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暖风加热管压装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51170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30 1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暖风加热管压装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压机下模、压机上模和气缸组件,压机下模用于定位外铝管;压机上模能相对靠近或远离于压机下模,以与外铝管贴合并进行限位;气缸组件的输出端相对设置于外铝管的端口,并传动连接于加热条组件,以将加热条组件置入外铝管内的预设位置;当加热条组件置入外铝管内后,压机上模持续下降至压装位置,以使外铝管经塑性变形后与加热条组件固定连接,形成电暖风加热管。不同于现有的传统涂胶工艺,上述压装方法能够避免涂胶工艺造成的导热性能不良、过程控制复杂困难等问题,也不会产生现场胶水漏胶、废胶造成的环境污染情况,同时提高了电暖风加热管生产效率以及使用安全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暖风加热管生产制造,尤其涉及一种电暖风加热管压装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电暖风加热管通常是由金属或合金丝制成的发热体和陶瓷或者石英玻璃等绝缘材料制成的外套管组成。当电流通过发热体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得外套管的表面温度升高,从而起到加热空气的作用。

2、目前电暖风加热管普遍采用ptc加热陶瓷与绝缘膜缠绕之后与外铝管灌胶粘接,这样不仅能够保证ptc加热陶瓷与外界的隔离,还能够增强加热陶瓷与外铝管之间的粘合力。然而,现有的常用工艺过程存在涂胶成本高、涂胶过程控制复杂、胶水影响产品导热性能等缺陷,导致电暖风加热管生产效率以及使用安全可靠性较差。

3、因此,现亟需一种电暖风加热管压装装置及方法,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暖风加热管压装装置,能够避免涂胶工艺造成的导热性能不良、过程控制复杂困难等问题,提高电暖风加热管生产效率以及使用安全可靠性。

2、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暖风加热管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机下模(1)、压机上模(2)和气缸组件,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暖风加热管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组件包括第一气缸(41)和第二气缸(42),沿所述外铝管(100)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一气缸(41)和所述第二气缸(42)分别设置于所述外铝管(100)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一气缸(41)和所述第二气缸(42)两者中的其中一个的输出端能伸入所述外铝管(100)内,以限定出供加热条组件(200)移动的限位通道,两者中的另一个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于所述加热条组件(200),以将所述加热条组件(200)置入所述外铝管(100)内,并能...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暖风加热管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机下模(1)、压机上模(2)和气缸组件,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暖风加热管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组件包括第一气缸(41)和第二气缸(42),沿所述外铝管(100)的轴线方向,所述第一气缸(41)和所述第二气缸(42)分别设置于所述外铝管(100)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一气缸(41)和所述第二气缸(42)两者中的其中一个的输出端能伸入所述外铝管(100)内,以限定出供加热条组件(200)移动的限位通道,两者中的另一个的输出端传动连接于所述加热条组件(200),以将所述加热条组件(200)置入所述外铝管(100)内,并能沿所述限位通道移动至预设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暖风加热管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水平垂直于所述外铝管(100)的轴线的方向,所述电暖风加热管压装装置还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外铝管(100)的相对两侧的限位组件(5),当所述压机上模(2)下降到与所述外铝管(100)贴合时,两个所述限位组件(5)能相对靠近,且当所述压机上模(2)下降至所述外铝管(100)塑性变形起始位置时,两个所述限位组件(5)能紧密贴合于所述外铝管(1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暖风加热管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5)包括限位块(52)、推动件(53)和悬臂(54),所述限位块(52)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压机下模(1)上,所述推动件(53)固连于所述限位块(52),所述悬臂(54)沿竖向延伸并装设于所述压机上模(2)上,当所述压机上模(2)下降到与所述外铝管(100)贴合时,所述悬臂(54)水平相对设置于所述推动件(53),并能受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涵奇王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马勒热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