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水渠用加固防护边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7151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3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水渠用加固防护边坡。本技术包括坡体,所述坡体的一侧设置有水渠,所述坡体的上表面铺设有护坡板,所述护坡板具备板体、种植槽以及导流槽,所述护坡板由多个板体拼接而成,所述板体的内部开设有种植槽,两个所述板体之间开设有导流槽;所述坡体的顶部固定铺设有主水管,通过设置了可以拼接的护坡板,可以根据坡体的体量自由的拼接出不一样尺寸的破护板,通过护坡板中的种植槽可以种下植被,并且通过出水量控制机构对电控阀门的控制,对坡体内部的土壤分泌水份,通过植物根部的向水性,让植物的根部更加深入到坡体的内部,让坡体的泥土连接更加紧密,更能增加护坡的稳定性和减少泥土的流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利水渠,具体为一种水利水渠用加固防护边坡


技术介绍

1、水渠用到的防护边坡加固是一种常见的工程技术,主要用于保护水渠旁边的边坡,用于防止因为水流冲刷引起的泥土流失和坍塌。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2222905361.3)提及的一种水利水渠用加固防护边坡,当雨水天气来临时,泥水混合物从边坡上端流下,集水组件可以收集混合液体进行过滤,保留泥土,集水外壳的底端设置有漏水管道,将水流从漏水管道排出,漏水管道的底端内置有过滤层,通过将雨水与泥土分离的功能来减少泥土的流失。

2、然而,上述提及到的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2222905361.3)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加固的问题,只是简单的通过加固网对泥土进行加固,并将流失的泥土和水进行分离,只是简单的减少泥土的流失,没有很好的对边坡起到加固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水渠用加固防护边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水利水渠用加固防护边坡,包括坡体,所述坡体的一侧设置有水渠,所述坡体的上表面铺设有护坡板,所述护坡板具备板体、种植槽以及导流槽,所述护坡板由多个板体拼接而成,所述板体的内部开设有种植槽,两个所述板体之间开设有导流槽;

4、所述坡体的顶部固定铺设有主水管,所述主水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电控阀门;

5、所述主水管靠近电控阀门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分流水管,所述分流水管埋设在坡体的内部,所述分流水管的端部延伸出坡体,所述分流水管延伸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雾化喷头;

6、所述坡体靠近水渠一侧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出水量控制机构,所述出水量控制机构用于控制电控阀门的出水量。

7、进一步的,所述主水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次级水管,所述次级水管深入插接在坡体的内部,所述次级水管的外表面开设有用于滋润土壤的泌水孔。

8、进一步的,所述雾化喷头为可调节雾化喷头,用于控制分流水管出水量的雾化,所述雾化喷头位于出水量控制机构的正上方。

9、进一步的,所述出水量控制机构具备箱体、底板、活动杆、顶板、弹簧、第一电极片以及第二电极片,所述箱体内壁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内部活动插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活动杆的圆周外侧套接有弹簧,所述顶板顶部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极片,所述箱体内壁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电极片相对应的第二电极片,所述第二电极片与电控阀门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极片与外部电源之间电性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顶部放置有漏斗机构,所述漏斗机构的底部为凸台结构,且所述漏斗机构的底部固定有引流管,所述漏斗机构用于将顶板内部蒸发的液体进行收集返回。

11、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贯穿箱体的侧壁,所述底板与顶板的侧壁均开设有与排水管相对应的导流孔。

12、进一步的, 所述顶板的顶部放置有集液机构,所述集液机构用于对漏斗机构流出的液体进行收集。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4、本技术通过设置了可以拼接的护坡板,可以根据坡体的体量自由的拼接出不一样尺寸的破护板,通过护坡板中的种植槽可以种下植被,并且通过出水量控制机构对电控阀门的控制,对坡体内部的土壤分泌水份,通过植物根部的向水性,让植物的根部更加深入到坡体的内部,让坡体的泥土连接更加紧密,更能增加护坡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水渠用加固防护边坡,包括坡体(101)和水渠(105),所述坡体(101)设置在水渠(105)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坡体(101)的上表面铺设有护坡板(200),所述护坡板(200)具备板体(201)、种植槽(202)以及导流槽(203),所述护坡板(200)由多个板体(201)拼接而成,所述板体(201)的内部开设有种植槽(202),两个所述板体(201)之间开设有导流槽(2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水渠用加固防护边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水管(1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次级水管(103),所述次级水管(103)深入插接在坡体(101)的内部,所述次级水管(103)的外表面开设有用于均匀出水的泌水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水渠用加固防护边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水管(102)靠近电控阀门(104)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分流水管(301),所述分流水管(301)埋设在坡体(101)的内部,所述分流水管(301)的端部延伸出坡体(101),所述分流水管(301)延伸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雾化喷头(302),所述雾化喷头(302)为可调节雾化喷头,用于控制分流水管(301)出水量的雾化,所述雾化喷头(302)位于出水量控制机构(300)的正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水渠用加固防护边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量控制机构(300)具备箱体(303)、底板(304)、活动杆(305)、顶板(306)、弹簧(307)、第一电极片(308)以及第二电极片(309),所述箱体(303)内壁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底板(304),所述底板(304)的内部活动插接有活动杆(305),所述活动杆(30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板(306),所述活动杆(305)的圆周外侧套接有弹簧(307),所述顶板(306)顶部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极片(308),所述箱体(303)内壁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与第一电极片(308)相对应的第二电极片(309),所述第二电极片(309)与电控阀门(104)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极片(308)与外部电源之间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利水渠用加固防护边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箱体(303)的顶部放置有漏斗机构(310),所述漏斗机构(310)的底部为凸台结构,且所述漏斗机构(310)的底部固定有引流管,所述漏斗机构(310)用于将顶板(306)内部蒸发的液体进行收集返回。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利水渠用加固防护边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箱体(3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水管(311),所述排水管(311)贯穿箱体(303)的侧壁,所述底板(304)与顶板(306)的侧壁均开设有与排水管(311)相对应的导流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利水渠用加固防护边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顶板(306)的顶部放置有集液机构(312),所述集液机构(312)用于对漏斗机构(310)流出的液体进行收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水渠用加固防护边坡,包括坡体(101)和水渠(105),所述坡体(101)设置在水渠(105)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坡体(101)的上表面铺设有护坡板(200),所述护坡板(200)具备板体(201)、种植槽(202)以及导流槽(203),所述护坡板(200)由多个板体(201)拼接而成,所述板体(201)的内部开设有种植槽(202),两个所述板体(201)之间开设有导流槽(2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水渠用加固防护边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水管(10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次级水管(103),所述次级水管(103)深入插接在坡体(101)的内部,所述次级水管(103)的外表面开设有用于均匀出水的泌水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水渠用加固防护边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水管(102)靠近电控阀门(104)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分流水管(301),所述分流水管(301)埋设在坡体(101)的内部,所述分流水管(301)的端部延伸出坡体(101),所述分流水管(301)延伸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雾化喷头(302),所述雾化喷头(302)为可调节雾化喷头,用于控制分流水管(301)出水量的雾化,所述雾化喷头(302)位于出水量控制机构(300)的正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水渠用加固防护边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量控制机构(300)具备箱体(303)、底板(304)、活动杆(305)、顶板(306)、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旭许春波宋国涛程旨辉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