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土流失治理用防护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7194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3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土流失治理用防护坡,涉及防护坡技术领域,包括防护板一,所述防护板一的顶部右侧活动连接有防护板二,所述防护板一顶部的右侧开设有通孔一,所述防护板一顶部开设有流水槽,所述防护板一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移动板。本技术使用者用手转动把手,通过把手的运动便会带动螺纹杆在底座上进行转动,螺纹杆的运动带动挤压块向下进行移动,挤压块的运动便会对移动板进行向下挤压,通过移动板的运动便会带动定位杆通过通孔二上下进行运动,从而使定位杆进入土里,增加防护板一的牢固性,从使防护板一对坡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从而增加防护板一的使用寿命,防止长时间使用防护板一从坡体上脱离,造成坡体滑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防护坡,具体涉及一种水土流失治理用防护坡


技术介绍

1、护坡指的是为防止边坡受冲刷,在坡面上所做的各种铺砌和栽植的统称,桥址所在河段,河岸的凹岸逐年迎受水流冲刷,会使河岸不断地坍塌,为保护桥梁和路堤安全,须在凹岸修筑防护建筑物。

2、例如公开号为cn211523242u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减少水土流失的防护坡,其包括防护坡本体,所述防护坡本体包括多个贴合排布的防护砖,所述防护砖的四个端角处分别开设有两个相通的“l”型槽,所述“l”型槽的长边与防护砖的侧边贴合,每四个所述防护砖以“田”字贴合时,多个所述“l”型槽拼设成“十”字形的卡槽,所述防护砖上设有能适配卡接于卡槽内的连接块。本技术具有减少水土流失的效果。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4、现有的一种水土流失治理用防护坡,防护板直接铺在坡体上,没有与地面进行固定,从而使防护板不够稳固,在暴雨下容易随坡体一起滑落;现有的一种水土流失治理用防护坡,在保护板与保护板连接时,步骤较为繁琐,增加工作时长,因此不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土流失治理用防护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水土流失治理用防护坡,包括防护板一,所述防护板一的顶部右侧活动连接有防护板二,所述防护板一顶部的右侧开设有通孔一,所述防护板一顶部开设有流水槽,所述防护板一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移动板;所述防护板二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壁转动连接有移动杆,所述限位杆的外壁与通孔一的内部活动插接。

4、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外壁插接有通孔二,所述通孔二的外壁与防护板一底板的内壁固定连接。

5、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护板一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

6、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螺纹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螺纹杆外壁的上方螺纹连接有挤压块。

7、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护板一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内部活动插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外壁与凹槽的内部活动插接。

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活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固定板,所述活动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杆。

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0、1.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土流失治理用防护坡,采用防护板一、螺纹杆、把手、挤压块、底座、移动板、通孔二、定位杆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防护板一放到所需保护的坡上时,通过使用者用手转动把手,通过把手的运动便会带动螺纹杆在底座上进行转动,螺纹杆的运动带动挤压块向下进行移动,挤压块的运动便会对移动板进行向下挤压,通过移动板的运动便会带动定位杆通过通孔二上下进行运动,从而使定位杆进入土里,增加防护板一的牢固性,从使防护板一对坡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从而增加防护板一的使用寿命,防止长时间使用防护板一从坡体上脱离,造成坡体滑脱。

11、2.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土流失治理用防护坡,采用防护板一、活动固定板、活动杆、凹槽、弹簧、插杆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使用者拉动防护板一一侧的活动固定板,活动固定板的运动便可带动活动杆在凹槽内进行滑动,从而使弹簧进行拉伸,便可使第三块防护板上的通孔插入插杆上,从而对第三块防护板进行固定,通过在弹簧的辅助作用下,便可帮助使用者使活动固定板恢复原位,从而使第三块防护板更加稳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土流失治理用防护坡,包括防护板一(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一(1)的顶部右侧活动连接有防护板二(13),所述防护板一(1)顶部的右侧开设有通孔一(2),所述防护板一(1)顶部开设有流水槽(3),所述防护板一(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移动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土流失治理用防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杆(8),所述定位杆(8)的外壁插接有通孔二(9),所述通孔二(9)的外壁与防护板一(1)底板的内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土流失治理用防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一(1)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座(14),所述底座(1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纹杆(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土流失治理用防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4),所述螺纹杆(5)外壁的上方螺纹连接有挤压块(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土流失治理用防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一(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凹槽(19),所述凹槽(1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7),所述弹簧(17)的内部活动插接有活动杆(18),所述活动杆(18)的外壁与凹槽(19)的内部活动插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土流失治理用防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活动固定板(15),所述活动固定板(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杆(1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土流失治理用防护坡,包括防护板一(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一(1)的顶部右侧活动连接有防护板二(13),所述防护板一(1)顶部的右侧开设有通孔一(2),所述防护板一(1)顶部开设有流水槽(3),所述防护板一(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移动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土流失治理用防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杆(8),所述定位杆(8)的外壁插接有通孔二(9),所述通孔二(9)的外壁与防护板一(1)底板的内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土流失治理用防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一(1)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底座(14),所述底座(1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智国
申请(专利权)人:榆林市城镇生态园林技术服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