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冷却塔的布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7154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36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冷却塔的布水装置,包括框架体、面板、布水盆盖、布水底板、双通道喷头、进水法兰、散水箱,框架体包括进水散水腔和布水腔,散水箱位于进水散水腔中,进水法兰与散水箱连通,布水底板位于布水腔的底部,进水散水腔开设有多个溢流口,进水散水腔通过溢流口与布水腔连通,布水底板具有溢流板、高水位堰坝板、中水位堰坝板、低水位堰坝板以及多个喷孔,双通道喷头设置在喷孔上,高水位堰坝板的高度大于中水位堰坝板的高度,中水位堰坝板的高度大于低水位堰坝板,进水散水腔位于首次布水区的上方。本技术提高了布水的均匀性,并保证了小流量下布水的效率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冷却塔结构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冷却塔的布水装置


技术介绍

1、现有冷却塔在额定水流量下,一般情况下,布水装置都能保证布水均匀,但在冷却塔实际应用场景中,往往依据环境温度的变化,对冷却水流量进行调节,实际循环水流量会在标准流量的30%~100%之间。

2、在冷却塔内部,冷空气和热水在填料表面进行热交换,沿进风的方向,越靠近填料前部,热交换效率越高,所以,在小流量情况下,需优先保证填料前段的均匀布水,而如何在不同流量情况下依然保持布水的均匀性成了当前布水装置的重要考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冷却塔的布水装置。本技术实施案例的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应用于冷却塔的布水装置,包括框架体、面板、布水盆盖、布水底板、双通道喷头、进水法兰、散水箱,所述框架体的前、后、左、右四方侧面均被所述面板密封,所述框架体与所述面板通过螺纹方式固定,所述框架体包括进水散水腔和布水腔,所述散水箱位于所述进水散水腔中,所述进水法兰与所述散水箱连通,所述布水底板位于所述布水腔的底部,所述进水散水腔开设有多个溢流口,所述进水散水腔通过所述溢流口与所述布水腔连通,所述布水底板具有溢流板、高水位堰坝板、中水位堰坝板、低水位堰坝板以及多个喷孔,所述双通道喷头设置在所述喷孔上,所述高水位堰坝板、所述中水位堰坝板、所述低水位堰坝板将所述布水底板分隔成首次布水区、高水位布水区、中水位布水区、低水位布水区,所述高水位堰坝板的高度大于所述中水位堰坝板的高度,所述中水位堰坝板的高度大于所述低水位堰坝板,所述进水散水腔位于所述首次布水区的上方。

3、优选地,还包括导水板,所述导水板设置在所述溢流口的旁侧。

4、优选地,所述溢流板、所述高水位堰坝板、所述中水位堰坝板、所述低水位堰坝板均包括下部的两斜板和上部的竖直堰坝板,所述两斜板均具有多个排列整齐的斜向密孔。

5、优选地,所述双通道喷头包括喷头盖、喷头体、底部导水体、溅水碟,所述喷头体通过穿过所述喷孔位于所述布水底板的下部,所述喷头盖位于所述布水底板的上部,所述喷头体内部具有螺旋流道,所述底部导水体位于所述喷头体的底部,所述底部导水体与所述螺旋流道连通,所述溅水碟与所述底部导水体连接。

6、优选地,所述底部导水体为一上窄下宽的通管,所述螺旋流道通过所述底部导水体的内部通道与外部连通,所述底部导水体的外壁与所述喷头体的内壁形成外部通道,所述螺旋流道通过所述外部通道与外部连通。

7、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进水散水腔,并且在进水散水腔中设置散水箱,可以很好地对大流量、大水压的进水泄压;通过将设置具有高中低堰坝的布水底板,保证了在小流量进水时布水装置前端的布水流量;通过在布水底板上设置对向的斜向密孔,使得布水更加均匀,通过使用双通道喷头,进一步提升了布水的均匀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冷却塔的布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冷却塔的布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冷却塔的布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冷却塔的布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冷却塔的布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冷却塔的布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冷却塔的布水装置,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冷却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江涛黄华柱石纪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博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