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DC电源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2604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器零配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DC电源插座,包括:插座、套设在所述插座上的负极金属架和与所述插座配合连接的插头;所述负极金属架包围在所述插座上形成加固结构,所述插头上设有插头负极构件和插头正极构件,所述插座一侧开设有容纳所述插头的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靠近开口的内侧壁上设有负极接触片,所述第一容纳槽底部设有一个用于连接所述插头正极构件的中心针,所述插头负极构件套设于所述插头外围以使所述插头负极构件与所述负极接触片优先接触。通过所述插头负极构件与所述负极接触片优先接触的结构设计,可以防止热插拔过程中打火花致使设备传输的信号不稳定,解决了传统插座插拔过程中电源不稳定的技术问题。稳定的技术问题。稳定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DC电源插座


[0001]本技术属于电器零配件
,公开了一种DC电源插座。

技术介绍

[0002]微型DC电源插座在现今电子时代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电子设备生产厂家为了满足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对产品设计的越来越紧凑,因此需要采用设计更加紧凑的零配件才能满足整体结构的设计布局,而DC电源插座是每个电子设备必不可少的零部件,DC电源插座设计是否合理和稳定直接就影响了电子设备的使用体验和使用寿命。现有DC电源插座结构金属外壳采用半包围,产品整体强度较弱,在长时间多次的插拔过程中容易导致插座变形报废。且受结构限制无法实现各种不同的产品中心高度。
[0003]因此,现今亟需一种DC电源插座,结构灵巧,采用对插座全包围的负极金属架和负极优先接通的结构设计,加大插座的整体结构强度以及提高电源传输的稳定性,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DC电源插座,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DC电源插座,包括:插座、套设在所述插座上的负极金属架和与所述插座配合连接的插头;所述负极金属架包围在所述插座上形成加固结构,所述插头上设有插头负极构件和插头正极构件,所述插座一侧开设有容纳所述插头的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靠近开口的内侧壁上设有负极接触片,所述第一容纳槽底部设有一个用于连接所述插头正极构件的中心针,所述插头负极构件套设于所述插头外围以使所述插头负极构件与所述负极接触片优先接触。/>[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头连接所述插座的一端设有用于容纳所述中心针的第二容纳槽。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头为柱状结构,所述中心针的尺寸与所述第二容纳槽的尺寸相同。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头正极构件包括设在所述第二容纳槽内的正极接触片和设在所述插头一端的插头正极接线柱。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头负极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插头外围的负极金属圈和设在所述插头一端的插头负极接线柱。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负极接触片用于连接所述负极金属圈,所述正极接触片用于连接所述中心针。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心针的一端连接有插座正极接线柱。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负极金属架上设有至少两个插座负极接线柱和至
少一个负极接触片。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头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配合所述负极接触片配合形成卡扣结构。
[0015]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种DC电源插座,包括:插座、套设在所述插座上的负极金属架和与所述插座配合连接的插头;所述负极金属架包围在所述插座上形成加固结构,所述插头上设有插头负极构件和插头正极构件,所述插座一侧开设有容纳所述插头的第一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靠近开口的内侧壁上设有负极接触片,所述第一容纳槽底部设有一个用于连接所述插头正极构件的中心针,所述插头负极构件套设于所述插头外围以使所述插头负极构件与所述负极接触片优先接触。通过所述插头负极构件与所述负极接触片优先接触的结构设计,可以防止热插拔过程中打火花致使设备传输的信号不稳定,解决了传统插座插拔过程中电源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DC电源插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DC电源插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DC电源插座的剖视图;
[0019]图4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DC电源插座的负极金属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DC电源插座的负极金属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插座;11、负极金属架;111、插座负极接线柱;112、负极接触片;12、第一容纳槽;13、中心针;131、插座正极接线柱;2、插头;21、插头负极构件;211、负极金属圈;212、插头负极接线柱;22、插头正极构件;221、正极接触片;222、插头正极接线柱;23、第二容纳槽;24、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5]此外,上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26]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5所示的,一种DC电源插座,包括:插座1、套设在插座1上的负极金属架11和与插座1配合连接的插头2;负极金属架11包围在插座1上形成加固结构,插头2上设有插头负极构件21和插头正极构件22,插座1一侧开设有容纳插头2的第一容纳槽12,第一容纳槽12靠近开口的内侧壁上设有负极接触片112,第一容纳槽12底部设有一个用于连接插头正极构件22的中心针13,插头负极构件21套设于插头2外围以使插头负极构件21与负极接触片112优先接触。
[0027]需要说明的是:负极金属架11既充当DC电源插座的负极导电体,又能配合加固DC电源插座,使得DC电源插座超可以设计成薄型的零部件。采用对插座1全包围的负极金属架11和负极优先接通的结构设计,加大了插座1的整体结构强度,防止电源线接触的瞬间打火花,提高了电源传输的稳定性。
[0028]进一步的:插头2连接插座1的一端设有用于容纳中心针13的第二容纳槽23。插头2为柱状结构,中心针13的尺寸与第二容纳槽23的尺寸相同。插头正极构件22包括设在第二容纳槽23内的正极接触片221和设在插头2一端的插头正极接线柱222。
[0029]需要说明的是:采用中心针13配合第二容纳槽23的连接方式接通正极,一方面保证电源正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DC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座(1)、套设在所述插座(1)上的负极金属架(11)和与所述插座(1)配合连接的插头(2);所述负极金属架(11)包围在所述插座(1)上形成加固结构,所述插头(2)上设有插头负极构件(21)和插头正极构件(22),所述插座(1)一侧开设有容纳所述插头(2)的第一容纳槽(12),所述第一容纳槽(12)靠近开口的内侧壁上设有负极接触片(112),所述第一容纳槽(12)底部设有一个用于连接所述插头正极构件(22)的中心针(13),所述插头负极构件(21)套设于所述插头(2)外围以使所述插头负极构件(21)与所述负极接触片(112)优先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DC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2)连接所述插座(1)的一端设有用于容纳所述中心针(13)的第二容纳槽(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DC电源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2)为柱状结构,所述中心针(13)的尺寸与所述第二容纳槽(23)的尺寸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DC电源插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木远何明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升和正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