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建设用排水沟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7348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38
本技术涉及排水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建设用排水沟结构,包括路面、防坠网,所述路面的内壁设置有沟体,所述沟体的底部设置有抬升组件,所述沟体的中部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沟体的内壁中部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抬升组件包括保护箱。本技术中,能够通过外接转杆从而使得双向丝杆转动,逐步顶升过滤板,方便工作人员对过滤网所拦截的垃圾进行清理,有效能够保持排水沟排水效率,减少堵塞情况发生,能够提高排水沟行人防坠性能,提高综合安全性,能够在雨水篦子损坏后通过防坠网避免行人踩踏掉落排水沟内,并且通过快拆设计,能够在后续维护中,快速更换防坠网,以此保持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排水沟,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建设用排水沟结构


技术介绍

1、水利工程中的排水沟是用于排放、引导和管理雨水、地表水或地下水的通道,并且调节水位,防止水体上涨过快,从而减少洪水风险,另外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起到水向引导作用。

2、但现有部分排水沟在使用过程中一般在排水沟入水口设置过滤网,以此来减少垃圾和杂物堵塞排水沟的风险,通过这样的设计虽然能够提高排水效率,但仍需人工重复对过滤板一侧的垃圾进行清理,以此维持排水沟的排水效率,无法统一对过滤的落叶或者垃圾进行收集。

3、针对上述问题,为此,提出一种水利工程建设用排水沟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建设用排水沟结构,旨在改善现有技术中无法对排水沟内所过滤的垃圾进行统一收集的问题,以及现有技术中随着雨水以及水利工程车碾压等原因,盖在排水沟顶部的雨水篦子会逐渐损坏,若行人通过则增加掉落风险,增加危险性。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建设用排水沟结构,包括路面、防坠网,所述路面的内壁设置有沟体,所述沟体的底部设置有抬升组件,所述沟体的中部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沟体的内壁中部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抬升组件包括保护箱,所述保护箱的内壁左侧转动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双向丝杆,所述路面的内壁左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外壁左右两侧均螺纹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杆。

3、进一步地,通过这样的设计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对过滤板所过滤的垃圾清理,有效保证排水沟排水效率长期稳定。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5、所述防护组件包括锁定柱,多个所述锁定柱固定连接在沟体的内壁左右两侧,所述锁定柱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拉栓,所述拉栓的外壁中部设置有弹簧,所述防坠网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多个安装块。

6、进一步地,有效提高沟体使用安全性,并且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后期对防坠网进行更换维护。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板,所述过滤板滑动连接在沟体的顶部,所述沟体的顶部设置有雨水篦子。

9、进一步地,通过这样的设计,能够对从路面所流入水源以及排水沟内水源中掺杂的垃圾进行充分隔离,并配合工作人员对过滤板的清洗,能够避免垃圾堵塞排水沟,影响排水效率的情况出现。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所述支撑杆转动连接在过滤板的底部左右两侧,所述过滤板滑动连接在沟体的内壁。

12、进一步地,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之间为啮合连接,所述双向丝杆转动连接在保护箱的内壁。

15、进一步地,实现动力传输,方便人力从路面对支撑杆的移动进行控制。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7、所述拉栓依次贯穿沟体和锁定柱并滑动连接在安装块的内壁,所述安装块设置在沟体的内壁中部,所述弹簧设置在锁定柱的内壁顶部。

18、进一步地,通过拉栓和弹簧的配合,能够实现对防坠网的快速安装,以及高度固定效果。

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0、所述过滤板滑动连接在路面的内部。

21、进一步地,方便过滤板底部实体上下运动,完成对过滤板底部支撑杆的保护,避免残留垃圾占用滤板的下降空间。

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3、所述连接杆可外接转杆驱动。

24、进一步地,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并且能够减少路面凸起,提高安全性。

25、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6、1、本技术中,通过雨水篦子、连接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等部件的配合使用,能够通过外接转杆从而使得双向丝杆转动,逐步顶升过滤板,方便工作人员对过滤网所拦截的垃圾进行清理,有效能够保持排水沟排水效率,减少堵塞情况发生。

27、2、本技术中,通过防坠网、安装块、弹簧、拉栓等部件的配合使用,能够提高排水沟行人防坠性能,提高综合安全性,能够在雨水篦子损坏后通过防坠网避免行人踩踏掉落排水沟内,并且通过快拆设计,能够在后续维护中,快速更换防坠网,以此保持安全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建设用排水沟结构,包括路面(1)、防坠网(15),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1)的内壁设置有沟体(2),所述沟体(2)的底部设置有抬升组件,所述沟体(2)的中部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沟体(2)的内壁中部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抬升组件包括保护箱(4),所述保护箱(4)的内壁左侧转动连接有第二锥齿轮(7),所述第二锥齿轮(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双向丝杆(8),所述路面(1)的内壁左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6),所述第二锥齿轮(7)的外壁左右两侧均螺纹连接有滑动块(9),所述滑动块(9)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杆(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建设用排水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包括锁定柱(12),多个所述锁定柱(12)固定连接在沟体(2)的内壁左右两侧,所述锁定柱(12)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拉栓(13),所述拉栓(13)的外壁中部设置有弹簧(14),所述防坠网(15)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多个安装块(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建设用排水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板(11),所述过滤板(11)滑动连接在沟体(2)的顶部,所述沟体(2)的顶部设置有雨水篦子(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建设用排水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0)转动连接在过滤板(11)的底部左右两侧,所述过滤板(11)滑动连接在沟体(2)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建设用排水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齿轮(6)与第二锥齿轮(7)之间为啮合连接,所述双向丝杆(8)转动连接在保护箱(4)的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建设用排水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栓(13)依次贯穿沟体(2)和锁定柱(12)并滑动连接在安装块(16)的内壁,所述安装块(16)设置在沟体(2)的内壁中部,所述弹簧(14)设置在锁定柱(12)的内壁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建设用排水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11)滑动连接在路面(1)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建设用排水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5)可外接转杆驱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建设用排水沟结构,包括路面(1)、防坠网(15),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1)的内壁设置有沟体(2),所述沟体(2)的底部设置有抬升组件,所述沟体(2)的中部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沟体(2)的内壁中部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抬升组件包括保护箱(4),所述保护箱(4)的内壁左侧转动连接有第二锥齿轮(7),所述第二锥齿轮(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双向丝杆(8),所述路面(1)的内壁左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6),所述第二锥齿轮(7)的外壁左右两侧均螺纹连接有滑动块(9),所述滑动块(9)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杆(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建设用排水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包括锁定柱(12),多个所述锁定柱(12)固定连接在沟体(2)的内壁左右两侧,所述锁定柱(12)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拉栓(13),所述拉栓(13)的外壁中部设置有弹簧(14),所述防坠网(15)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多个安装块(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建设用排水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鑫
申请(专利权)人:阳谷县水利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