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堵涡旋坐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7356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38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堵涡旋坐便器,坐便器的主体包括上部的盆圈、内侧的漏斗状盆腔及与漏斗状盆腔连接的排污管,在漏斗状盆腔的上部旁侧,设有与进水通道连通的冲水孔,冲水孔冲出的水流与漏斗状盆腔的腔面触碰旋转而构成坐便器冲水水流涡旋式冲洗结构;排污管的进入端管径小于排污管的排出端管径而构成坐便器的防堵结构。具有防堵、更容易冲下较大的污物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堵涡旋坐便器


技术介绍

1、虹吸式坐便器是利用水位差来完成虹吸的座便器,它不需要借助水力就能冲走污物。虹吸式坐便器内有一个形状呈侧倒状的完整s型排污管道,基于利用虹吸原理,其排污管道又长又细,盆壁坡度较缓,使坐便器显得比较矮胖。这种坐便器存在的问题,排污管道又长又细,容易堵塞杂物,此外,盆底需要更多的存水空间,相对比较费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堵涡旋坐便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坐便器排污弯管容易堵塞杂物的问题。

2、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堵涡旋坐便器,坐便器的主体包括上部的盆圈、内侧的漏斗状盆腔及与漏斗状盆腔连接的排污管,在漏斗状盆腔的上部旁侧,设有与进水通道连通的冲水孔,冲水孔冲出的水流与漏斗状盆腔的腔面触碰旋转而构成坐便器冲水水流涡旋式冲洗结构;排污管的进入端管径小于排污管的排出端管径而构成坐便器的防堵结构。

3、本技术,排污管的截面形状大致呈倒u形。

4、本技术,冲水孔沿漏斗状盆腔的腔面设有导流台阶,导流台阶向冲水方向前端渐变为尖角,构成冲水水流喷射结构。

5、本技术,冲水孔位于漏斗状盆腔的上部左旁侧或上部右旁侧,构成坐便器冲水水流顺时针或逆时针涡旋式冲洗结构。

6、本技术,采用涡旋式冲洗结构冲走污物,容易冲掉黏附在坐便器盆面的脏物;采用排污管的进入端管径小于排污管的排出端管径,起到防堵作用;排污管道采用倒u形,管路短且弯道少,更容易冲下较大的污物。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堵涡旋坐便器,坐便器的主体包括上部的盆圈(1)、内侧的漏斗状盆腔(2)及与漏斗状盆腔连接的排污管(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漏斗状盆腔的上部旁侧,设有与进水通道(4)连通的冲水孔(5),所述冲水孔冲出的水流与漏斗状盆腔的腔面(6)触碰旋转而构成坐便器冲水水流涡旋式冲洗结构;排污管的进入端管径(D1)小于排污管的排出端管径(D2)而构成坐便器的防堵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涡旋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管的截面形状大致呈倒U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堵涡旋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水孔沿漏斗状盆腔的腔面设有导流台阶(7),所述导流台阶向冲水方向前端渐变为尖角(8),构成冲水水流喷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堵涡旋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水孔位于漏斗状盆腔的上部左旁侧或上部右旁侧,构成坐便器冲水水流顺时针或逆时针涡旋式冲洗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堵涡旋坐便器,坐便器的主体包括上部的盆圈(1)、内侧的漏斗状盆腔(2)及与漏斗状盆腔连接的排污管(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漏斗状盆腔的上部旁侧,设有与进水通道(4)连通的冲水孔(5),所述冲水孔冲出的水流与漏斗状盆腔的腔面(6)触碰旋转而构成坐便器冲水水流涡旋式冲洗结构;排污管的进入端管径(d1)小于排污管的排出端管径(d2)而构成坐便器的防堵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镇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宾丽卫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