像清晰,有利于地面控制机器人进出管道并清理垃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旋式对辊刀组管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和对辊刀组装置,所述对辊刀组装置设置在车体的前端,所述对辊刀组装置包括第一对辊刀组、第二对辊刀组以及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车体上,所述第一对辊刀组和第二对辊刀组均转动安装在车体上,所述第一对辊刀组和第二对辊刀组呈相对设置,所述驱动组件分别驱动第一对辊刀组和第二对辊刀组转动,所述第一对辊刀组和第二对辊刀组相对转动,所述第一对辊刀组和第二对辊刀组的刀片相互交错排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式对辊刀组管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辊刀(9)和第二对辊刀(7)均包括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所述第一刀片的刀片尺寸与第二刀片的刀片尺寸不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式对辊刀组管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包括下壳体(11)和吸污头底板(8),所述下壳体(11)设置在对辊刀组装置的上部,所述吸污头底板(8)设置在对辊刀组装置的下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旋式对辊刀组管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1)的下部设置有通道,所述通道与外界吸污管连通。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旋式对辊刀组管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上还设置有吸污头上盖(1),所述吸污头上盖(1)设置在下壳体(11)的上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螺旋式对辊刀组管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污头上盖(1)上设置有前盖板(3),所述前盖板(3)上设置有第一照明灯(5)、摄像头(4)以及第二照明灯(2),所述摄像头(4)设置在第一照明灯(5)和第二照明灯(2)之间。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旋式对辊刀组管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喷头(6)和第二喷头(1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式对辊刀组管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轴(18)和第二旋转轴(16)的两端均通过深沟球轴承(17)转动设置在车体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式对辊刀组管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辊刀(9)和第二对辊刀(7)均包括冷作模具钢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式对辊刀组管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和对辊刀组装置,所述对辊刀组装置设置在车体的前端,所述对辊刀组装置包括第一对辊刀组、第二对辊刀组以及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车体上,所述第一对辊刀组和第二对辊刀组均转动安装在车体上,所述第一对辊刀组和第二对辊刀组呈相对设置,所述驱动组件分别驱动第一对辊刀组和第二对辊刀组转动,所述第一对辊刀组和第二对辊刀组相对转动,所述第一对辊刀组和第二对辊刀组的刀片相互交错排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式对辊刀组管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辊刀(9)和第二对辊刀(7)均包括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所述第一刀片的刀片尺寸与第二刀片的刀片尺寸不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式对辊刀组管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包括下壳体(11)和吸污头底板(8),所述下壳体(11)设置在对辊刀组装置的上部,所述吸污头底板(8)设置在对辊刀组装置的下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旋式对辊刀组管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国乔卢政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乔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