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轴双非球面反射镜平行光管光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69458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3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离轴双非球面反射镜平行光管光学装置,包括光源,以及沿光学入射方向依次设置的靶标、次镜和主镜;所述主镜为离轴抛物面反射镜,所述次镜为离轴椭球面反射镜;所述次镜位于所述主镜的反射光路上,所述光源和靶标位于所述次镜的反射光路上;所述光源照射靶标形成模拟图案,依次经过次镜、主镜的反射后以平行光出射。本技术通过靶标与光轴垂直方向设置一定夹角、主镜与次镜均采用离轴非球面反射镜的设计,可有效改善边缘视场的像质,增大像质优良视场。通过采用殷钢棒控制主次镜间空气间隔的设计,控制生产成本,实现平行光管在宽温情况下进行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光学仪器检测,具体涉及一种离轴双非球面反射镜平行光管光学装置


技术介绍

1、平行光管主要用于产生平行光束,是装调检测光学仪器的一个重要工具,也是一种常见的光学量度仪器。当准直波段包括可见光与红外光时,采用纯反射系统是最经济可行的方案。同轴反射系统通常存在中心遮拦、像质优良视场较小的问题。为解决中心遮拦的问题,常用方法是从同轴系统中选取一部分,避开中心遮拦,即离轴系统。

2、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离轴反射平行光管光学系统通常仅主镜为离轴非球面镜,而次镜一般采用的是平面反射镜,该类系统虽消除了中心遮拦,但是边缘视场像质仍较差,像质优良的视场仍较小。一些平行光管应用领域尤其军用领域,还需要保证平行光管系统能够在宽温下工作,常用的方法是将平行光管内部镜室以及各连接结构材料替换成殷钢材料,该方法确实可以有效减小温度对平行光管出光稳定性的影响,但是殷钢材料相对昂贵,且重量偏重,该方法不利于减小生产成本,不利于实现平行光管的便携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离轴双非球面反射镜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轴双非球面反射镜平行光管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以及沿光学入射方向依次设置的靶标、次镜和主镜;所述主镜为离轴抛物面反射镜,所述次镜为离轴椭球面反射镜;所述次镜位于所述主镜的反射光路上,所述光源和靶标位于所述次镜的反射光路上;所述光源照射靶标形成模拟图案,依次经过次镜、主镜的反射后以平行光出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轴双非球面反射镜平行光管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殷钢棒,所述次镜位于平行光管的主体前板,所述主镜位于平行光管的主体后板,所述殷钢棒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主体前、后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轴双非球面反射镜平行光管光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轴双非球面反射镜平行光管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以及沿光学入射方向依次设置的靶标、次镜和主镜;所述主镜为离轴抛物面反射镜,所述次镜为离轴椭球面反射镜;所述次镜位于所述主镜的反射光路上,所述光源和靶标位于所述次镜的反射光路上;所述光源照射靶标形成模拟图案,依次经过次镜、主镜的反射后以平行光出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轴双非球面反射镜平行光管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殷钢棒,所述次镜位于平行光管的主体前板,所述主镜位于平行光管的主体后板,所述殷钢棒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主体前、后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小忠胡翀胡芬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百花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