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接线盒的同轴电缆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6575 阅读:4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太阳能接线盒的同轴电缆连接装置,包含一连接器及一相对接的对接连接器。连接器包括一第一壳体与一连接端子,第一壳体设有一供收容连接端子的第一收容腔。连接端子的一对接臂设有一插孔,并且末端部形成有一锥形部。对接连接器包括一第二壳体与一个对接端子,第二壳体设有一供收容对接端子的第二收容腔,对接端子具有一锥形槽与一对插臂。对插臂插入连接端子之对接臂的插孔内,而锥形部插入对接端子的锥形槽内,且接触于形成锥形槽的内壁面。由前述,具有加强两端子间的接触稳定性,以提升电力传输时的稳定性的目的。(*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同轴连接器,尤指一种用于太阳能接线盒的同轴电缆 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连接器可与相匹配的对接连接器相对接,其中一种可用以连接同轴缆线以 与电子装置连接的同轴连接器,例如用于电视、收音机或太阳能接线盒等。已知的同轴连接器大致包含一壳体与 一设于壳体内的端子,对接同轴连接 器则也包含一壳体与设置于壳体内的端子。这两个端子可区分为一公端子与母 端子,由公端子插入于母端子的插孔内,以与母端子接触以达成信号或电力的 传输。然而,公端子插入于母端子后,而公端子与母端子接触时传统上皆为单点 接触。单点接触虽可达成传输电力的目的,但若公端子与母端子对接后产生接 触不良的情形,则往往使得电力传输中断,从而使得相关的电子产品损坏或烧 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加强两端子间的接触稳定 性以提升电力传输时的稳定性的太阳能接线盒的同轴电缆连接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一种太阳能接线盒的同轴电缆连接装置,与两同轴电缆电气连接,且两同轴电缆的其中之一与太阳能接线盒电气连接,该同轴电缆连接装置包含一连接器及一相对接的对接连接器。上述连接器包括一第一壳体与一连接端子,第一壳体设有一第一收容腔,且第一壳体具有一主体部与对接部。连接端子收容于第一收容腔,且具有一第 一电缆连接部及具有一对接臂,对接臂内部设有一插孔,且设有可使对接臂弹 性外张的剖沟,并且对接臂的末端部形成有一锥形部。上述对接连接器包括有一第二壳体与一个对接端子,第二壳体设有一第二 收容腔,对接端子收容于第二收容腔,且具有一第二电缆连接部、及具有一设 有锥形槽的柱部与一 自锥形槽之内壁面延伸的对插臂。上述连接器的对接部插 入对接连接器的第二收容腔内,对插臂插入连接端子的对接臂的插孔内并与对 接臂接触,使对接臂弹性的外张,锥形部插入对接端子的锥形槽内,且接触于形成锥形槽的内壁面。该连接器的连接端子具有 一第 一基部,该第 一 电缆连接部与对接臂相对的自该第一基部两侧突伸;该对接连接器的对接端子具有一第二基部,该第二电 缆连接部与柱部相对的自该第二基部两侧突伸。该第一壳体形成该第 一收容腔的内壁面形成有第 一挡壁,该第 一挡壁挡止 该连接端子的第 一基部;该第二壳体形成该第二收容腔的内壁面形成有第二挡 壁,该第二挡壁挡止该对接端子的第二基部。该第一壳体还具有两个间隔设置自该主体部突伸的对位部,该对接连接器 的第二壳体凹设有两定位缺口 ,该两对位部插入于该两定位缺口 。该连接器还包括一套设于该连接端子的第一电缆连接部外且位于该第一 收容腔内的第 一定位套、 一套设于其中 一同轴电缆的绝缘层外的第一弹性套 体、 一套设于第一弹性套体外的第一迫紧套、及一螺锁于该第一壳体的主体部 的第一螺锁帽体,该第一螺锁帽体的内部壁面抵压该第一迫紧套;该对接连接 器还包括一套设于该对接端子的第二电缆连接部外且位于该第二收容腔内的 第二定位套、 一套设于另一同轴电缆的绝缘层外的第二弹性套体、 一套设于该 第二弹性套体外的第二迫紧套、及一螺锁于该第二壳体的第二螺锁帽体,该第 二螺锁帽体的内部壁面抵压该第二迫紧套。该连接器还包括一套设于该第一壳体的对接部外的防水垫圈,该防水垫圈 抵触于该对接连接器的第二壳体形成该第二收容腔的内壁面。该第一迫紧套形成有多个第一弹性爪,该多个第一弹性爪可弹性的压迫于该第一弹性套体;该第二迫紧套形成有多个第二弹性爪,该多个第二弹性爪可弹性的压迫于该第二弹性套体。该第 一 壳体的外缘形成有外螺紋,且形成该第 一收容腔的壁面设有内螺紋,该第一定位套的外缘设有外螺紋,该第一螺锁帽体内部壁面设有内螺紋,该第一定位套的外螺紋与该第一壳体的内螺紋相互螺锁配置,该第一螺锁帽体的内螺紋与该第一壳体的外螺紋相互螺锁配置;该第二壳体的外缘形成有外螺紋,且形成该第二收容腔的壁面设有内螺紋,该第二定位套的外缘设有外螺紋,该第二螺锁帽体内部壁面设有内螺紋,该第二定位套的外螺紋与该第二壳体的内螺紋相互螺锁配置,该第二螺锁帽体的内螺紋与该第二壳体的外螺紋相互螺锁配置。本技术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连接器的连接端子上形成有可外张的对接臂,并在对接臂上形成锥形部,还在对接连接器的对接端子上形成有锥形槽。如此当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对接后,对接端子的对插臂插入于对接臂内而形成第一接触,在对接组合后,则使锥形部插入锥形槽内而形成第二接触。因此,本技术具有加强两端子间的接触稳定性,以提升电力传输时的稳定性,继而能改善已知电力传输中断的问题。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及
技术实现思路
,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同轴电缆连接装置、同轴电缆与太阳能接线盒间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同轴电缆连接装置与同轴电缆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同轴电缆连接装置与同轴电缆的立体剖^L图。图4为本技术同轴电缆连接装置与同轴电缆的立体剖视图,其中系绘示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相对接后的示意状态。图5为图4的A部分详图,其中示意连接端子与对接端子相接触的示意状态。主要组件符号说明同轴电缆连接装置 1连接器1 0第一壳体11第一收容腔111外螺纟丈112 1第一挡壁112 3对位部114连接端子12第一电缆连接部对接臂1 2 2剖沟12 2 2第一基部1 2 3第一迫紧套13第一弹性爪131第一螺锁帽体14内螺紋141第一弹性套体15第一定位套16外螺紋161防水垫圈 17对接连接器2 0第二壳体21第二收容腔 211定位缺口212主体部112内螺紋112 2对接部1131 2 1第一凹孔12 11插孑L12 2 1锥形部12 2 3第二挡壁 2 111外螺纟丈 2 1 3内螺紋 214对接端子2 2柱部2 2 2对插臂2 2 3第二电缆连l妻部2 2 1第二凹孔2 2 11锥形槽2 2 2 1第二基部2 2 4第二迫紧套 2 3第二弹性爪 2 3 1第二螺锁帽体 2 4内螺紋 2 4 1第二弹性套体 2 5第二定位套 2 6外螺紋 2 6 1同轴电缆3 a 、 3 b绝缘层3 1 a 、 3 1b导体3 2 a 、 3 2b太阳能接线盒 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请先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太阳能接线盒的同轴电缆连接装置1 ,其与两同轴电缆3 a、 3b电气连接,且两同轴电缆3a、 3b的其中的一同轴电缆3 b与太阳能接线盒4电气连接;该同轴电缆连接装置1包含一连接器1 0及一个对接连接器2 0 。连接器1 0包括有一第一壳体1 1与一个连接端子1 2 、以及更进一步包括一第一迫紧套1 3 、 一第一螺锁帽体1 4 、 一第一弹性套体1 5 、 一第一定位套1 6与一防水垫圈1 7 。上述第一壳体l l设有一轴向贯穿的第一收容腔1 1 l,且第一壳体l 1具有一主体部1 1 2与一 自主体部1 1 2侧端突伸的对接部113,并且还具有二相对间隔设置自主体部1 1 2侧端突伸的对位部1 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接线盒的同轴电缆连接装置,与两同轴电缆电气连接,且该两同轴电缆的其中之一同轴电缆与该太阳能接线盒电气连接,其特征在于,该同轴电缆连接装置包含:    一连接器,其包括一第一壳体与一个连接端子,该第一壳体设有一轴向贯穿的第一收容腔,且该第一壳体具有一主体部与一自该主体部突伸的对接部,该连接端子收容于该第一壳体的第一收容腔,且该连接端子具有与该两同轴电缆的其中一同轴电缆的导体相连接的一第一电缆连接部、及具有一对接臂,所述对接臂内部设有一轴向的插孔,且设有可使所述对接臂弹性外张的剖沟,并且所述对接臂的末端部形成有一锥形部;以及    一与该连接器相对接的对接连接器,包括有一第二壳体与一个对接端子,该第二壳体设有一轴向贯穿的第二收容腔,所述对接端子收容于该第二壳体的第二收容腔,且所述对接端子具有一与该两同轴电缆的其中另一同轴电缆的导体相连接的第二电缆连接部、及具有一设有锥形槽的柱部与一自形成该锥形槽的内壁面延伸的对插臂,上述连接器的对接部插入所述对接连接器的第二收容腔内,所述对接端子的对插臂插入上述连接端子的对接臂的插孔内并与所述对接臂接触,且使所述对接臂弹性的外张,上述锥形部插入所述对接端子的锥形槽内,且接触于形成该锥形槽的内壁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接线盒的同轴电缆连接装置,与两同轴电缆电气连接,且该两同轴电缆的其中之一同轴电缆与该太阳能接线盒电气连接,其特征在于,该同轴电缆连接装置包含一连接器,其包括一第一壳体与一个连接端子,该第一壳体设有一轴向贯穿的第一收容腔,且该第一壳体具有一主体部与一自该主体部突伸的对接部,该连接端子收容于该第一壳体的第一收容腔,且该连接端子具有与该两同轴电缆的其中一同轴电缆的导体相连接的一第一电缆连接部、及具有一对接臂,所述对接臂内部设有一轴向的插孔,且设有可使所述对接臂弹性外张的剖沟,并且所述对接臂的末端部形成有一锥形部;以及一与该连接器相对接的对接连接器,包括有一第二壳体与一个对接端子,该第二壳体设有一轴向贯穿的第二收容腔,所述对接端子收容于该第二壳体的第二收容腔,且所述对接端子具有一与该两同轴电缆的其中另一同轴电缆的导体相连接的第二电缆连接部、及具有一设有锥形槽的柱部与一自形成该锥形槽的内壁面延伸的对插臂,上述连接器的对接部插入所述对接连接器的第二收容腔内,所述对接端子的对插臂插入上述连接端子的对接臂的插孔内并与所述对接臂接触,且使所述对接臂弹性的外张,上述锥形部插入所述对接端子的锥形槽内,且接触于形成该锥形槽的内壁面。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接线盒的同轴电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连接器的连接端子具有一第一基部,该第一电缆连接部与对接臂相对的自该 第一基部两侧突伸;该对接连接器的对接端子具有一第二基部,该第二电缆连 接部与柱部相对的自该第二基部两侧突伸。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接线盒的同轴电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形成该第一收容腔的内壁面形成有第一挡壁,该第一挡壁挡止该连 接端子的第一基部;该第二壳体形成该第二收容腔的内壁面形成有第二挡壁, 该第二挡壁挡止该对接端子的第二基部。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接线盒的同轴电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还具有两个间隔设置自该主体部突伸的对位部,该对接连接器的第 二壳体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铭王福卿许金汉许培长
申请(专利权)人:庆盟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