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牙耳机充电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7509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蓝牙耳机充电盒结构,其属于蓝牙耳机的技术领域,其包括:盒体、容置腔以及盖体;所述盒体之中设置所述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于收纳蓝牙耳机。所述盖体与所述盒体活动连接;所述盖体连接于所述容置腔的邻侧;所述盖体沿与所述盒体的连接处旋转遮挡所述容置腔或露出所述容置腔;从而,可以使所述盖体沿其旋转轴旋转动作时,所述盖体沿所述容置腔的径向切入所述容置腔的上方以实现对所述容置腔的遮挡或露出。所述盒体还可设置有支撑其自身进行旋转的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以使所述盒体可以用作指尖陀螺的玩法,增强了其可玩性。所以,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更好的美观性以及更强的趣味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蓝牙耳机的,特别是涉及一种蓝牙耳机充电盒结构


技术介绍

1、蓝牙耳机是指将蓝牙技术应用在免持耳机上,让使用者可以免除电线的牵绊,从而方便地解放双手以实现轻松通话的功能。自从蓝牙耳机问世以来,一直是行动商务族提升效率的好工具,目前对蓝牙耳机通常配置有相对应的充电盒,实现对耳机进行充电和存储的功能。蓝牙耳机所配套的充电盒一方面可以为耳机提供充电的功能,另一方面又可以作为收纳蓝牙耳机的容器。因而,极大地增强了蓝牙耳机的使用便利性。

2、随着无线蓝牙耳机的普及,客户对无线蓝牙耳机充电盒的使用也有了更多的要求,多数无线数蓝牙耳机的充电盒都采用翻盖的方式,用连接板铰接充电盒上盖和下盖,以达到开启或关闭充电盒的目的。由于,充电盒的使用频次很高、而且使用时需要随身携带,很容易导致充电盒磨损、摔落造成充电盒损坏,更换充电盒的成本往往比较高,增加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3、基于此,中国专利cn110958530a公开了一种充电盒及蓝牙耳机;该种充电盒包括:充电座、防护外壳,该充电座包括壳体、电池以及主板,在壳体上部设有容置槽,在容置槽的槽壁上设有与主板电连接的充电接触部,该防护外壳包括底壳、转动连接在底壳一侧处的上盖,充电座可拆卸的安装在底壳上,并且设置在上盖与底壳扣合在一起后形成的空间内;该种蓝牙耳机包括至少一个耳机主体以及上述充电盒,在充电座上设置有与耳机主体的数量一致的容置槽。防护外壳可以防止磨损充电座,在摔落时能够有效的对充电座形成防护,在防护外壳磨损或者损坏时,可以给充电座更换一个防护外壳,解决了现有充电盒易磨损及摔落成充电盒损坏的问题,能够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此外,现有的蓝牙耳机通常也会使用翻盖开合的结构,而该种结构会使充电盒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晃动或者误操作充电关闭。基于此,中国专利cn110166876b还公开了一种磁吸式无线蓝牙耳机充电盒,其包括充电盒本体、磁吸结构和充电结构,充电盒本体包括充电盒上盖和充电盒下盖两部分,磁吸结构设置于充电盒上盖和充电盒下盖内,充电结构设置于充电盒下盖内,磁铁组件设置有第一磁铁、第二磁铁、第三磁铁、第四磁铁、第五磁铁和第六磁铁,本专利技术合理地设置了磁铁的位置和磁力的大小,设置第一磁铁和第三磁铁的磁极与蓝牙耳机内磁铁磁极相反,设置第二磁铁和第五磁铁的磁极相反,设置第六磁铁与第一磁铁的磁极相同,该种磁吸式无线蓝牙耳机充电盒,具有既可以利用磁铁的吸力达到关闭充电盒的目的,又能够有效的防止晃动等误操作而关闭充电盒,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4、然而,现有技术所公开的蓝牙耳机充电盒还存在美观性以及可玩性不足的技术问题。具体的,现有技术所公开的蓝牙耳机充电盒没有脱离翻盖打开的使用模式,在蓝牙耳机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状下,如何提高产品差异化以及改善用户体验为提高蓝牙耳机销量的最有力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提高蓝牙耳机充电盒的美观性与趣味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蓝牙耳机充电盒结构。

2、一种蓝牙耳机充电盒结构,其包括:盒体、容置腔以及盖体;所述盒体之中设置所述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于收纳蓝牙耳机。所述盖体与所述盒体活动连接;所述盖体连接于所述容置腔的邻侧;所述盖体沿与所述盒体的连接处旋转遮挡所述容置腔或露出所述容置腔。

3、进一步的,所述盖体与所述盒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垫圈以及连接件;所述垫圈设置于所述盖体与所述盒体之间;所述连接件将所述盖体与所述垫圈连接于所述盒体。

4、更进一步的,所述盒体之上设置有锁合件;所述锁合件相对于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容置腔的相对侧。

5、更进一步的,所述锁合件与所述盖体匹配锁扣以将所述盖体维持遮挡所述容置腔的状态;或者,所述锁合件与所述盖体解锁后将所述盖体释放以使所述盖体沿所述垫圈的轴向旋转打开以露出所述容置腔。

6、更进一步的,所述盒体具有第一盒体以及第二盒体;所述第一盒体与所述第二盒体相对开合设置。

7、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盒体与所述第二盒体之间设置有电池、若干线路板、若干触针以及接插件。

8、更进一步的,所述电池分别与每一所述线路板电性连接。

9、更进一步的,若干所述触针对应与所述线路板电性连接,每一所述容置腔之中均露出若干所述触针。

10、更进一步的,所述接插件对应与所述线路板电性连接。

11、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盒体与所述第二盒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配对连接时分别活动连接于所述盒体的两侧面;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盒体之间设置有轴承。

12、综上所述,本技术蓝牙耳机充电盒结构分别设有盒体、容置腔以及盖体;所述盒体之中设置所述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于收纳蓝牙耳机。所述盖体与所述盒体活动连接;所述盖体连接于所述容置腔的邻侧;所述盖体沿与所述盒体的连接处旋转遮挡所述容置腔或露出所述容置腔;从而,可以使所述盖体沿其旋转轴旋转动作时,所述盖体沿所述容置腔的径向切入所述容置腔的上方以实现对所述容置腔的遮挡或露出。该种打开方式区别于现有的翻盖开合的方式而具有独特的美感。所以,本技术蓝牙耳机充电盒结构解决了如何提高蓝牙耳机充电盒美观性以及趣味性的技术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蓝牙耳机充电盒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盒体(1)、容置腔(2)以及盖体(3);所述盒体(1)之中设置所述容置腔(2);所述容置腔(2)用于收纳蓝牙耳机;所述盖体(3)与所述盒体(1)转动连接,所述盖体(3)的旋转轴的轴向与蓝牙耳机从所述容置腔(2)中的放入或取出方向相平行;所述盖体(3)连接于所述容置腔(2)的邻侧;所述盖体(3)沿与所述盒体(1)的连接处旋转遮挡所述容置腔(2)或露出所述容置腔(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充电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3)与所述盒体(1)的连接处设置有垫圈(4)以及连接件(5);所述垫圈(4)设置于所述盖体(3)与所述盒体(1)之间;所述连接件(5)将所述盖体(3)与所述垫圈(4)连接于所述盒体(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蓝牙耳机充电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之上设置有锁合件(6);所述锁合件(6)相对于所述连接件(5)设置于所述容置腔(2)的相对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蓝牙耳机充电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合件(6)与所述盖体(3)匹配锁扣以将所述盖体(3)维持遮挡所述容置腔(2)的状态;或者,所述锁合件(6)与所述盖体(3)解锁后将所述盖体(3)释放以使所述盖体(3)沿所述垫圈(4)的轴向旋转打开以露出所述容置腔(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蓝牙耳机充电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具有第一盒体(101)以及第二盒体(102);所述第一盒体(101)与所述第二盒体(102)相对开合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蓝牙耳机充电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体(101)与所述第二盒体(102)之间设置有电池(7)、若干线路板(8)、若干触针(9)以及接插件(1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蓝牙耳机充电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7)分别与每一所述线路板(8)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蓝牙耳机充电盒结构,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触针(9)对应与所述线路板(8)电性连接,每一所述容置腔(2)之中均露出若干所述触针(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蓝牙耳机充电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插件(10)对应与所述线路板(8)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蓝牙耳机充电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体(101)与所述第二盒体(10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件(11)以及第二连接件(12);所述第一连接件(11)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2)配对连接时分别活动连接于所述盒体(1)的两侧面;所述第一连接件(11)与所述第一盒体(101)之间设置有轴承(1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蓝牙耳机充电盒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盒体(1)、容置腔(2)以及盖体(3);所述盒体(1)之中设置所述容置腔(2);所述容置腔(2)用于收纳蓝牙耳机;所述盖体(3)与所述盒体(1)转动连接,所述盖体(3)的旋转轴的轴向与蓝牙耳机从所述容置腔(2)中的放入或取出方向相平行;所述盖体(3)连接于所述容置腔(2)的邻侧;所述盖体(3)沿与所述盒体(1)的连接处旋转遮挡所述容置腔(2)或露出所述容置腔(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耳机充电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3)与所述盒体(1)的连接处设置有垫圈(4)以及连接件(5);所述垫圈(4)设置于所述盖体(3)与所述盒体(1)之间;所述连接件(5)将所述盖体(3)与所述垫圈(4)连接于所述盒体(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蓝牙耳机充电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之上设置有锁合件(6);所述锁合件(6)相对于所述连接件(5)设置于所述容置腔(2)的相对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蓝牙耳机充电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合件(6)与所述盖体(3)匹配锁扣以将所述盖体(3)维持遮挡所述容置腔(2)的状态;或者,所述锁合件(6)与所述盖体(3)解锁后将所述盖体(3)释放以使所述盖体(3)沿所述垫圈(4)的轴向旋转打开以露出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保良朱婷婷尹竹青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业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