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地保护恢复用水渠沟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7344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38
本技术属于水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湿地保护恢复用水渠沟基结构,包括水渠本体;所述水渠本体纵截面为倒梯形,水渠本体内部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壳体、第一滤板和挡泥板;所述水渠本体内部设置有过滤壳体,所述过滤壳体头端开设有进水口,过滤壳体内部中段设置有第一滤板,所述第一滤板为向上倾斜设置,所述过滤壳体尾端内部设置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侧面与第一滤板相对一侧开设有收集口,所述收集槽内部安装固定有导流板,导流板为向下倾斜设置;本技术在水渠本体内部设置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用于对水渠本体内部的水流进行除泥除砂处理,以避免在灌溉时由于含泥量过高对农植物造成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渠,具体为一种湿地保护恢复用水渠沟基结构


技术介绍

1、现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国家也越来越注重水资源的利用,在早期,城市人口成长的限制往往是取决于水源缺乏,在多数状况下,解决的办法就是建造一条引水渠,引水渠是大型而且由高墙所筑成的工程,可将高山及丘陵附近的水源引到城内,再通过引水渠运送大量的水到城市之中。

2、传统的沟渠在使用时,无法控制水流中泥沙的含量,特别是在雨季时,山体滑坡伴随着泥石流在进入水流后,使得水流中的含泥量大幅上升,而此时进行导入湿地的话,便容易导致植物的根系窒息腐烂,影响湿度保护恢复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地保护恢复用水渠沟基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湿地保护恢复用水渠沟基结构,包括水渠本体;所述水渠本体纵截面为倒梯形,水渠本体内部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壳体、第一滤板和挡泥板;所述水渠本体内部设置有过滤壳体,所述过滤壳体头端开设有进水口,过滤壳体内部中段设置有第一滤板,所述第一滤板为向上倾斜设置,所述过滤壳体尾端内部设置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侧面与第一滤板相对一侧开设有收集口,所述收集槽内部安装固定有导流板,导流板为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滤板表面等间距安装固定有若干挡泥板。

3、优选的,所述过滤壳体顶面对应第一滤板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内部安装固定有第二滤板。

4、优选的,所述过滤壳体顶面对应收集槽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内壁对称设置有斜板,两所述斜板呈开口向下的v字型结构,所述斜板端部通过转轴与第二开口内壁转动连接。

5、优选的,两所述斜板相对一侧开设有半圆孔,两半圆孔组成圆孔,所述收集槽顶面竖直固定有拉杆,所述拉杆穿过圆孔与拉环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拉杆表面对应圆孔位置处套设有密封套。

7、优选的,所述过滤壳体顶面对应第一滤板顶部位置处开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一滤板顶端与密封板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板位于第三开口内部,且密封板表面固定有拉把。

8、优选的,所述水渠本体内壁对应过滤壳体尾端两侧对称固定有挡板。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技术在水渠本体内部设置有过滤组件,过滤组件用于对水渠本体内部的水流进行除泥除砂处理,以避免在灌溉时由于含泥量过高对农植物造成的影响。

11、2、本技术在过滤壳体内部通过第一滤板和若干挡泥板的配合,能够使水流内部携带的泥沙被第一滤板表面的挡泥板阻挡滞留,并通过第一滤板表面的滤孔下落,最后在动能和水流的作用下进入收集槽内,而在收集槽内设有导流板,导流板向下布置,使泥沙沉在收集槽内部底端,从而实现对泥沙的收集。

12、3、本技术通过在第三开口内设置开口向下的组成倒v字型结构的两斜板,使得两斜板受到上方水流的压力时不会进行转动,而当需要将过滤壳体内部的收集槽取出时,工作人员只需拉动拉环,由拉环带动拉杆上升,从而使收集槽由下方推动两斜板运动,能够将两斜板打开,实现将收集槽从过滤壳体内部取出进行清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地保护恢复用水渠沟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渠本体(1);所述水渠本体(1)纵截面为倒梯形,水渠本体(1)内部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壳体(2)、第一滤板(4)和挡泥板(7);所述水渠本体(1)内部设置有过滤壳体(2),所述过滤壳体(2)头端开设有进水口(3),过滤壳体(2)内部中段设置有第一滤板(4),所述第一滤板(4)为向上倾斜设置,所述过滤壳体(2)尾端内部设置有收集槽(5),所述收集槽(5)侧面与第一滤板(4)相对一侧开设有收集口,所述收集槽(5)内部安装固定有导流板(6),导流板(6)为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滤板(4)表面等间距安装固定有若干挡泥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地保护恢复用水渠沟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壳体(2)顶面对应第一滤板(4)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内部安装固定有第二滤板(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地保护恢复用水渠沟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壳体(2)顶面对应收集槽(5)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内壁对称设置有斜板(9),两所述斜板(9)呈开口向下的V字型结构,所述斜板(9)端部通过转轴与第二开口内壁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湿地保护恢复用水渠沟基结构,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斜板(9)相对一侧开设有半圆孔(10),两半圆孔(10)组成圆孔(10),所述收集槽(5)顶面竖直固定有拉杆(11),所述拉杆(11)穿过圆孔(10)与拉环(1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湿地保护恢复用水渠沟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11)表面对应圆孔(10)位置处套设有密封套(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地保护恢复用水渠沟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壳体(2)顶面对应第一滤板(4)顶部位置处开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一滤板(4)顶端与密封板(14)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板(14)位于第三开口内部,且密封板(14)表面固定有拉把(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地保护恢复用水渠沟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渠本体(1)内壁对应过滤壳体(2)尾端两侧对称固定有挡板(1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地保护恢复用水渠沟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渠本体(1);所述水渠本体(1)纵截面为倒梯形,水渠本体(1)内部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壳体(2)、第一滤板(4)和挡泥板(7);所述水渠本体(1)内部设置有过滤壳体(2),所述过滤壳体(2)头端开设有进水口(3),过滤壳体(2)内部中段设置有第一滤板(4),所述第一滤板(4)为向上倾斜设置,所述过滤壳体(2)尾端内部设置有收集槽(5),所述收集槽(5)侧面与第一滤板(4)相对一侧开设有收集口,所述收集槽(5)内部安装固定有导流板(6),导流板(6)为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滤板(4)表面等间距安装固定有若干挡泥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地保护恢复用水渠沟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壳体(2)顶面对应第一滤板(4)位置处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内部安装固定有第二滤板(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地保护恢复用水渠沟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壳体(2)顶面对应收集槽(5)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内壁对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岩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