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导流板的进水室结构及车用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7426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3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导流板的进水室结构及车用散热器,该带有导流板的进水室结构包括进水壳体和导流板,进水壳体具有进水通道以及进水口,导流板位于进水通道内且对应进水口设置,导流板包括导流壁、连接壁和支撑壁,连接壁的两侧分别与导流壁和支撑壁相连,导流壁和支撑壁均与进水壳体的内壁相连。导流壁对应进水口的部分形成为曲壁,导流壁与支撑壁等间距间隔设置。该进水室结构的结构较为简单,制造成本较低,可有效地降低冷却水垂直冲击所产生的局部阻力损失,降低冷却水泵功耗,提升节能经济性,冷却水冲击导流板后可沿流向更均匀地分布,使得车用散热器性能有效地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导流板的进水室结构及车用散热器


技术介绍

1、冷却系统对于传统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经济性能及节能环保性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冷却系统中散热器水室的流动与换热性能至关重要。目前散热器水室结构因制造工艺技术及成本影响多为规则形状,其进水管位置则根据整车安装方式需求,一般位于水室中间部位或两端的某一端部位(以下简称端部)。当进水管位于水室中间部位时,冷却水通过冲击水室内壁后可以较好的向两端分流;当进水管位于水室端部时,冷却水垂直冲击水室内壁会产生较大的局部阻力损失,导致水室中间及另一端的冷却水流速不均或导致冷却水泵功耗增大,从而冷却系统的流动与换热性能下降。现有技术中,针对水室的导流罩的研究专利技术中,其结构较为复杂且制造加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带有导流板的进水室结构,该进水室结构的结构较为简单,制造成本较低,可有效地降低冷却水垂直冲击所产生的局部阻力损失,降低冷却水泵功耗,提升节能经济性,冷却水冲击导流板后可沿流向更均匀地分布,使得车用散热器性能有效地提升。

2、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用散热器,该车用散热器的功耗相对低,散热性能好,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3、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导流板的进水室结构,包括:进水壳体,所述进水壳体具有进水通道以及进水口;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位于所述进水通道内且对应所述进水口设置,所述导流板包括导流壁、连接壁和支撑壁,所述连接壁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导流壁和所述支撑壁相连,所述导流壁和所述支撑壁均与所述进水壳体的内壁相连;其中:所述导流壁对应所述进水口的部分形成为曲壁,所述导流壁与所述支撑壁等间距间隔设置。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壁包括第一曲面和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曲面对应所述进水口设置,所述第一倾斜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曲面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进水通道的底壁相连。

6、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壁包括第二曲面和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二倾斜面与所述第一倾斜面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二倾斜面与所述第一倾斜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曲面与所述第一曲面之间的距离。

7、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曲面和所述第二曲面均为圆弧面,且所述第一曲面和所述第二曲面同心设置。

8、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倾斜面的长度为所述第二倾斜面长度的1.5倍-2倍。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还包括导流过渡区,所述导流过渡区为弧形区域,且用于连接所述导流壁与所述进水通道的侧壁。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还包括支撑过渡区,所述支撑过渡区为弧形区域,且用于连接所述支撑壁与所述进水通道的底壁和侧壁。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和所述进水壳体为一体注塑件。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壳体的外侧设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纵向加强筋以及沿其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横向加强筋。

13、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车用散热器,包括如前文所述的带有导流板的进水室结构、换热芯体结构以及出水室结构,所述带有导流板的进水室结构和所述出水室结构分别连接于所述换热芯体结构的两侧。

14、本技术的带有导流板的进水室结构的有益效果:由于在进水壳体内设置有导流板,且导流壁和支撑壁均与进水壳体的内壁相连,由此导流板为一个等厚度的板状结构,相比于现有技术的导流罩结构,导流板的结构较为简单,简化了进水室结构的结构,降低了进水室结构的制造成本。由于导流壁对应进水口的部分形成为曲壁,冷却水从进水口进入进水通道时,可有效地降低冷却水垂直冲击所产生的局部阻力损失,降低冷却水泵功耗,提升节能经济性,并使得冷却水在进水通道内沿流向均匀地分布,保证了远离进水口的进水通道的端部内冷却水的流速,从而有利于提升车用散热器的流动与换热性能。

15、本技术的车用散热器的有益效果:由于具有前文所述的带有导流板的进水室结构,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冷却水从进水口进入进水通道时,可有效地降低冷却水垂直冲击所产生的局部阻力损失,降低冷却水泵功耗,提升节能经济性,提升车用散热器的流动与换热性能;并且由于带有导流板的进水室结构的结构简单,且由于带有导流板的进水室结构与水室为一体成型件,使得车用散热器的结构也相对简单,制造成本较低。

16、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导流板的进水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导流板的进水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壁(210)包括第一曲面(211)和第一倾斜面(212),所述第一曲面(211)对应所述进水口(120)设置,所述第一倾斜面(2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曲面(211)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进水通道(110)的底壁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导流板的进水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壁(230)包括第二曲面(231)和第二倾斜面(232),所述第二倾斜面(232)与所述第一倾斜面(212)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二倾斜面(232)与所述第一倾斜面(212)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曲面(231)与所述第一曲面(211)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导流板的进水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面(211)和所述第二曲面(231)均为圆弧面,且所述第一曲面(211)和所述第二曲面(231)同心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导流板的进水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面(212)的长度为所述第二倾斜面(232)长度的1.5倍-2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导流板的进水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200)还包括导流过渡区(240),所述导流过渡区(240)为弧形区域,且用于连接所述导流壁(210)与所述进水通道(110)的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导流板的进水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200)还包括支撑过渡区(250),所述支撑过渡区(250)为弧形区域,且用于连接所述支撑壁(230)与所述进水通道(110)的底壁和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导流板的进水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200)和所述进水壳体(100)为一体注塑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导流板的进水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壳体(100)的外侧设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纵向加强筋(130)以及沿其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横向加强筋(140)。

10.一种车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有导流板的进水室结构、换热芯体结构以及出水室结构,所述带有导流板的进水室结构和所述出水室结构分别连接于所述换热芯体结构的两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导流板的进水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导流板的进水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壁(210)包括第一曲面(211)和第一倾斜面(212),所述第一曲面(211)对应所述进水口(120)设置,所述第一倾斜面(2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曲面(211)相连,另一端与所述进水通道(110)的底壁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导流板的进水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壁(230)包括第二曲面(231)和第二倾斜面(232),所述第二倾斜面(232)与所述第一倾斜面(212)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二倾斜面(232)与所述第一倾斜面(212)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曲面(231)与所述第一曲面(211)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导流板的进水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曲面(211)和所述第二曲面(231)均为圆弧面,且所述第一曲面(211)和所述第二曲面(231)同心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导流板的进水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倾斜面(212)的长度为所述第二倾斜面(232)长度的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庞涛飞柯昀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马勒热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