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多款插孔结构的DC电源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7008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3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多款插孔结构的DC电源插座,涉及插座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插座本体,插座本体内设有负极弹片,插孔内设有中心针,中心针尺寸不同,插座本体底部设有固定柱,插座本体上设有多个固定槽,防打火组件设置在插座本体一端,造成瞬间的打火现象,防尘组件设置在防打火组件上,将端子外壳安装在插座本体上,人们根据插头尺寸选择相匹配的插座,当插头插入插孔时,由于插头进入插孔是先接入端子外壳的负极接触点,然后再接触中心针,由此实现时序错开,有效避免打火现象的发生,当不需要插上插头时,通过转动转动板,将防尘塞对齐插孔,按下去,防尘塞塞入插孔中,由于防尘塞上设有密封条,可以增加其密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插座,具体是一种应用多款插孔结构的dc电源插座。


技术介绍

1、dc电源插座是电子产品供电或充电的接口,dc电源插座安装在电子设备的电路板上。现有的电源插座主要由基座和三个引脚组成,基座上设有插孔,引脚的一端安装在插孔内,另一端伸出与电路板连接。传统的dc插座采用正极铜柱和端子铆合结构,这样的结构使得插头在插入dc插座时,容易造成瞬间的打火现象,导致电火花对接触点的腐蚀,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现有专利公告号为cn 217691783 u的专利中记载的dc电源插座,其中插座通过定位柱定位至pcb上,将负极插脚焊接至pcb上,负极插脚和负极弹片的焊接端接入负极,中心针的正极端接入正极,当插头插入插孔时,由于插头进入插孔是先接入端子外壳的负极接触点,然后再接触中心针,由此实现时序错开,有效避免打火现象的发生。但该装置一次只能插一个,并且只能插固定尺寸的插头,并且插孔暴露在外,容易进灰尘,不便于清理,并且当灰尘进入较多,插入插头,直流电会造成火花。基于此,现在提供一种应用多款插孔结构的dc电源插座,可以消除现有装置存在的弊端。

<br/>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多款插孔结构的DC电源插座,包括插座本体(100)、负极弹片(102)、中心针(103)、插孔(104)、固定柱(105)、固定槽(107),所述插座本体(100)上设有多个插孔(104),且插孔(104)大小不一,所述插座本体(100)内设有负极弹片(102),所述插孔(104)内设有中心针(103),所述中心针(103)尺寸不同,所述插座本体(100)底部设有固定柱(105),所述插座本体(100)上设有多个固定槽(107),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多款插孔结构的DC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打火组件包括端子外壳(200)、固定螺栓(20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多款插孔结构的dc电源插座,包括插座本体(100)、负极弹片(102)、中心针(103)、插孔(104)、固定柱(105)、固定槽(107),所述插座本体(100)上设有多个插孔(104),且插孔(104)大小不一,所述插座本体(100)内设有负极弹片(102),所述插孔(104)内设有中心针(103),所述中心针(103)尺寸不同,所述插座本体(100)底部设有固定柱(105),所述插座本体(100)上设有多个固定槽(107),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多款插孔结构的dc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打火组件包括端子外壳(200)、固定螺栓(201)、通孔(202)和卡合块(203),所述插座本体(100)开有插孔(104)的一面设有端子外壳(200),所述端子外壳(200)上分布有接触点,所述端子外壳(200)上设有多个与固定槽(107)匹配的固定螺栓(201),所述端子外壳(200)上设有多个与插孔(104)大小相匹配的通孔(202),所述通孔(202)上设有多个卡合块(2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多款插孔结构的dc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弹片(102)包括一体成型的折弯部(1021)和焊接部(1022),所述折弯部(1021)设置在插座本体(100)内且靠近中心针(103),所述焊接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木远何明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升和正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