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尾臂气缸维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6987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3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打尾臂气缸维修装置,包括设置于钻床的用于定位打尾臂的定位工装、设置于所述打尾臂的气缸内部的活塞内芯,所述定位工装包括安装于所述钻床的安装部、垂直设置于所述安装部朝向所述打尾臂一侧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沿横向延伸,所述定位部用于对所述打尾臂进行定位,所述打尾臂与所述定位部可拆卸连接,所述活塞内芯外周侧与所述气缸内孔壁密封配合。本技术的维修装置结构简单,维修损坏的打尾臂,损坏的打尾臂能够重新利用,节省生产成本,提高维修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打尾臂维修,尤其涉及一种打尾臂气缸维修装置


技术介绍

1、打尾臂是加弹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机台切换过程中起着打尾挂丝的重要作用。打尾臂由气缸、活塞、弹簧片、扭簧和挂丝钩组成,打尾臂在运转的时候,位于打尾臂前段的挂丝钩上的导丝器将吸嘴中的丝条勾出,并挂到打尾臂右侧的筒管固定器上,形成尾丝,之后丝从打尾臂的导丝器脱离,丝在横动导丝器引导下开始卷绕。

2、打尾臂在工作原理是气缸活塞通气后带动弹簧片拉动挂丝钩动作,完成挂丝,在这过程中气缸底部容易开裂,造成漏气不工作。

3、随着加弹机使用时间越来越长,打尾臂的损坏数量不断增加,检查损坏的打尾臂,大部分都是气缸底部开裂漏气,目前先使用胶水粘接裂纹进行修补,防止漏气,修补后的打尾臂重新使用一段时间又会损坏,气缸底部开裂更严重,并且还有的气缸底部直接脱落,最后无法修补,只能报废处理,重新购买打尾臂成本高,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打尾臂气缸维修装置,结构简单,维修损坏的打尾臂以使得损坏的打尾臂能够重新利用,节省生产成本,提高维修效率。

2、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的技术要求,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打尾臂气缸维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4、设置于钻床的用于定位打尾臂的定位工装,所述定位工装包括安装于所述钻床的安装部、垂直设置于所述安装部朝向所述打尾臂一侧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沿横向延伸,所述定位部用于对所述打尾臂进行定位,所述打尾臂与所述定位部可拆卸连接;

5、设置于所述打尾臂的气缸内部的活塞内芯,所述活塞内芯外周侧与所述气缸内孔壁密封配合。

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打尾臂包括臂体、平行设置于所述臂体的气缸,所述臂体沿其竖向贯穿设置有第一紧固孔、第二紧固孔和安装孔,所述第一紧固孔和第二紧固孔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孔两侧。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定位部沿其竖向贯穿设置有第一定位螺纹孔、第二定位螺纹孔和避让孔,所述第一定位螺纹孔、第二定位螺纹孔和避让孔分别与所述第一紧固孔、第二紧固孔、安装孔对应设置。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活塞内芯包括环形的第一端部、同轴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一侧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端部的外径,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中心沿其轴向贯穿设置有中心孔,所述第二端部背离所述第一端部一侧同轴设置有安装槽。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端部外周侧设置有用于安装外密封圈的外密封槽。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中心孔内壁设置有用于安装内密封圈的内密封槽。

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槽为锥形。

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臂体背离所述安装部一侧设置有1个下加强筋,所述下加强筋与所述气缸下侧固定连接。

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臂体上侧平行间隔设置有2个上加强筋,2个所述上加强筋与所述气缸朝向所述安装部一侧固定连接。

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密封圈和内密封圈采用不同型号的o形圈。

15、与传统的技术方案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6、1)、通过安装部将定位工装安装到钻床上,然后将打尾臂安装到定位部上,将气缸底部开裂部分清除,然后用钻床对气缸钻孔,重新钻出气缸内孔,然后将活塞内芯安装在气缸内孔中完成修复,气缸能够使用后,打尾臂就不用报废,仍然能继续使用,整个维修装置结构简单,维修效率高,降低了生产成本。

17、2)、第一定位螺纹孔、第二定位螺纹孔和避让孔分别与第一紧固孔、第二紧固孔、安装孔对应设置,定位效果好。

18、3)、活塞内芯的中心孔便于活塞杆穿过,安装槽便于定位安装活塞杆。

19、4)、外密封槽安装外密封圈,内密封槽安装内密封圈,提升密封性能。

20、5)、锥形的安装槽安装活塞杆更加牢固。

21、6)、下加强筋和上加强筋对气缸进行加强,提升气缸耐冲击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打尾臂气缸维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尾臂气缸维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尾臂包括臂体、平行设置于所述臂体的气缸,所述臂体沿其竖向贯穿设置有第一紧固孔、第二紧固孔和安装孔,所述第一紧固孔和第二紧固孔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孔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尾臂气缸维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沿其竖向贯穿设置有第一定位螺纹孔、第二定位螺纹孔和避让孔,所述第一定位螺纹孔、第二定位螺纹孔和避让孔分别与所述第一紧固孔、第二紧固孔和安装孔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尾臂气缸维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内芯包括环形的第一端部、同轴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一侧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端部的外径,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中心沿其轴向贯穿设置有中心孔,所述第二端部背离所述第一端部一侧同轴设置有安装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尾臂气缸维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部外周侧设置有用于安装外密封圈的外密封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打尾臂气缸维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孔内壁设置有用于安装内密封圈的内密封槽。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尾臂气缸维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为锥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尾臂气缸维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臂体背离所述安装部一侧设置有1个下加强筋,所述下加强筋与所述气缸下侧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尾臂气缸维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臂体上侧平行间隔设置有2个上加强筋,2个所述上加强筋与所述气缸朝向所述安装部一侧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尾臂气缸维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密封圈和内密封圈采用不同型号的O形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尾臂气缸维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尾臂气缸维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尾臂包括臂体、平行设置于所述臂体的气缸,所述臂体沿其竖向贯穿设置有第一紧固孔、第二紧固孔和安装孔,所述第一紧固孔和第二紧固孔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孔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尾臂气缸维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沿其竖向贯穿设置有第一定位螺纹孔、第二定位螺纹孔和避让孔,所述第一定位螺纹孔、第二定位螺纹孔和避让孔分别与所述第一紧固孔、第二紧固孔和安装孔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尾臂气缸维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内芯包括环形的第一端部、同轴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一侧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端部的外径,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中心沿其轴向贯穿设置有中心孔,所述第二端部背离所述第一端部一侧同轴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波金国华顾洪瑞丁广涛张仕建王建明陆佳颖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恒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